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大秦七百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场拖拖拉拉的战争

秦人的性格坚忍不拔,故而能屡挫屡起。

公元前577年,秦桓公去世,秦景公继位。

经麻隧一战,秦国大衰,与晋国在实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对抗晋国,秦景公与楚国结为战略同盟。同时,秦景公把妹妹嫁给楚共王,两国关系亲上加亲。有了楚国的支持与撑腰,秦景公可以放手一搏了。

秦景公十三年(前564),晋国爆发严重的饥荒。秦景公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遂约楚国共同出兵进攻晋国。楚共王不想拒绝秦景公的请求,同时也不愿与晋国开战,只是派出一支军队摇旗呐喊以壮声势。秦军攻入晋国,晋军由于粮食缺乏,又要防着楚军偷袭,只能消极防御,任由秦军大掠而去。

两年后,即公元前562年,楚国向秦国发出邀请,共同出兵讨伐郑国。秦景公派右大夫詹率领一支军队入楚,配合楚共王进攻郑国,郑国投降。这是崤山之战后,秦军第一次重返中原战场。

然而,晋国很快就反击了。晋悼公纠集中原诸侯,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使郑国投降,并举行十三国参加的联盟会议。

晋国主力大举南下郑国后,秦国便在背后插了一刀。秦景公趁晋国国内空虚,派庶长鲍、庶长武入侵晋国。由于留守兵力不足,晋军被打得大败。晋悼公闻讯,匆匆率领主力部队从郑国启程返回晋国。

在晋国人眼中,秦国如同一只令人讨厌的蟑螂,可是偏偏又踩不死它。自从晋文公称霸以来,晋国雄霸中原已经七十余年,相邻的秦国却从不屈服,顽强地抗争,韧性十足。不仅如此,秦国总是趁其不备时,偷鸡摸狗般发动突袭,令晋国十分头疼。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晋悼公决心发动一次史无前例的进攻,铲除秦国这个心腹之患。


伐秦之战,由晋国新任元帅荀偃全权指挥。为了毕其功于一役,荀偃纠集了十二个诸侯国,包括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郳国,加上晋国,拼凑起一支十三国联军。光这个阵势,就足以吓死人。

公元前559年夏季,伐秦之战的序幕拉开。

表面上看,联军拥有绝对优势,就算不能灭掉秦国,至少可以重创之。然而,这场战事之艰难,远远超出晋国元帅荀偃的预料。倒不是秦国的抵抗多么顽强,而是十三国联军内部出了严重问题,各诸侯国消极怠战,整个战事进展极为拖拉迟缓。

怎么会这样呢?

除了晋国之外,其余十二个东方诸侯国都与秦国不相接壤。在他们看来,秦国毫无存在感,根本不构成威胁。秦国威胁的只是晋国,既然如此,要跟秦国打仗,晋国自己去打就行了,为什么要把大家统统拉下水呢?话虽如此,晋国毕竟是盟主,老大开了口,小喽啰怎么好拒绝呢?虽说内心一千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勉强参加了。

作为盟军统帅的晋国元帅荀偃没有及时发现小喽啰的微妙心态,他仍然信心满满的,充满乐观精神。当联军抵达泾水准备渡河时,荀偃发现不对头了。统帅发布渡河命令,心有默契的各诸侯国军队却无动于衷,大家保持沉默,止步不前,谁也不愿意率先过河。

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场面,荀偃蒙了。比起之前的历任晋国元帅,荀偃的魄力不足,缺乏领袖气质。无奈之下,他只得对各国将领逐一游说。

荀偃首先游说鲁军统帅叔孙穆子。鲁国的亲晋立场是比较坚定的,作为回报,晋国在不久前减免了鲁国的保护费,这可是其他诸侯国享受不到的优惠。叔孙穆子自知理亏,表示鲁国愿意做出表率,率先渡河。

第二支渡河的是郑国军队。郑国是中原诸侯中为数不多的曾遭秦军攻击的国家,一次是秦穆公派孟明视远征,另一次就是三年前秦与楚联合伐郑。因此,在各诸侯国里,只有郑军伐秦的意愿稍强点。郑军统帅子蟜出面劝说卫、齐、宋、曹等国将领,咱们当小弟的,别惹老大不高兴。大家想想,还是硬着头皮走吧,于是十二国的军队先后渡河。

