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今天不上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待修改)

三年・仲冬・慈宁宫佛堂李贵妃跪在蒲团上,望着观音像流泪。自万历登基以来,她第一次感到权力的重量。佛前的长明灯忽明忽暗,映着供桌上的《妙法莲华经》。

“母后,“朱翊钧进来请安,“儿臣今日在文华殿听张先生讲《大学》......“

李贵妃打断他:“钧儿,哀家问你,陈皇后请封固安伯,你为何准奏?“

朱翊钧躬身道:“儿臣以为,陈景行提督京营,可制衡武勋集团。“他忽然想起张居正的话,“这是张先生的意思。“

李贵妃冷笑:“张先生?他的心思你懂吗?“她忽然取出一份密报,“英国公长子与陈景行密谈,你可知情?“

朱翊钧接过密报,见上面写着“张元功与陈景行结盟“。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张居正的密奏,心中暗惊。万历三年・季冬・文华殿朱翊钧端坐在龙椅上,望着阶下跪着的高拱。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首辅此刻形如枯槁,囚服上沾满了牢内的秽物。

“高拱,你可知罪?“朱翊钧的声音冷如玄铁。

高拱伏地不起:“臣知罪。“他颤抖着呈上《认罪书》,“臣不该结党营私,不该......“

“够了!“朱翊钧打断他,“着高拱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他转身望向张居正,“张先生,考成法推行得如何了?“

张居正躬身道:“启禀陛下,考成法已初见成效。六部官员考核权已收归内阁,江南织造局三成贡品改作军饷......“

“很好。“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冯保,东厂那边......“

“启禀陛下,“冯保出列,“晋党余孽已尽数肃清,杨博已移交刑部。“

朱翊钧点点头,目光落在陈皇后身上:“母后以为如何?“

陈皇后温婉一笑:“皇儿做得很好。“她转向李贵妃,“妹妹以为呢?“

李贵妃抱着朱翊镠淡淡道:“一切听凭皇儿处置。“

朱翊钧站起身,望着殿外渐亮的天色:“今日起,大明将开启新政。“他转身时,龙纹金冠上的东珠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张先生,神机营改制的事......“

“臣已安排妥当。“张居正胸有成竹,“英国公长子张元功已掌管神机营三成兵力,司礼监与陛下各掌三成。“

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他忽然想起昨夜李贵妃的话:“钧儿,这天下,终究是要靠能臣来治的。“

“张先生好兴致。“冯保的尖笑声突然响起。

张居正转身,见冯保身着蟒纹曳撒,腰悬绣春刀:“冯公来得正好。“他展开密报,“陈皇后之事,该如何处置?“

冯保阴鸷一笑:“咱家已安排人盯着固安伯。“他忽然压低声音,“李太后召见。“

慈宁宫内,李贵妃正逗弄着朱翊镠。见张居正进来,她屏退左右:“张先生可知,陈皇后请封固安伯?“

张居正躬身道:“臣已拟好诰命。“他从袖中取出玉匣,“这是陈景行掌管京营的委任状。“

李贵妃随意翻了两页,忽然问道:“张先生可知,杨博在通州拒捕?“

张居正心中一凛:“臣已安排锦衣卫接应。“他顿了顿,“英国公长子张元功已抵达神机营。“

李贵妃眼中闪过赞许:“张先生果然思虑周全。“她忽然压低声音,“高拱的家人......“

“臣已妥善安置。“张居正胸有成竹,“张四维等人已移交三法司。“

从慈宁宫出来时,明月已爬上宫墙。张居正望着文华殿飞檐下的铜铃,想起昨夜朱翊钧的话:“张先生,这天下,终究是要靠能臣来治的。“

万历四年・惊蛰・文华殿日讲朱翊钧跪坐在黄绫软垫上,望着御案前展开的《通鉴纲目》。张居正身着仙鹤补子的绯色官服,正讲解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殿外细雨绵绵,檐角铜铃叮咚,与张居正的声音交织成奇妙的韵律。

“陛下可知,“张居正忽然提高声调,“范希文为何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他的手指划过书页,“因其历经沉浮,深知民间疾苦。“

朱翊钧忙收敛心神:“先生教诲,朕谨记于心。“他的目光落在张居正官服上的海水江崖纹,忽然想起昨夜李贵妃的话:“张先生待你如严父,你要争气。“

“退朝后,“张居正继续道,“请陛下将《岳阳楼记》抄录五十遍。“他展开手中黄绫,“这是臣新拟的《日讲仪注》,请陛下过目。“

朱翊钧接过修订稿,见上面写着:“每日卯时三刻日讲,辰时三刻方罢;讲官须以本朝典故为例......“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御花园偶遇的徐阶,那位老臣曾叹息:“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万历四年・清明・京郊皇庄朱翊钧微服出巡,身着青布直裰立在麦田边。冯保扮作长随紧随其后,腰间的绣春刀藏在宽袖中。春风拂过金黄的麦穗,远处农舍升起袅袅炊烟。

“公子请看,“老农指着田间,“这是新种的占城稻,多亏张首辅的'一条鞭法'......“

朱翊钧心中一惊。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他曾在经筵上听张先生讲过,却第一次见到实际成效。他忽然注意到老农腰间的竹牌——那是考成法推行后,地方官发给农户的完税凭证。

“老人家,“朱翊钧问道,“今年赋税可还繁重?“

老农长叹:“张首辅的新法虽好,可层层盘剥......“他忽然住口,“公子还是快走吧。“

朱翊钧正要追问,却见一队锦衣卫飞马而来。为首之人正是朱希孝,他翻身下马:“陛下,此处不宜久留。“万历四年・谷雨・张居正府邸张居正独坐书房,望着案头的《边事疏》。这是戚继光从蓟州送来的密报,详述鞑靼动向。案头的《平倭图》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他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的抗倭大捷。

“老爷,该用晚膳了。“书童端着银耳羹进来。张居正摆摆手,继续批阅奏疏。自万历登基以来,他已连续三年未归江陵省亲。

“张太岳好兴致!“冯保的尖笑声突然响起。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身着蟒纹曳撒,腰悬绣春刀,身后跟着四名东厂番子。

张居正起身相迎:“冯公来得正好,戚继光的《边事疏》......“他示意书童退下,从檀木匣中取出地图,“蓟州防线需增兵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