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壶:历史考古札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開封宋門

北宋開封舊城,“即唐汴州城,建中初,節度使李勉築。國朝以來,號曰闕城,亦曰裏城”1。《東京夢華録》云:“舊京城,方圓約二十里許。……東壁其門有三:從南汴河南岸角門子,河北岸曰舊宋門,次曰舊曹門。”2

舊宋門與汴河南岸角門子夾河對峙,城門三門道、門樓七間。熙寧五年(1072)日僧成尋至開封,“見麗景門,七間高樓,有三户”3。乾道五年(1169)宋使樓鑰過汴梁,“入舊宋門,舊曰麗景,今曰賓曜,亦列三門。由北門入,尤壯麗華好”4。過梁式三門道城門形象可參考傳元人王振鵬所繪《唐僧取經圖册》中女人國國門,中門鏁閉,門樓七間,亦設三門5。此圖流傳不廣,世人熟知宋代城門形象源自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南宋蕭照(傳)《中興瑞應圖》6,但均爲單門道五間門樓,實非都城規制。

另據《宋會要輯稿》所載:宣和三年(1121)承議郎樊澥奏,“比年以來,内城頽缺弗備,行人躐其顛,流潦穿其下。屢閲歲時,未聞有修治之詔”7。或以爲《清明上河圖》城門兩側似作殘垣雜樹狀,所表現應即北宋末年開封舊城頽圮情景8。然觀《中興瑞應圖》,其畫面上段一側磚砌城垣儼然完好,而下段却與《清明上河圖》相似,以土坡樹木掩映。城門兩側處理手法看似自相矛盾,實係繪畫理念使然,即不欲以城垣斜向切斷畫面,務使卷軸内容連貫9。且兩圖均將登城慢道繪於墩臺側面正中,占據城垣本位,亦是圖繪非實景之明證。

《唐僧取經圖册》女人國國門

《清明上河圖》、《中興瑞應圖》城門摹本

北宋開封新城,“周顯德三年(956)令彰信節度韓通董役興築。國朝以來,號曰國城,亦曰外城,又曰羅城”10。《東京夢華録》云:東都外城“城門皆瓮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此係四正門,皆留御路故也”11

乾道五年宋使樓鑰“入東京城,虜曰南京。新宋門舊曰朝陽,虜曰弘仁。城樓雄偉,樓櫓壕塹壯且整,夾濠植柳,如引繩然。先入瓮城,上設敵樓。次一瓮城,有樓三間。次方入大城,下列三門,冠以大樓,由南門以入”12。淳熙四年(1177)宋使周煇“跨馬入新宋門,舊曰朝陽,虜名弘仁,樓櫓濠塹甚設,次入瓮城,次入大城”13。可知外城城門亦爲三門道,其瓮城有直門與屈曲開門兩種。《武經總要》前集云:“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爲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14《續資治通鑑長編》載:元祐四年(1089)右諫議大夫范祖禹言,“京城外門,正門即爲方城,偏門即爲瓮城,其外門皆用純鐵裹之,此祖宗時所無有也。瓮城乃邊城之制,非所以施於京師。今東、西、南三面偏門,亦欲爲瓮城,臣不知大臣以何見而爲此謀也。”15方形瓮城與圓形瓮城同見一城實例如元之上都,其皇城南北瓮城均爲方形直門,東西瓮城均爲圓形旁門16。直門兩重之新宋門據樓鑰所記,似由一道主城門及兩道瓮城門構成,而瓮城三層之制又見於樓鑰同次北使所記邢州城與中山府城17。及至明清,順德府城與定縣城仍采用屈曲開門多重瓮城形式,均由一道主城門及三道瓮城門構成18,或可作爲理解北宋開封瓮城設計之參考。

2016年2月28日

1 徐松《宋會要輯稿》方域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9265頁。

2 孟元老《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録》卷一《舊京城》,《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刻本,葉一。

3 成尋《參天台五臺山記》卷四,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8年,106頁。

4 樓鑰《攻媿先生文集》卷一一九《北行日録》上,《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宋四明樓氏刻本,葉一七。

5 磯部彰編《唐僧取経図册》上册第9図《唐僧過女人國》,東京:二玄社,2001年。

6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宋畫全集》第1卷第2册,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31頁。謝稚柳編《唐五代宋元名跡》,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龍美術館《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集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兩圖城門摹本參:傅熹年《唐長安大明宫玄武門及重玄門復原研究》,《考古學報》1977年2期,138頁。

7 徐松《宋會要輯稿》方域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9277頁。

8 久保田和男《北宋徽宗時代與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圍繞政治文化與對都城空間的視綫》,鄧小南等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2010)》,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80—81頁。

9 明清新創清明上河圖仿本恰反其道而行之,均將城垣縱貫畫面,參:劉滌宇《歷代〈清明上河圖〉:城市與建築》附録《本書相關〈清明上河圖〉主要版本一覽》,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4年,354—376頁。

10 徐松《宋會要輯稿》方域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9265頁。

11 孟元老《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録》卷一《東都外城》,《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刻本,葉一。

12 樓鑰《攻媿先生文集》卷一一九《北行日録》上,《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宋四明樓氏刻本,葉一六。

13 周煇《北轅録》,陶宗儀《説郛》卷五四,《説郛三種》影印涵芬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36頁。

14 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一二《守城》,明嘉靖三十九年刻本,葉二。

15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二八,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346—10347頁。

16 魏堅《元上都》,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19—23頁。

17 樓鑰《攻媿先生文集》卷一一九《北行日録》上,《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宋四明樓氏刻本,葉二七、三一。

18 石割平造《支那城郭ノ概要》,支那派遣軍總司令部,1940年,城郭圖第三七、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