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研究的研究意义和在相关领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所解决的问题或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所有制理论和阶级阶层理论,并从中抽象出马列主义关于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也就是我国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来源。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判断所有制以及由它决定的阶级阶层状况优劣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力和人类解放这两个,所有制与阶级阶层是伴随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列宁、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构想运用于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初期建设,对社会主义建立初期所有制以及阶级阶层的关系的认识既有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与创新,也出现过某些失误,尤其是斯大林模式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存在误解。社会主义苏联的实践探索对世界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和导向意义。这一章的创新之处有两处:一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理论是与其“人本”思想紧密结合的,他们不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角度,而且是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相结合,来分析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预测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及其某些具体特征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评价所有制与阶级阶层优劣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力和人类解放。二是在分析经典作家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概括出经典作家所有制与阶级阶层思想中蕴涵的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相互作用机制,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所有制各构成要素——生产、交换、分配关系等的变化导致人们收入、地位、资源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阶级阶层利益不同、产生不同的阶级意识以及对不同所有制的偏向性反过来又形成对所有制发展的制约性。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与创新,归纳了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其中的曲折与失误,并分析了他们的理论产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这一章的创新之处也有两处:一是从我国几代领导集体的重要言论报告中,概括出了他们关于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分析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的具体表现、形成及发展原因,并且给予客观评析。二是从胡锦涛、习近平的重要会议讲话和报告、决策中概括出当今中国最新的关于所有制与阶级阶层关系思想,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的具体表现与侧重点。在这个方面,目前我国理论界还未看到相关的研究。第三章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相关性。这一章的创新之处在于查阅了大量的最新统计资料,根据客观数据及计算所得,从事实上论证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的相互作用及其主次地位关系。第四章指出我国目前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前面研究得出的所有制的决定作用与阶级阶层的反作用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阐述实现我国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优化的总体原则、方案和解决路径。这一章的创新之处有两处:一是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加以定性,明确公有制只是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特征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这个问题,初看似乎有些跑题,但是笔者认为只有先弄清楚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的定性,然后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路径来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与阶级阶层结构。二是着重论述了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以带动阶级阶层结构的优化的思路和对策,这也正是本书写作的目的和落脚点——解决问题上的创新。第三部分:结束语。本部分对全书作完整归纳,注明中外文参考文献,并对书中的引用资料等作说明。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7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47页。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698页。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第29页。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第15页。
[6] 〔英〕戴维·米勒:《社会主义为什么需要市场》,载〔英〕埃斯特林、〔英〕格兰德编《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第27页。
[7] 〔美〕戴维·施韦卡特:《市场社会主义:一个辩护》,载〔美〕伯尔特·奥尔曼主编《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者中的论争》,段忠桥译,新华出版社,2000,第6~7页。
[8] 转引自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
[9]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Bourdieu,“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Berkley Journal of Sociology,(32)1987,pp.3-4.
[11] 〔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70页。
[12] 〔英〕斐欧娜·戴维恩:《美国和英国的社会阶级》,姜辉等译,重庆出版社,2010。
[13]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19页。
[14]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19页。
[15]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20页。
[16] 卫兴华:《关于几个不同经济学概念与原理的答问》,《人民论坛》2005年第2期。
[17] 卫兴华:《究竟怎样正确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7期,第13页。
[18] 程恩富、张建刚:《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求是学刊》2013年第1期。
[19] 黄泰岩:《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变动特征及其调节政策》,《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4期。
[20]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