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人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一方面,自然环境既影响人才个体的生理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又影响人才总体的数量、质量、类型和地域分布;另一方面,人才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环境,在充分掌握其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和优化自然环境,让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才成长服务。
一 人才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人才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因素。它由自然介质、自然资源和自然营养三部分组成。自然介质是各类自然要素所组成的“并集”,包括一定的温度范围、陆地表面和太阳辐射。自然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淡水资源等。自然营养是用来维持人的生长发育的天然存在的养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等。自然介质、自然资源和自然营养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使自然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一)自然环境对人才发展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才智力素质、人才生理素质、人才个性和人才开发四个方面。
1.自然环境影响人才智力素质。自然环境主要是通过提供食物、信息以及对参加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条件来影响大脑发育,从而影响人才的智力素质。决定人脑聪明与否的生理要素有三个:遗传、脑的结构和脑的功能。只有这三者都较好,尤其是后两者都很出色时,才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食物、信息和实践活动是影响头脑聪明与否的最关键的因素,它们能够优化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自然环境影响人才的生理素质。生理素质是人才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的内在物质基础,是人才进行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第一,自然介质对人才生理素质的影响。自然介质是个体生理素质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基础,自然介质中的气候、气温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第二,自然资源对人才生理素质的影响。自然资源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才的生理素质。直接影响主要指容易开发利用的某些地面资源对人生理发育的影响,如淡水、耕地、森林、各种动植物等。
3.自然环境影响人才的个性。人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的形成除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与他们生活和成长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培养人的兴趣,激发人的潜力,从而产生刺激人才成长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生态自然环境能够改变和培养人的意志、性格和气质,为人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是成功大厦的基石。另外,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中的人,总要克服诸多困难,逐步磨炼出人的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不同的自然环境的熏陶往往使个体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4.自然环境影响人才开发。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才个体的成长,还间接地影响人才总体的数量、质量、类型和地域结构分布等。第一,自然环境影响社会人才总体的数量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人才素质的优化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自然环境的这些作用,能够促进人才数量的增加和质量提高。第二,自然环境会影响社会人才的类型。自然环境制约着社会实践领域的活动场所、特定对象、方式等。自然资源类型多的地区,与此相关的人才类型就多。自然资源类型单一的地区,人才类型就会单一。第三,自然环境影响社会人才总体的地域分布。自然环境通过自然资源影响社会人才总体的地域分布。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最先得到开发,从而聚集大量的人才;另外,自然环境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人才总体的地域分布。
(二)自然环境的优化
人才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和作用。人才又能够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影响,通过优化自然环境推动自身发展。自然环境的优化主要有以下途径。
1.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人才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营养和自然介质等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一是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自然资源、自然介质等利用率。我国自然环境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地区地理环境偏僻和封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环境安全隐患,它们制约和削弱了人才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通过科学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二是有效防止和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把人口、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提高污染治理、人口健康、饮食安全等方面的能力,保证自然环境能够为人才发展提供必需的自然资源。
2.运用可持续发展实践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需要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人才实践,改变只注重短期或局部利益,忽视或无视自然环境的“人类中心主义”实践观。尤其要避免对自然采取只破坏不建设、只索取不补偿、只污染不治理的实践方式,否则将因与自然环境的对立而使人才发展陷入困境。当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的承受限度时,就会导致自然资源再生能力锐减和生态环境破坏,而人才成长将因无法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自然资源而失去基础。联合国报告指出,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超出地球能力的25%。因此,在人才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中,一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运用资源、环境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环境,不能超越自然环境、资源或其他条件的实际承载力,并尽量避免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产生威胁。二是以生态平衡为原则优化自然环境。自然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并与自然良好互动的重要条件,从而使人才发展达到最优状态。因而,我们要改变以耗竭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为代价的实践方式,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优化自然环境的基本主旨。
二 人才社会环境
与自然环境相比,人才社会环境更复杂多变,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要素直接渗透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中。按照社会宏观环境的构成要素,社会环境主要分为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它们构成人才成长和开发的主要社会环境子系统。
(一)社会经济环境及优化