尽管联军最终都过河了,但出师如此不利,显然已经给这场伐秦之战蒙上一层阴影。很快,麻烦事又来了。

联军渡过泾水后,在河边安营扎寨。面对兵力庞大的敌人,秦国不按常理出牌,保命要紧,于是祭出化学武器,在泾水上游投毒。联军士兵有不少人喝了有毒的河水,毒发身亡。仗还没打,就出现大量的非战斗性伤亡,对士气更是一大打击,大家又开始赖着不走了。

关键时刻,还是郑军统帅子蟜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充当先锋。其他诸侯国统帅都对子蟜使白眼,既然郑国军队出发了,没办法只好跟在后面慢吞吞地行进。旌旗猎猎的十三国联军,哪里有半点虎狼之师的样子?看上去就是一群纸老虎罢了。就这样,大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抵达棫林。


此时的荀偃,估计对战胜秦军也不抱希望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人多的优势,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

倘若是普通的对手,看到这种阵势,估计要缴械投降了。偏偏荀偃遇到的是秦国人,秦人就是死脑筋,宁死不屈服,摆开架势,准备与联军干上一仗。即便再来一场麻隧大败仗,也在所不惜。

既然如此,唯有一战。荀偃当即传令各军:天亮鸡鸣之时,套好马车,填井平灶,唯我马首是瞻。

“马首是瞻”的成语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意思是看我马头的方向。这个成语现在我们用熟了,不觉得别扭,但在当时,听起来是十分傲慢、十分刺耳的话,有一种羞辱人的感觉。如果荀偃说:“大家都听我的命令。”就不会引起反感。偏偏他喜欢文学,咬文嚼字,叫大家“马首是瞻”,给各路统帅的感觉是咱还不如你的马呢。

随口创造了一个成语,荀偃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宝库,却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伐秦之战前,前任晋军元帅荀罃刚好去世,荀偃被提拔为元帅,但是他的威望不够,魄力不足,难当大任。有一个人对荀偃很不服气,他就是晋国下军统帅栾黡。

栾黡的父亲栾书是前晋国元帅,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晋楚鄢陵之战的英雄。不仅如此,栾书还发动政变,杀掉了晋厉公。栾黡看不起荀偃,自恃家族实力雄厚,时常顶撞这位元帅。当他听到荀偃说“唯我马首是瞻”时,不禁吐槽道:“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意思是说,晋国从来没有这样下达军令的,元帅说要马首是瞻,我的马头偏偏要向东。

向东就打道回府,栾黡竟然连招呼都不打,掉转马头,把自己的部队撤走了。栾黡一走,下军副统帅魏绛一看上司走了,自己也带着部队跟着撤。手下人问他:不等元帅的命令吗?魏绛冷冷地答道:栾黡是我的上司,我跟着他走,难道不对吗?

这种情况,让荀偃目瞪口呆。那些诸侯军队还没闹事,晋军内部先乱起来了。晋军元帅荀偃没想到一句“唯我马首是瞻”,竟然引起这么多麻烦,他懊恼不已。栾黡、魏绛的下军撤走后,众诸侯国军一看晋军都开溜了,自己不溜更待何时?于是纷纷拔营,跟着撤退。

这个烂摊子没法收拾了,荀偃不得不打退堂鼓,撤销对秦军发起进攻的计划,宣布全军撤退。


不过,有两个人不想撤退。

一个是栾黡的弟弟栾针,他对哥哥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认为有辱栾氏家族,自己应该留下来,为家族荣誉与国家荣誉而战。另一个是栾针的好朋友士鞅,他也是个很有荣誉感的武士。两人各自带上自己的部队,拒绝撤退,要与秦军决一雌雄。

联军的内讧,让秦国人也蒙了。尽管秦国不惜与十三国开战,但双拳难敌四手,何况是以一敌十三呢?秦军上下笼罩着悲壮的氛围,他们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或许比麻隧之战还要败得更惨。当清晨的太阳升起时,秦军却惊愕地发现,敌人只剩下两支兵力单薄、微不足道的小部队。

对栾针来说,这是荣誉之战。面对人多势众的秦军,栾针毫无惧色,勇往直前,最后战死沙场。士鞅则率残兵突出重围,回到晋国。这看上去纯粹是自杀性的战斗,但栾针以自己的大无畏精神,为晋国挽回了一点面子。

这场由晋国发动的战争,雷声大,雨点小,暴露出中原诸侯联盟的脆弱与晋国内部的矛盾。整个战争过程的节奏非常慢,诸侯联军无心作战,行军迟缓,作战消极,故而史家称之为“迁延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