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杭州城
南宋臨安城範圍之奠定始自吴越,故討論臨安城選址,須先明確吴越杭州城範圍。學界於此雖意見不一,却普遍認爲當時杭州城遠大於後來臨安城1。然細辨史料,情况恐非如此。
唐大順元年(890),錢鏐初築夾城。錢儼《吴越備史》云:“王命築新夾城,環包氏山,洎秦望山而迴,凡五十餘里,皆穿林架險而版築焉。”景福二年(893),又築羅城。“王率十三都兵洎役徒二十餘萬衆,新築羅城,自秦望山由夾城東亘江干,洎錢塘湖、霍山、范浦,凡七十里。”2羅隱代錢鏐作《杭州羅城記》記其事云3:
余始以郡之子城歲月滋久,基址老爛,狹而且卑,每至點閲士馬,不足迴轉。遂與諸郡聚議,崇建雉堞,夾以南北,矗然而峙。帑藏得以牢固,軍士得以帳幕,是所謂固吾圉。……後始念子城之謀,未足以爲百姓計。東眄巨浸,輳閩夷之舟櫓;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寶貨。苟或侮劫之不意,攘偷之無狀,則向者吾皇優詔,適足以自榮。由是復與十三都經緯羅郭,上上下下,如響而應。爰自秋七月丁巳,訖於冬十有一月某日。由北郭以分其勢,左右而翌合於冷水源。綿亘若干里,其高若干丈,其厚得之半。
《乾道臨安志》記有吴越時城門名稱:“南門曰龍山,東門曰竹車、南土、北土、保德,北門曰北關,西門曰涵水、西關。城中又有門曰朝天門、曰炭橋新門、曰鹽橋門,今廢,土人猶以門稱焉。”4吴越羅城諸門,以南宋時人理解,均在臨安城之外。北關門在夾城巷5,西關門在雷峰塔下6,竹車門在保安門外7,南土門在崇新門外,北土門在東青門外8。《永樂大典· 杭州府》所記相近9:
古城:東馬城、西馬城。二城乃吴越錢王時城堡,今有夾城巷名,即古城界也。古城門:朝天門;龍山貌門;竹車門;新門頭,元在城内炭橋東南;南土門,元在薦橋門外;北土門,元在菜市門外;鹽橋門,元在鹽橋西,今在打城巷;寶德門,元在艮山門外無星橋;西關門,元在雷峰塔下;北關門,元在夾城巷。十門乃吴越錢王時門關。
明人郎瑛即本此説,《七修類稿》叙杭城來歷10:
杭城創於隋之楊素,周止三十六里……至五代,錢鏐則又新築羅城於外,自秦望山有門曰龍山,東亘江干,其門曰保德,旋至湖市夾城巷口,其門曰北關,西泊於錢塘湖,直至雷峰塔前,其門曰涵水,循城慈雲嶺直上而南,周七十餘里。
今論吴越杭州城者,基本認同宋明文獻記載,是故城垣位置推測彼此雖有差異,整體範圍劃定均遠超南宋臨安城。然而,吴越以降迄於南宋,文獻中並無任何關於杭州城垣範圍縮小之記録,吴越杭州城範圍還應審慎考慮。
《吴越備史》記述夾城、羅城所提一些地名,南起順時針依次有:包氏山,即宋包家山,今謂包山,在梵天寺南11。秦望山,即今將臺山12。錢塘湖,即西湖13。霍山,在錢塘門外寶石山側14。范浦,宋爲鎮,在艮山門北15。均在南宋臨安城垣左近。另有其他幾處地點可爲判斷吴越外城外圍提供直接參照。天復二年(902)徐綰之亂,《吴越備史》云:“俄而楊行密使至頵營,王城中莫有知其意者。王曰:田頵悖而無機,倘得密意,必明言其可否。王乃使人往覘之,頵迎行密來使於半道紅(半道紅在北郊,舊植桃花之所,凡數里),並轡而行,果與言及罷兵之事。”16《西湖游覽志》云:“出武林門而北,爲崇福橋、霍山坊、餘杭橋巷、新橋巷、半道紅、清湖三閘、周公泉、枯樹灣、夾城巷……”17餘杭橋、清湖三閘、夾城巷,在《咸淳臨安志· 西湖圖》中由南至北排列,是吴越外城北不能至夾城巷。關於吴越王室墓,《吴越備史》記:天福“七年(942)壬寅二月癸卯,葬(文穆王)於國城龍山之南原”。廣順二年(952)“秋八月丁酉,敕葬恭懿夫人於錢塘慈雲嶺之西原”18。文穆王即錢元瓘,恭懿夫人即吴漢月,兩墓分别發現於玉皇山(龍山)南麓及慈雲嶺西南施家山19,是吴越外城西不能過慈雲嶺。另外,望江路與吉祥巷交界東北原杭州家具廠曾發現南宋、北宋、五代叠壓城墻基礎,是吴越外城東不能逾東河。
由此看來,宋代志書對吴越杭州城範圍描述並不可靠,而錢儼記述夾城、羅城時所提地點,除包氏山、秦望山爲城垣所經,其餘均是城外近處顯著地標。據現有資料,吴越杭州城仍當與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擴東南外城以前臨安城大致重叠。
2017年3月26日
1 闕維民《杭州城池暨西湖歷史圖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杭州城址演變圖》,國家地圖集編纂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第1册,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2 錢儼《吴越備史》卷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4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06、507頁。
3 李昉等《文苑英華》卷八一一,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4286—4287頁。
4 周淙《乾道臨安志》卷二《城社》,《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光緒七年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223頁。