社会经济环境是指对人才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它在社会宏观环境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要素。它体现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为人才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又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人才经济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能为人才成长和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并在人才的实践过程中转化为思想素质。
1.经济环境对人才发展的影响。经济环境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影响人才发展。社会生产力反映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即生产力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为人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对人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使许多新的生产部门涌现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这不仅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实践场所,而且改变了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比例,从而推动人才数量、质量和类型发生变化。我国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引起在人才需要上的变化,表现为从低层次、重复性劳动向高层次、创新性劳动的人才转向。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结成的、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关系,它是人们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它从以下两个层面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一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问题,它的性质制约社会成员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从而影响人才成长所享有的物质成果的公平性。二是生产关系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这种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反映到人才的思想观念中,并制约人才在选择和接受环境作用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优化人才的经济环境。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与人才发展相冲突之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等。因此,需要通过优化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人才发展。(1)缩小地区差距,稳定人才队伍。通过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促进各地区的合理分工,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先富地区带动后富地区,运用东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发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国家持续加大对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投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人才价值物化。完善市场体系,重视技术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速度;健全科技成果的转让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的进程;制定有效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越条件。人才的发展不仅需要精神动力,而且需要物理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强化物理条件的内容之一,这是人才提升自身素养、进而为人才施展才华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
(二)社会政治环境及优化
人才的政治环境,是指对人才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政治因素。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现实政治状况。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包括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等,它对于人才开发具有主导性的作用,规定着人才的性质、人才的使用、人才的开发方式等,从根本上影响着人才开发的实践活动。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1]。政治文化一方面通过作用于政治制度,从而影响到人才开发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直接引导人的正确的发展方向。现实政治状况是社会政治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发展趋势的具体展现,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的最为直观的体现,具有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现实政治状况一般是通过重大政治事件表现出来的,为人才开发提供最为直接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政治条件。其中,政治制度是政治环境中的“实体性”要素,决定着政治文化和现实政治状况;政治文化是政治环境中的“观念性”要素,支撑着政治制度,渗透于现实政治状况;现实政治状况是政治环境中的“现实性”要素,反映并反作用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要素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影响人才的政治环境系统。
1.政治环境对人才发展的影响。社会政治环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合法的强制性,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它必然对人才成长产生导向作用、保证作用和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环境的导向作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通过政治的上层建筑对人才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使他们的成长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这突出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导向作用上。
社会政治环境的保证作用。社会政治环境的保证作用表现在为人才成长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第一,政治环境通过对经济环境的能动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运用上层建筑的强制性力量规定经济活动运行的正确方向,调整经济活动的运行秩序,从而保证经济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社会政治环境通过影响文化环境,对教育、科技、大众传媒等人才成长的基本途径予以调整,从而保证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作用表现为开明和落后的政治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开明的政治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先进的政治理论和制度指导经济和文化建设,既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又促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和思想解放,这种宽松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养分,从而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优化人才的政治环境。我国政治环境在推动人才形成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备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治环境中也存在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封建社会的人治思想、官僚作风等。因此需要推进政治环境建设和优化,其重点是继续深化人事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党管人才的政策。一是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二是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实行党政干部领导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制。打破人才选拔中的若干弊端,形成人才选拔与使用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三)社会文化环境及优化
