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道教的起源与形成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其产生过程是多源头、多渠道的,并且在逐渐的相互靠拢中形成。由于各教派之间互有影响,但基本上又是独立发展的,时间上也前后相错,故难以确定道教具体的创教时间。其主体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一、自然崇拜、鬼神崇拜与巫
中国古代盛行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殷商时代,史前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建立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梦兆迷信,也已发展到求神意以定吉凶的占卜巫术。这在当时是社会普遍的信仰,帝王更是其信奉者。人们相信地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和后果,都是天神意志的体现,而天神的意志和情绪,是依世人对它崇敬的程度和行为的善恶而显现报应。到了周代,鬼神崇拜更加系统,并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形成了普遍的民间信仰。其中属于天神的有天帝(俗称老天爷)及日、月、星、斗、宿、风、云、雷、雨诸神;属于人鬼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及崇拜的圣贤;属于地祗的有社稷、山川、五岳、四渎之神。这些鬼神中,后来许多被道教所吸收,变成道教的尊神,如上帝演为玉皇大帝,天、地、水三神演变为三官,北方七星宿神演变为玄武(真武),其他如东岳大帝、四海龙王、城隍土地、门神灶神等转而成为道、俗共祭的偶像。这便是后来道教成为多神教的来源。
为了取悦这些鬼神,求其以无限的权威来降福免灾,相应地兴起了祭祀活动。于是,出现了如前所述的巫祝,专门负责官方或民间的祭祀活动,掌管人与神之间的交通。其中巫的专职就是托言,把神的意志通过龟壳或蓍草卜筮传达给人;祝的专职是奉行祈祷仪式,托言把人的愿望申诉于鬼神。后世道教的做法事,如建醮坛、设斋供,就是古人祭祀的礼仪;唱赞词、诵宝诰,就含有以言辞悦神之意;上表章、读疏文,也便是申诉和祈祷之用。可见,道教继承了古代巫祝的遗风。
在道教经典中,有一部分还被直接说成是神之降语,如《真诰》等,等同于巫术中的“扶乩”,这也是直接来源于巫术。
巫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预言,即解释卜筮的结果、推测未来,从殷墟中出土的大量卜辞可以证明。在周代,曾将“史巫”并称,史以记载过去已发生的事件为主,巫则以占卜推测未来为主。卜筮的方法从数发展为象,并在周代发展为《周易》,以象数概念作为推理的基础,内含整体性和辩证法的思想。古代占卜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各种学科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又衍生出望气、风角、八字、命相、灵签、六壬等占卜术,五华八门,应有尽有。道教继承了这些占卜术,并形成了不少这方面的专著。
巫术中常常使用咒语,并认为这些神授语句具有各种神奇的法力,只有巫士才能听懂和使用。早期的道教也借用了这类咒语,所以在以后道教各派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咒语。
二、先秦方士的神仙方术
神和仙两字连用,是道教中出现的术语,而神仙思想却存在已久。在《老子》一书中就提到了“谷神不死”,在《庄子》中形容了神人、至人、真人等神仙的生活与法术,而在《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复活和长生不死的神话,在《淮南子》和《楚辞》等书中神仙的记载也屡见不鲜。这些神仙都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无限延伸和直接升华,不仅形如常人,长生不老,而且逍遥自在,神通广大。可以说“神”的观念充满了先秦古籍,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存在而具有特定的主宰力。“仙”的概念与长生不死有关,在《说文解字》等书中,把仙解释为“长生仙去”“老而不死”等。这种长生不死的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演变为“神仙信仰”。
既然人们相信可以成仙不死,自然就有不死之方,于是在燕国、齐国一带,还出现了职业的“神仙方士”。他们专门寻求仙方、仙药或授人以某种方法和技术,能令人成仙。这些仙方、仙药及方法和技术,被统称为“方术”,其中包括行气、导引、房中、服食、黄白术、存想及辟谷等。这些方士们还运用阴阳五行等学说,来解释、阐明他们的方术。在秦汉时期,这类神仙方士很多,以至于形成了“方仙道”。这里所谓“方”,是指不死的神方;“仙”自然是指长生不死的神仙。这些方士,利用他们的神仙方术,活跃于群众中,渗透到燕、齐的上层社会,以此作为谋生手段。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方士们迎合帝王的心理,大力宣扬神仙长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长生不老药”的事件。据《史记》记载,传说渤海中有蓬莱等三座神山,人们都能看到,但很难到达,有些自称到过神山的人说,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药。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座神山寻求神仙和不死之药,规模还越来越大,但都毫无结果,汉武帝到了晚年也认识到了天下并无神仙。故方仙道的兴盛期,从战国后期到汉武帝时为止。从《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所列方士的神仙方术来看,如王乔的神术、费长房的符术、左慈的变术等,这些方术都被以后的道教所继承发展。
