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佑寺
遼陽舊城外西北隅有遼廣佑寺塔,俗稱白塔,八角十三層密檐磚構,舉高凡七十米,吾鄉之壯觀也。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朝鮮燕行使李德懋過此,聞“居人云,塔層嵌銅碑,近者墜地,詳記塔長爲三十六丈,其碑今在知縣衙中云”1。國朝己巳,重修是塔,於其頂又得明代銅碑五通。據隆慶辛未(1571)碑,正德戊辰(1508)别有修塔之舉,疑乾隆間現身者即當其事。
廣佑寺創建始末,以永樂癸卯(1423)碑《重修遼陽城西廣佑寺寶塔記》所述爲詳,略云2:
兹塔之重修,獲睹塔頂寶瓮傍葫蘆上有鎸前元皇慶二年(1313)重修記,蓋塔自遼所建,金及元時皆重修,迨於皇朝,積四百餘年矣。洪武五年壬子(1372),大軍剋遼陽,而寺先爲兵燹所廢,惟塔存爾。幸得各處浮圖居舊址者數輩,莫有知其寺額。越癸亥(1383),海洋女直上人覺觀率徒來歸,授副都綱職,開設遼陽僧綱司衙門。僧始盛聚於塔所,作僧舍,構佛殿,寺以白塔稱。其後,住山師有曰道圓號鏡堂者,續拜副都綱,鼎新建造殿宇,平治基址,得舊時廣佑寺碑,遂復寺額。
遼代伽藍格局已不可考,惟寶裝蓮瓣巨礎尚存,疑塔後當有大殿如應縣佛宫寺之例。明代寺院建築名目則見諸隆慶辛未碑《重修遼陽城西廣佑寺寶塔記》3:
鳥居龍藏攝廣佑寺柱礎舊影
鳥居龍藏攝廣佑寺白塔舊影
正定隆興寺平面圖
正定隆興寺轉輪藏殿平剖面圖
本寺建造合寺殿宇廊房僧舍開記於後:護敕聖旨一道、牌坊一架、山門三間、天王殿五間、敕香亭三間、鐘鼓樓二座、碑亭四座、前佛殿五間、中佛殿七間、轉輪藏樓五間、大悲殿五間4、地藏殿三間、伽藍堂三間、祖師堂三間、東西廊房六十六間、僧綱司衙門十六間、禪堂十六間、齋堂僧房共四十間、殿主房三間。
萬曆間,燕行使數過此寺,廟貌多所留意,擇其要者,摘録如下:
許篈《荷谷朝天記》:萬曆二年(1574)六月二十六日,“到白塔寺。寺屋宇頗閎壯,佛像殊炳焕。……寺之北建輪閣,回轉可玩”5。
趙憲《朝天日記》:萬曆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觀白塔,在城外西北隅。塔甚高大,寺中多有大佛,又有高閣在寺樓中,下設圓機,推之則自轉”6。
裴三益《朝天録》:萬曆十五年(1587)四月二十六日,“仍往白塔寺……周覽三殿,佛像高大,平生所未見也。中殿後刻須彌山,畫以青色,奇巧亦無匹也。後有藏經閣,中設輪回之狀二層,而其高亦不知其幾尺也”7。
李尚吉《朝天日記》:萬曆四十五年(1617)十月五日,“尋白塔寺……後有一殿,塑佛三驅。又後有一殿,佛有五軀。最後有藏經閣”8。
李弘胄《梨川相公使行日記》:萬曆四十七年(1619)六月三十日,“寺門内有土塑四天王,分居左右。長松數十條,列植中門之外。其内有白塔……其内有佛殿三重,佛像壯甚,非我國寺剎之比。最後梯而通其中,上層地位高絶,殿内藏經萬帙,以繡匣朱櫃儲之,真壯觀也”9。
黄中允《西征日録》:萬曆四十八年(1620)五月九日,“白塔寺……有佛殿三處。一殿有大佛五六軀,長數丈,大盈一間,諸小佛以千百數。最後一閣藏經,熊經略爲御史時題額板”10。
另有鄭士信《梅窓先生朝天録》,以五言長詩記萬曆三十八年(1610)九月十日寺中所見頗詳,略云11:
平武報恩寺平面圖
外廳四天王,爰始開道場。
坐軀分東西,瞋目設威容。
東王弄琵琶,其一横霜鋒。
西座偶莫睹,巨壁藏其躬。
行行陟層階,法殿鬱穹崇。
金佛焕且儼,靈山會像雄。
如來正當中,菩薩左右同。
阿難侍右傍,迦葉左立恭。
蛟龍戴其下,寶座蓮花紅。
壁後觀音堂,假山千萬峰。
偏立右膝坐,倨肆是何惷。
堂後又中唐,重殿如疊牀。
如來座依前,彌勒葛蘿將。
左右遠相向,立王護神光。
二殿主覺翁,多寡各不同。
廣厦壯結構,製作無纖供。
誰非竭民力,不是役鬼傭。
直北敞新殿,云是萬曆闡。
正位號藥師,貌異東佛面。
侍立兩仙娥,頭上飾珠冕。
穿身鮮錦繡,熟視皆繪絢。
佛前懸炷香,遍燒七日遍。