文化环境,是指对人才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文化因素。它主要通过文化现象传递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俗。社会文化环境必须围绕人才开发,形成“人—文”系统,二者在矛盾运动中交换信息和能量,从而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结构并增强自身的功能。一方面,文化环境为人才开发提供精神动力,它通过教育、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等使人才接受一定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的影响,进而使人才的思想、情感和能力等素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才在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支配下进行文化实践活动,并创造新的思想观念、规范和风俗,从而改变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通过科学、教育、艺术、语言、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文化制度等为人才成长提供精神资源和思想基础。
1.文化环境对人才发展的影响。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性,它对人才的影响主要通过教育、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来实现。
(1)教育环境影响人才。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承担着人才开发的责任。教育是个体从非人才变成人才、从低层次人才变成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它主要通过对各层次的培养对象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实现。
(2)科技环境影响人才。科技以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和可操作化的技能体系而存在,本质上表征着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是人特有的生活生存能力与方式。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的实践需要在特定的科技环境中进行,不同科技环境会影响到人才开发的质量和层次。
(3)媒介环境影响人才。媒介环境影响人才发展的总体环境。传媒环境在给人才个体提供信息载体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领域,带来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网络生存方式。大众媒介环境发挥着信息载体的作用,大众媒介是知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对于信息的传播的范围、传播的速度效果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个体人才获取成长成才信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当然,它也存在着文化冲突的激化、虚拟游戏的虚无、色情暴力的侵蚀等弊端。大众媒介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但又不同于现实生活,它给人才成长带来了新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另外,大众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环境给人才成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有别于现实的交往方式,它以虚拟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
2.优化人才的文化环境。人才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了精神财富。一方面,人才通过改造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实践不仅为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前提和精神原料,而且直接创造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产品,从而促使社会文化环境的要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人才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抑制或消除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培育与强化积极因素,从而实现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改造。
(1)创造积极的文化要素。积极的文化要素的创造包括文化选择和创新。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文化或文化要素的选取或排斥,而文化创新是生成新的文化要素,二者体现了人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环境建设的原动力。
选择文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文化选择是根据既定的价值意识主动吸收或剔除文化环境中与既定价值观相冲突和对立的因素,从而与既定价值观形成“合力”塑造人才的素质。文化创新旨在生成新的价值和意义,它是在文化选择基础上的“增殖”,用以保持文化环境的生机和活力。文化的选择和创新是文化创造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文化的扬弃,后者是文化的建构,二者互为基础。而对于文化传递而言,文化创新则是文化要素从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它使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呈现出新的内涵,而文化环境也因此具有新的特质。
(2)优化媒介环境。与文化环境优化的一般方法相比,媒介环境因为要素和形态的特殊性,而在建设方法上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强化对传媒的规范管理和把握传媒的信息传播艺术等。
强化媒介的规范管理。强化媒介的规范管理就是通过法律制度、行政管理、社会约束和媒介自律等途径和方法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首先,通过法律制度对大众传媒的行为进行规范。其次,通过行政管理制度进行调控。我国的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邮电部等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对我国的大众媒介进行管理,具体规定了大众媒介机构的设置、变更、重组、撤销,重大传媒项目的立项建设,电波频率的配置,网络信号的规范,税收、广告的管理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具体措施。最后,媒体自律也是强化媒介管理的重要手段。媒介人员和媒介机构只有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和行业规定,才能促进大众媒介的良性发展。
提高媒介的信息传播艺术。把握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艺术主要表现在传播思想的一致性、传播内容的适量性和传播技巧的适宜性等方面。首先,强化传播信息的合力共振,各种媒介按照社会主导内容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另外,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载体和手机短信等各个大众传媒是相互关联的信息网,它们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打造出全覆盖的、媒体的、大联动的、统一的信息舆论场,防止一部分媒体的行为会抵消其他媒体努力的效果。其次,传播内容的适量性。就是要信息量大小适度,信息形态虚实结合。信息的失量和单一的形态都无法引起受众的良好接受,信息的过小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信息量过大会引起受众的逆反,所以,“对字符、图像、字体、字号的恰当运用,对天地线、外框、水线的采用,对分栏的数量、标题长度的控制等”[2],都要恰到好处,才能增强传播的效果。最后,传播技巧的适宜性。传播还要注意快慢结合、因地而宜、因人而异的技巧。根据信息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传播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利于信息的接受。另外,传播还要依据不同的情景和场合,不同受众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总之,艺术使媒介的信息传播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魅力,使传播的效果达到完美和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