方仙道后来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也为道教的发生准备了条件,方仙道的长生成仙说成为后世道教最基本的信仰和核心教义。
三、黄老学、道家思想与黄老道
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战国后期至秦汉之际,黄帝在社会上的影响非常大。人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比黄帝的思想更高明的学术,故社会上各种学术著作都冠名黄帝,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并形成了黄学。齐国稷下的学者们,把黄学和老子的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了黄老学,同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的创始人。稷下黄老学派,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以道家哲学讲刑名法术之学,在齐国一直流传到汉初。到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也是以黄老清静之术来治理天下,因而在当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研究黄老学术的学者和著作。由于上述原因,汉代黄老学的内容比较庞杂,既包括君王南面之术,又有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汉书·艺文志》中既著录了《黄帝阴阳》《黄帝长柳占梦》等有关阴阳数术的书籍,也有托名黄帝的古代神仙、医药、房中等养生著作,如《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内经》《黄帝岐伯按摩》《黄帝三王养阳方》等。这些著作中有不少被后世道教收入《道藏》中而作为道教典籍。在研究黄老学的人们中,有很多都是神仙方士,他们把黄老学与神仙方术相结合,对神仙方术进行理论性诠释,进一步将黄帝、老子神秘化,又由尊崇黄帝转为推崇神化后的老子,并逐渐与方仙道结合,在汉代发展成为黄老道,成为早期道教的前身,流行于宫廷上层,黄老道的名称也正式见于史籍。
以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学术派别,不是宗教,《老子》《庄子》《列子》等书都是学术著作,不是神学经典,而且他们都认为“生也有涯”,即生命有限,所追求的只是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即追求逍遥游。其观点似与追求肉体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道教不同,但是其中也确实有一些与道教相通的因素。例如,道家崇尚的“道”,是一种超乎形象的宇宙最高法则,有神秘化的倾向,而道教进一步夸大“道”的超越性、绝对性,把“道”变成具有无限威力、全知全能、至高无上的神的代名词。再如,道家极重视养生,认为有神仙存在,《庄子》中有“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说法。这些思想都被后世的道教直接吸收,这种飘逸出世的道家思想,可以被当作通向道教世界的桥梁。所以,道教在理论上紧紧依托于道家,打着道家的旗帜,形成了道教与道家不即不离的关系。
道教对道家的继承,不止在初创时期,之后仍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汉末道教以神化《老子》为主,汉以后又神话《庄子》,唐代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等,宋以后编辑的《道藏》,几乎把先秦以来的道家著作网罗无遗,统统算作道教经典。
四、道教的形成和演变
由上述可知,道教的形成有久远的历史渊源,且道教的教义等内容也由来已久,即主要是在古代哲学中的道、气、阴阳五行等理论的基础上,与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巫术、方仙道、黄老道等方面内容结合发展而成。道教研究界大多以张道陵为道教的初创者,并将五斗米教视为道教的初创,这种说法只是针对形成一定规模的组织而言。
对此,潘雨廷先生指出,认识汉代黄老道为道教之源,方能正确了解其哲理。如果仅以张道陵天师道为道教,则不能说明道教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史实。事实上,汉末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正是在古代巫术、方仙道、黄老道的基础上,在汉代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受佛教的影响应时而生的。
汉代统一帝国的建立并趋于稳定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社会秩序,汉高祖、汉武帝等都大力提倡“神道设教”,使各种学说都发生了向神学转化的倾向。两汉之交至东汉,各种迷信充斥着社会生活,神学更为流行。在这种情况下,佛教传入并慢慢兴起,道家思想也与方仙道、黄老道合流,向道教转化。佛教传入以后,至汉末呈兴盛之势。佛教教人遗家弃国,抛却今生,与儒家重礼救世的传统思想不合,但是在息欲、超俗等方面又与道家、道教较为接近,因而佛教最初是依伴道教而流行。从楚王英到汉恒帝,都并崇“浮图”“黄老”,把佛、道看成一体。这种佛、道不分的风气对两者都有益处,当佛教逐渐显示出其理论与组织上的独立性后,也刺激了道教的发展。正是由于佛教的介入与影响,道教才在汉末魏晋崛起,并在南北朝以后具备了一个上层大教的规模和面貌。
东汉末年,经学衰落,社会危机加深,许多人到儒学以外寻找新的精神支柱,于是佛教转盛,道家复起,道教也趁机而兴,试图用一套宗教救世之方,重新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太平经》就属于这一思潮下的著作,它提出了一套道教式的改革方案和人生理想,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共鸣,对于汉末民间道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发挥了道教理论肇始者的作用。
