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起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很多。根据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政治因素、人口本身的发展状况及历史文化差异等不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原因、起步时间、速度及达到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只有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特点,科学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背景,判断预测人口老龄化的未来发展变动趋势,才能解决好老龄化问题,推进养老产业更快更好发展。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而且人口仍在持续增长。
1.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现象。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地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有以下五大特征。[3]
1)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根据联合国人口报告统计,1950年全世界大约有2.0亿老年人,1990年则为4.8亿,2002年已达到6.29亿,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0%。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将猛增到20.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平均每年增长9000万 [4]。
2)老年人口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950—2050年的100年间,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将增加3.8倍,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4.7倍,因而世界老年人口日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950—1975年,老年人口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数约占全球老年人总数的60%。预计到2050年,世界约有82%的老年人,即16.1亿老年人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3.6亿老年人将生活在发达国家。
3)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平均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世纪许多国家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20世纪末则达60~70岁,一些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2002年世界平均寿命为66.7岁,日本平均寿命接近82岁,至今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的地位。
4)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快
高龄老年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1950—2050年,80岁以上人口以平均每年3.8%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增度(2.6%)。2000年,全球高龄老年人达0.69亿,大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预计至2050年,高龄老年人约为3.8亿,占老年人总数的1/5。全世界80岁或8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将在2000—2050年增加到从前的近4倍,达到3.95亿人。
5)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
多数国家老年人口中女性超过男性。一般而言,老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例如,美国女性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老年人高6.9岁,日本为5.9岁,法国为8.4岁,中国为3.4岁。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规模稳居高位
我们将人口划分为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类。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老年人口大幅攀升的时期。从1991年我国老年人口跨过1亿人大关开始,2013年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亿人,在这一规模基础上增加的第一个1亿人大约只用了12年;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49亿人,仍在持续增加,据预测,到2026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1亿人,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5%,而增加的第二个1亿人大约用时也为12年;到2036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1亿人,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5.6%。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比现在翻一倍,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4.5%;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8亿人,达到老年人口数量的峰值。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21世纪下半叶,中国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可见,未来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快速增长到最大规模,而后增长速度放缓并持续很长时间,这种老年人口规模的发展态势和增长速度与世界上任何人口大国相比都是前所未有的 [5]。
2)老龄化增长迅速
从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时间里,以1999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为标志,我国人口结构快速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结构的转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速度惊人。而这一过程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日本用了25年;而从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需要的时间是,法国115年,瑞典85年,美国66年,英国45年,但从目前中国老龄化发展速度看,中国只用2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个阶段 [6]。
3)高龄化趋势明显
我们认为,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 [7]。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寿命的不断延长,中国未来老龄化的总体趋势不仅表现为老年人口总体规模的膨胀,还突出地表现为老年人口内部年龄结构的快速老化。也就是说,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进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的迅速高龄化。1982—199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超过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1991—201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7%。据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以年均4.02%的增长速度增加,是同期老年人口增长率的1.68倍;在2050年左右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大约每4个中国老年人中就有近1个人年龄达80岁及以上。在整个21世纪,我国面临的高龄人口压力将是世界上最重的 [8]。
4)未富先老
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结构变化的一个复合过程,典型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经历了较长时间,使得人口老龄化出现之际其经济发展也达到相当水平。由于人为强力干预人口再生产过程等原因,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呈现出与其他国家相异的特点,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未富先老”现象,可以说未富先老反映的是中国的生育率快速下降,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中国特色社会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现渐进的步伐,当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为5000~10000美元,而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相背,加上我国老龄化进程迅速,应对人口老龄化各种挑战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未富先老”现象更加凸显 [9]。
5)区域发展不平衡
地区间、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政策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对我国各地区人口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受人口迁移影响,中国各地区、城乡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①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落后地区:中国人口老龄化总体格局是东部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速度与程度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汉族地区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例如,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上海市,截至2015年年末,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435.95万人,占上海市总人口的30.2%,到2018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突破500万人,2020年总数将超过540万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将持续扩大。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是江苏省,截至2018年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756万人,占江苏省总人口的22.51%,江苏省户籍人口将于2017—2027年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测数占总人口预测数的比例从2029年开始将超过30%,在2052年达到峰值37.81%,绝对数为2743.31万人。②城乡地区高于农村地区: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首先出现在城市,但由于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发展速度都已超过城市,今后我国农村地区将面临比城市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6)空巢独居老人规模扩大
人口迁移流动分散居住、家庭规模小型化及少子化现象的普遍化是导致空巢独居老人规模越来越大的主要因素。①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2013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已跌至3人(2.98人)以下,而且家庭内部代际结构也日益简化。当今中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三四代“同堂而居”的家庭都已不多见,二代户和一代户已成为当下主流的家庭类型,家庭规模变小及内部代数的减少,直接导致家庭内部可长期提供老年人照护的人力资源严重萎缩,家庭传统的养老照料功能削弱明显。②家庭居住的离散化使得家庭关系日益松散疏离。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速的生活节奏,子女为了谋生和获得更好的发展,不得不长期在外学习工作,这导致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规模非常庞大。可以预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中国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③少子化。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少子化特征非常突出,我国长期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同时出生率不断下降,更加速了老龄化的进程。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家庭“空巢”时间不断提前,“空巢独居”现象更容易发生,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49.7%,农村达到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