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自杀未遂率、自杀意念率

一 我国每年自杀未遂者超过200万人

自杀未遂指出现了自杀意念的人采取了自杀行动,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死亡,但可能造成身体伤残。

我国目前尚无全国性的自杀未遂统计数据。2001年10月,时任中国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自杀未遂者估计每年在200万人以上。[46]若按自杀未遂与既遂10∶1的比例推算,1998年我国15~24岁青少年自杀未遂率为106.3/10万,25~34岁青年自杀未遂率为224.10/10万,35~44岁中青年自杀未遂率为181.90/10万。

对安徽合肥市3所中学共2466名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自杀未遂率高达3%。[47]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的一项调查(2002年)显示,在广州市中小学中,有5.2%的学生承认在该年中有过用刀片等利器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蓄意自伤),有1.9%的学生有过自杀未遂行为,有69.5%的青少年肯定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面临“很大压力”。[48]自杀未遂率应充分考虑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中国人口中70%以上生活在农村,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医疗救护设施的匮乏和救护意识的淡漠,使得很多自杀事件由“未遂”变为“既遂”;大城市的应急救护设施比较完备,人群救护意识普遍较高,自杀未遂率也就较高。如上海某区1980~1985年发生自杀案1134起,其中有857例经过救治存活下来。[49]

二 自杀未遂者是再次自杀的高危人群

自杀未遂者是发生自杀死亡最危险的人群之一。许多相关研究表明,自杀未遂者有非常高的自杀死亡危险性,约10%的自杀未遂者最终自杀死亡,25%有重复自杀行为。[50]因此,掌握自杀未遂率具有重要意义。

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准自杀”或称“蓄意自伤”则集中于15~24岁青少年,占全部患者的70%。中国青少年的蓄意自伤率为49.33/10万,日本是青少年蓄意自伤比例最高的国家,80%的蓄意自伤患者为青少年。[51]日本自杀未遂率为自杀率的10倍,1998年自杀未遂率为347.00/10万,自杀未遂者达31万人左右。[52]

三 自杀意念率

自杀意念是行为主体偶然体验到的自杀动机,对自杀产生幻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直接采取或实现自杀行为的外显行动。自杀意念也是自杀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自杀意念率是探究自杀由来的重要课题,对防止和控制自杀具有重要意义。对自杀意念进行普查和测定,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与干预,才能把自杀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干预和预防自杀。

自杀意念具有隐蔽性、普遍性、偶发性、群体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

(一)我国自杀意念阳性率较高

何兆雄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4239例被试者(1991年3~8月),结果显示自杀意念阳性率达31.16%。其中15~24岁青少年中自杀意念阳性率达41.21%,25~34岁青年中有36.78%,35~44岁青壮年中有37.95%。[53]徐勇等对安徽合肥市1600名15~19岁中学生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测试,结果显示,男性自杀意念阳性率为27.63%,女性为38.18%。[54]

在我国大学生中,自杀意念阳性率也较高。金盛华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1994~1995年),结果显示,“曾经想到过自杀”的占34.3%(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两者比例为38.6∶30.0),“有自杀经验”的占4.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两者比例为5.5∶3.2)。与国内调查同时进行的对美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差异不大。[55]

陈昌惠等对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2366名1~4年级的大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56]进行了测试。其中:男生1397名(占59%),女生969人(占41%),专业涵盖文、史、法、经、管、理、工、农、医。结果显示,被试大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为22.12%。其中:女生自杀意念阳性率比男生高,为28.41%;理科生自杀意念阳性率普遍比文科生高,但外语专业学生阳性率较高,男生为28.71%、女生为33.10%;少数民族女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最高,为36.06%。年级差异并不明显。[57]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自杀意念率

我国香港地区近年来自杀意念率也有所上升。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7000名被调查的中学生中,有26%的人表示曾感到伤心和绝望,有36%的人曾萌生自杀念头,有15%的人甚至表示曾经认真考虑过自杀之事。[58]香港浸会大学199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10.7%的中学生表示想过自杀。香港中文大学2002年针对香港中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14.9%的中学生表示曾有自杀念头。[59]

我国台湾省的自杀死亡率虽不如国内高,但自杀意念率也较高。2000年,台湾伊甸园社会福利基金会通过TVBS民调中心对全岛12~22岁学生进行自杀意念调查,结果显示:26.4%的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时,仅有1%会向台湾“生命线”“张老师”等专业危机干预热线进行求助;有8%的学生会告知亲友;而有17.5%的学生会将自杀意念深藏心里。该项调查还显示,有25%的在校学生感到生活“十分空虚”“无趣与痛苦”,3.4%的学生“经常”有如此痛苦的感觉;19.3%的学生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1.7%的学生“经常”或“一直”感觉不满意;7.4%的学生觉得“活下去没有意义和乐趣”,有1%的学生“经常”有此念头,属自杀的高危人群。调查显示,引起台湾学生自杀的最大原因是学业压力,占18.6%;第二位的原因是家庭中的亲子矛盾,占7.3%。

(三)日本人的自杀意念率

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1984年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日本18~24岁的青年中,认为“人生中痛苦和烦恼大于希望和幸福”的占14.7%,认为“人生是绝望的、毫无意义的,有自杀想法”的占1.1%。[60]又据调查,日本中小学生中有28%的人表示曾经想过自杀。一项民意测验发现,25%的青年曾经酝酿过或正在酝酿自杀之念。[61]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主持的一项国际少年儿童调查更惊人地显示,“曾经有过自杀想法”的日本小学生竟占87%,“没有想过”的仅占12%,而在同一时期,英国却没有小学生自杀的记录。[62]日本某项对大学生的调查中问到“至今为止,你曾想过自杀吗?”这一问题,有75%的人回答“有过”。[63]自20世纪80年代始,日本舆论就一直惊呼“新人类在浪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