一种宗教要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拥有众多的下层信徒。方仙道、黄老道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是个人分散的活动,无教团凭借。由民间巫术发展起来的教派虽然也以长生成仙为宗旨,但是其主要活动是符水治病、祈祷除灾,又提倡互助救困,使信仰者能在疾病和危难中得到安慰和保护,在社会下层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东汉末年黑暗的政治和动荡的社会,又为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河北张角的太平道,是民间巫术与黄老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据《后汉书》记载,张角得到《太平清领书》后,自称大贤良师,以符水、咒语治病,治愈了很多人,很受百姓信赖推崇,十余年间,其信徒竟达数十万之众,于是“置三十方以统属之”,创立了“太平道”,通过为病人治病等手段,传播其教义。由于太平道的创始者有武装起义的预谋,因此传道的目的在于借用太平道为起义做思想和组织准备,并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等口号,利用太平道发展为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持续了十多年,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最终虽然失败了,但汉王朝也随之被崛起的新军阀所瓜分,可以说太平道与汉王朝在对抗中同归于尽。
五斗米道的情况与太平道不同,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蔚然成为道教正宗,受到社会上层贵族的欢迎。五斗米道的形成和发展有前后期之分。它的创始人和前期领袖是张修。五斗米道同太平道一样,是下层民众的宗教,活动于汉中、巴郡一带,并且配合黄巾军举行过起义。张修的五斗米道也用符水治病,并修习《老子五千文》,设静室作为病者叩头思过的场所。后期领袖是张鲁,这时五斗米道的活动也更加充实,但已变得平和自守,不再有反叛朝廷的行为,于是朝廷封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后来,张鲁投降曹操后,官拜镇南将军,始终享有高官厚禄。汉末出现的用神学注解《老子》的作品──《老子想尔注》,是进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义和理论的重要资料,也是老学与长生神仙、民间信仰合流的最明显的标志,开创了道教系统运用《老子》的新时期,在早期道教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
魏晋以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如东晋医家兼道教学者葛洪,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造了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和理论,并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对道教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以后,上清、灵宝等派别相继出现。在道教上层化的同时,民间仍传播着“通俗宗教”。
北魏年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魏太武帝的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的意旨,清整道教,设立新法,称为北天师道。在南朝宋明帝时,庐山道士陆修静,搜集各派经典,“总括三洞”,汇归一统,并借鉴佛教修持仪式,制定道教斋戒仪范,以改革五斗米道,称为南天师道。道教的教规、仪范,经寇谦之和陆修静修订以后,便逐步定型。医家兼道教学者陶弘景,继续吸收儒、释两家思想,充实道教内容,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主张三教合流,对以后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隋唐北宋时期,不少帝王崇奉道教,对道教的兴盛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时期,道士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益壮观,神仙系统也更为庞大,经书数量日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此期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可以称为道教的兴盛时期。
南宋偏安,道教内部新的宗派纷起,都力图革新教理,主张道、儒、释三教结合;在修炼方术方面,着重于内丹,强调精、气、神的修炼。
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了全真道,因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而盛极一时。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并为正一派。于是,道教分为正一、全真两大宗派继续流传。
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转衰。清代重佛抑道,使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趋衰落,但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仍然很活跃。以各种宗教互相融合为特点的民间宗教,虽然派系繁多,思想渊源复杂,但不少教派在思想上乃至组织上,同道教仍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