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养好肾气,让身体顺利“冬眠”
冬季的气候特点及养生原则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是从立冬到大寒这三个月,称作“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之季。人们应适应冬“藏”之气早睡晚起,每天等到太阳升起再起床。要使神志深藏于内,把它秘藏起来,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让皮肤开泄出汗,防止阳气脱失。否则就会损伤肾脏,春天就会发生手足萎弱无力。
头、背、脚保三暖
头部受寒冷刺激后,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造成胃肠不适等。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引发各种不适。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患疾。
早睡晚起
《内经》提倡在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晚起是为了固阴精。晚起通常指太阳出来以后起床。睡觉时不要贪暖而蒙头睡。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变得混浊不堪,易引起胸闷、恶心、惊醒、出虚汗,对健康无益。
冬季多发性疾病及注意事项
冬季是肾虚、关节疼痛、脑卒中、冻疮等症多发的季节。
寒为冬季的主气,寒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阳气,侵入肌表,可见发热、鼻塞、咳嗽、流清涕等症;侵入脾胃,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手足厥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等症。寒邪侵人,易阻塞气血、经脉运行,引起冻疮、脑卒中、关节冷痛、腹部疼痛、阴部疼痛等症。
预防这些冬季常见病的主要方法是护阳气。首先要注意保暖,穿衣要适度,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中午可以多晒晒太阳,护好体内的阳气。其次,根据自身需求,饮食上可多吃温热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鸡肉等,也可适当进补,以达到温热助阳的效果,忌吃海鲜等生冷食物。最后,每天最好能坚持一定程度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体弱者需注意运动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