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己无以安人
管理者修己、正己,又何以保证追随者必定也修己、正己,并且好好地尽一己之力为组织目标而奋斗呢?这就有赖于“安人”。中国人十分讲究心安则为之,追随者果能安居乐业而又身安心乐,没有不恪尽职守,忠心耿耿的。可见修己、安人是互为因果的。
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先把自己的家族安顿好。要安顿好自己的家族,必须先把自己的“身”“修”好。换句话说,若要天下太平,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每一个家族都必须站在治国的立场来齐家,而每一个人都必须站在齐家的立场来修身。
家庭、企业、国家或天下,都是多种生命的共同体。个体或集体、人员或环境,无时不在变动。管理者与追随者身处其中,虽可执中以应变,而动时必有摩擦,甚至难免有所冲突。必须分别自动调整,以达共生、共存、共进化之效。所以《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管理者与追随者,都应该修己。
我国伦理,以孝为中心。人的一举一动,凡是不合伦理的,都成了不孝;合于伦理,则为孝。孝包括了一切的善德,如何尽孝?古来圣贤指示得很多,而且有一部《孝经》,大家奉为最高的准绳。伦理的“伦”,原是人伦的略称,亦即人事方面的相对关系。父子各为相对关系的一方,各有其应尽的责任。双方各尽所能、各守所守,也就是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才有天伦之乐。孔子倡导“父父,子子”,原系双方并责,不偏责一方。但是天下父母心,除了极少数之外,总归是爱子女的。所以在齐家方面,我们一方面要求家长尽责,注重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则更加要求子女尽孝。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又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在家庭中的修己,我们比较偏重在子女这一方面,是有道理的。
企业或国家机构中的成员,绝大部分都受过孝道的陶冶。如果能够推己及人,拿事亲的道理来侍奉长上,则很容易做到。不过企业或组织的长上,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未必能慈。我们唯恐部属愚忠,所以孟子特别提示“事君的义不要顺”,并且他告诉邹穆公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这种“必待上先施仁,而后回仁”的“居上先施律”,正是我们特别重视管理者修己的依据。
《中庸》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然而,修身究竟应该根据什么原则,而又从哪里入手呢?《中庸》说:“修身以道。”管理者要以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则修己,必须实践《大学》之道,致力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的“格”字,是“彻底研究清楚”的意思,“物”含有事与物,“格物”就是彻底研究事物之理,亦即朱子所说的“即物而穷其理”。管理者从自然科学开始,由格物而获得系统的学问。然后各种人文、社会、伦理道德,一旦豁然贯通,知识无所不极尽,即为“致知”。但是,现代知识爆炸,管理者自知所识有限,唯恐“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始终未敢自以为是,因而意念真实无妄,希望能够由自己的“一端”,推广、扩充到全体,以收“致曲”(推转偏于一面的片面道理)之效,这就是“诚意”。意念真实无妄,既不欺人,亦不自欺,则主宰一身的心自然就端正了,身也就修好了。真正可以“所系正大”,来从事合理的决策,善尽管理者的责任。
仁道管理,本乎管理者爱的天性,由于爱而自爱、爱人,达到成己、成物之德。爱既为天性,则发之于内。如果格物、致知,由于修习而得之于外。此时内发的爱,经外得的知识指导而成其仁,所以说:“合内外之道也。”管理者自发的爱,获得知识的指导,无论其对人对事,皆能适时适当,恰到好处,所以说:“时措之宜也。”合仁与知,则管理者“明明德”而得其宜,这种良好的修己,正是管理的起点,如图2-1所示。
图2-1 修己是管理的起点
明儒来知德在所著《大学古本序》中说:“大学之道,修身尽之矣。修身之要,格物尽之矣。”孙中山先生告诉我们“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本属于道德的范围,今天要把它放在知识范围来讲,才是适当”,便是将知识和道德打成一片,熔人生哲学与管理哲学为一炉,以作为德治不断进取开展的根基。
所以说,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以修身为本,然后按部就班,由齐家而治国,由治国而平天下。一步一步向外推进,才合乎本末先后的次序。
要管理别人,必先管好自己。管好自己是根本,自己管不好,却要管别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却把高远的治国、平天下看得十分要紧,这是不合乎道理的事情。
要成为良好的管理者,必须先学习怎样做好被管理者。只有先成为良好的部属,才有可能成为良好的上司。所以修己安人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全力以赴的事情。管理要力求生活化,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重视管理。只要人人注重管理,时时讲求管理,修、齐、治、平自然会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