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史实与评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者)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和阶级阶层结构的理论,抽象出他们关于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探讨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与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分析所有制结构演变与阶级阶层结构变迁对中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矛盾;提出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的思路。
一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首先,本书从理论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思想,梳理出他们关于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本书研究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但并不是单纯进行理论演绎。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本书将新中国几代领导人领导下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改革的研究,与马列主义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不仅研究新中国的实践,而且研究了列宁斯大林的实践;从实证研究角度,运用翔实的数据探讨了新中国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论证了所有制决定阶级阶层,阶级阶层又反作用于所有制的辩证关系。
二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本书的主旨是所有制与阶级的关系研究,偏重于从逻辑体系上揭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阐明其特点与价值。但是,在具体揭示各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时,又尽可能遵循其思想发展的历程,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来把握它。当然,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本书在研究和叙述马克思主义各种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思想时,不是也不可能是详尽地考察各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发展的每一历史细节,而是侧重于对其成熟而有代表性的思想进行研究。
三 历史、现实与理论相结合
历史、现实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厘清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的关系原理及其在新中国60多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本书试图从历史与理论、现实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一是侧重于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探讨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思想,继而探讨列宁、斯大林的有关思想,最后探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二是侧重于现实与理论相结合,结合苏联、中国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探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抽象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不发达国家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问题。本书不仅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而且给予相应的评析,探讨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