5 施諤《淳祐臨安志》卷九《山川》諸塢:“東西馬塍,在餘杭門外羊角埂之間……或云是錢王舊城,非塍也。今北關門,古之餘杭門,外城也,元自有北關門。今有夾城巷,乃古基也,地與馬城相接。”《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光緒九年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313頁。
6 潜説友《咸淳臨安志》卷一八《疆域》三《城郭》:“西關(門),在雷峰塔下。”日本静嘉堂文庫藏宋咸淳刻本,葉五。
7 潜説友《咸淳臨安志》卷二一《疆域》六《橋道》:“諸家橋,保安門外、竹車門南。”《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咸淳刻本,葉九。
8 潜説友《咸淳臨安志》卷一九《疆域》四《市》:“菜市,在崇新門外南、北土門,及東青門外壩子橋等處。”“蟹行,在崇新門外南土門。”“北土門市,在東青門外,去縣三里。南土門市,在崇新門外,去縣四里。”日本静嘉堂文庫藏宋咸淳刻本,葉一七至二〇。
9 解縉等《永樂大典》卷七六〇三《杭州府》五二,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528頁。
10 郎瑛《七修類稿》卷四《天地類》杭城來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38—39頁。
11 施諤《淳祐臨安志》卷八《山川》城南諸山:“包家山,在城南,近郊壇、冷水峪。多桃花,爲春日游覽之勝。”《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光緒九年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294頁。
12 施諤《淳祐臨安志》卷八《山川》城西諸山、城内諸山:“後唐同光中,錢氏於秦望山建上清宫,有巨石二十餘株,自然成行,名曰金洞門。”鳳凰山“其右山巔有介亭,石笋林立,最爲怪奇。舊傳錢武肅王鑿山,見怪石排列兩行,如從衛拱立趨向,因名排衙石,及刻詩其上”。《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光緒九年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294、3292頁。案:排衙石在今將臺山頂。
13 施諤《淳祐臨安志》卷一〇《山川》湖:“西湖,在郡西,舊名錢塘湖。”《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光緒九年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319頁。
14 施諤《淳祐臨安志》卷八《山川》:“霍山,在錢塘門外。”《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清光緒九年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4册,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301頁。
15 潜説友《咸淳臨安志》卷一九《疆域》四《市》:“范浦鎮市,在艮山門外,去縣四里。”日本静嘉堂文庫藏宋咸淳刻本,葉二〇。
16 錢儼《吴越備史》卷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4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19頁。
17 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二二《北山分脉城外勝跡》衢巷河橋:“出武林門而北,爲崇福橋、霍山坊、餘杭橋巷、新橋巷、半道紅、清湖三閘、周公泉、枯樹灣、夾城巷……”《中華再造善本》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六年嚴寬刻本,葉一。案:餘杭橋、清湖三閘、夾城巷,在《咸淳臨安志· 西湖圖》中由南至北排列。
18 錢儼《吴越備史》卷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4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567頁。
19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杭州師範學院歷史系考古組《杭州郊區施家山古墓發掘報告》,《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1期,1960年,—103114頁。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杭州、臨安五代墓中的天文圖和秘色瓷》,《考古》1975年3期,186—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