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94
纪事 1991年厉以宁先生的专著《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我于1992年暑假购得该书后,手不释卷,每有所思,记于案头。作为一个非经济专业人士,感觉理论性颇强,但深入浅出,读来很解渴。1992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何新的变化,是我这一时期思考的问题。回过头来再读《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联想殊多,有所领悟,于是成就了《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文。初稿形成后并不满意,遂搁置一边,拟择时再行修改。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显然,中央政府比以往更强调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市场在资源增量中的作用。于是重拾旧文,修改完善。文章投出去不久,便得到责编韦禾女士的积极回应,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不久《教育研究》第12期刊发。翌年,《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第2期全文转载。该文1999年10月获广东省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6月,与谢颂凯、戴发惠、王金兴合著的《中国高教运行机制研究》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潘懋元先生作序,认为“对于当前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选择,所提意见,有指导实践的意义”。3月,国务院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以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8月,国务院发布《残疾人教育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