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二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是解决民生就业的重要载体。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援企惠企是“六稳”“六保”的关键环节。对小微企业的支持,除了解决资金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要看到在经营端“订单减、需求降”的问题、在成本端“费用多、成本高”等问题,不能只见“木”不见“林”。要从财税政策、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系统性发力,给予小微企业全方位的支持。从金融领域来说,需要组合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的融资工具,营造“企业活、金融活”的良性循环。银行要发挥好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做好纾困解难,提升服务质效。银保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有贷款的小微企业户数已达2540万户,比2020年初增加445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2018年、2019年持续下降基础上,2020年又下降0.82个百分点。

作为国有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发挥好国有大行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围绕“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全力、全面做好小微金融服务。疫情期间,为深入了解与评估小微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邮储银行持续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小微企业运行态势,多措并举,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做“加”法,加大小微信贷投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目前全国市场主体中,有3000多万小微企业、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保市场主体,小微企业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近年来邮储银行加快科技赋能小微金融,持续拓展政务、产业链等外部数据对接,全面整合行内数据资源,打通信息“堵点”,让资金“直达”小微企业。截至2020年末,邮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

二是做“减”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保市场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两个一定要”,除了一定要明显提高贷款可获得性,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银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与小微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具体举措。邮储银行通过差异化定价、减免收费等措施,帮助企业减轻融资负担。全面推广“无还本续贷”,确保金融“输血”不断流,为小微企业节省转贷成本。

三是做“乘”法,非金融服务发挥乘数效应。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融资固然重要,但企业融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好的发展。服务小微企业,不仅要“融资”,也要“融商”。银行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地实现“商业拓展”。邮储银行探索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金融与非金融交互的生态圈,为小微企业提供非金融服务,扩大服务边界。比如,邮储银行正在搭建服务B端客户的“邮储经营”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金融和“进销存、人财物”等非金融管理服务。

四是做“除”法,为企业除忧解困。中小微企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稳住中小微企业,就保住了就业的源头。我们加大对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的支持力度,有效破除小微企业的还款顾虑和压力。疫情爆发以来,邮储银行积极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的要求,已累计为3.6万余户小微企业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

本报告由邮储银行和人民大学联合编写,收集了12篇研究成果,对我国小微经济发展“把脉问诊”,指出疫情冲击背景下小微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及建议,为学者们研究小微企业发展以及银行从业人员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做好小微金融服务,需要凝聚各界合力。邮储银行将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持续深化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我们将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媒体和社会各界深入交流、扩大合作,携手助力小微企业实现更好发展,为疫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