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谍战
当时,在六国当中,首先将要面临秦国侵略的就是韩国和魏国这两个小国。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国家对秦国的风吹草动都十分警觉,他们时常派遣间谍和密探前往秦国窃取机密。这与日本战国时代的情形如出一辙,不过,中国的间谍活动规模更大。
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说的是韩国对秦国的攻势已经招架不住,便将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派往秦国,韩国让他向秦王嬴政谏言开凿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此工程计划在渭河以北的泾河和洛河之间开凿一条150公里的大渠,引水灌溉四万余顷(当时的一顷约为4.7公顷)田地。当时,秦国粮食产量不足,所以立刻开始着手实施这个计划。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一旦开工,秦国要动用所有青壮年劳力,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便无暇顾及对外征讨作战,韩国就是想趁此机会恢复国力。(这好像是一个编造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秦国大力发展本国经济的情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间谍活动的猖獗。)但是,当工程进展到一半的时候,韩国的这个阴谋被秦国识破,水工郑国面临着被处死的险境。这时,他终于喊出了自己的心声: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于是,秦王嬴政赦免了郑国的死刑,要求他继续修完水渠。工程完工后,果然效果显著,秦国粮食产量不足的窘况一去不复返。这条水渠被命名为郑国渠,后来在秦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著名的韩非子也是从韩国派往秦国的间谍。韩非子原本是荀子的弟子,他不仅发展了恩师儒家学派性恶论的学说,还从理论层面完成了法家学说。他的头脑非常敏锐,据说李斯作为他的同门,就时常自叹不如,说自己无法与韩非相提并论。身为韩国人,韩非子无法忍受自己的国家日渐衰弱,他屡次向韩王谏言富国强兵之策,但是每次都不被采纳。他因为天生口吃而缺乏雄辩的自信,便将自己的学说用文字著成了《韩非子》一书(共二十卷,是现存的法家代表著作。不过,其中也收录了非他本人著述,而由其他法家学派所写的文章)。
不知是谁把这本书带到了秦国,秦王嬴政看到此书激动不已,表示如果能见到作者,便死而无憾。当秦王嬴政从李斯那里听闻此乃韩非之作时,便立即下令攻打韩国。或许嬴政是想通过此举迫使韩国就范,从而派韩非来秦国游说求和。韩王以前对韩非的谏言一直充耳不闻,可是随着战事愈演愈烈,他想起韩非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于是派韩非前往秦国开展间谍活动。他这样做就是为了使秦国改变方针,而将侵略的矛头转向赵国。
在此之前,秦国曾派李斯前往韩国商讨领土割让之事,但韩王根本没把李斯放在眼里,拒绝见面。据说此事是韩非从中作梗,所以李斯一直怀恨在心,而且他还担心韩非因受到秦王政的恩宠而担任要职。于是,他开始诋毁韩非,编造罪名使其入狱,并且趁秦王嬴政回心转意之前,赐毒药命韩非自杀。虽然秦王政怜惜韩非的才能,后来想要赦免于他,但已为时晚矣。那一年是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