炷盡屢更懸,日夜如新薦。
佛後開雲梯,重閣隱復見。
躋攀出閣上,俯視頭目眩。
華藏列千字,插經八萬卷。
凜然不可留,迅下煩顧眄。
閑僧認飢熱,迎我餅果列。
倚卓各精巧,茶椀注清冽。
償債致金錢,稱謝形色悦。
開卷華嚴經,金字衍妙説。
茶罷又出户,引我延賞畢。
東偏竦一室,觀音妙菩薩。
大軀長無雙,倚壁身立説。
慈悲水月容,粉腮白勝雪。
千手負身上,千眼開手掌。
綜上,推斷明代廣佑寺主體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爲:山門三間、東鐘樓西鼓樓、天王殿五間置四天王泥塑、白塔一座、前佛殿五間置釋迦三尊及倒坐觀音、東大悲殿(置千手千眼觀音)西地藏殿各三間、中佛殿七間置三世佛及二金剛、東伽藍堂西祖師堂各三間、轉輪藏樓(藏經閣)五間置轉輪經藏或藥師三尊。其佈局與萬曆四年(1576)於京西八里莊爲慈聖宣文皇太后敕建之大護國慈壽寺約略相近。或曰:“外爲山門、天王殿,左右列鐘鼓樓,内爲永安〔萬〕壽塔,中爲延壽殿,後爲寧安閣,旁爲伽藍、祖師、大士、地藏四殿。”12或曰:“初則山門,次則天王殿,又次則永安萬壽寶塔,又大佛殿,又毗盧閣,又藏經閣,又三大士殿,又觀音、地藏、伽藍、祖師之諸殿,鐘鼓二樓。”13
萬曆己亥(1599)碑《廣佑寺請經鑄佛碑記》正面録昨年敕諭略云:“皇帝敕諭廣佑寺賜紫衣都綱真德及住持僧等:……兹者,聖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命工刊印續入藏經四十一函,並舊刻藏經六百三十七函,通行頒布本寺。”14所謂舊刻藏經即《永樂北藏》,續入藏經爲萬曆補刊,敕諭範本一併收入15。故今所見諸寺萬曆敕諭碑16文字多與廣佑寺銅碑相同,惟年份有别。
平武報恩寺華嚴殿剖面圖
隆慶辛未碑稱廣佑寺貯經之所爲轉輪藏樓,萬曆前期燕行使明指内有輪藏可轉,而後期則僅言繡匣朱櫃藏經。且云萬曆闡新殿,正位藥師佛,佛後開雲梯,閣上列華藏。如此,頗疑其間有所更作,改輪藏而爲壁藏。故萬曆己亥碑稱“修經樓一□”,經書“共計三十八箱,擇吉二十七年七月十五日圓滿,請經入樓”。現存宋明佛寺木構轉輪藏實例有三:正定隆興寺17、平武報恩寺18、北京智化寺19,藏殿均在寺院西偏,文獻所記亦多如之。是廣佑寺轉輪藏樓布置於中軸末端,實爲稀見之例。
明天啓元年(1621),遼陽城爲後金所破。歷經兵火,至清順治初年,“城郭人民,皆非其舊,華胥千年,亦無遺跡,而獨定邊廣祐寺白塔,巋然特立”20。嗣後,以關内移民故,市井稍稍恢復。“塔後有剎,舊則頽廢,新纔創立。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太后以千金施之,皇帝亦施以貳百金云。”21雖如此,康熙季年復盡破落頽圮22,歷乾嘉道咸諸朝以迄清末,未有改觀23,昔日巨剎,終究湮滅。
2018年7月30日
1 李德懋《入燕記》,《燕行録全集》第57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226頁。
2 鄒寶庫《遼陽碑誌選編》,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1年,175—176頁。
3 鄒寶庫《遼陽碑誌選編》,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1年,178頁。
4 大悲閣五間,疑爲三間之誤。
5 許篈《荷谷朝天記》,《燕行録全集》第6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493—495頁。
6 趙憲《朝天日記》,《燕行録全集》第5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155頁。
7 裴三益《朝天録》,《燕行録全集》第4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21頁。
8 李尚吉《朝天日記》,《燕行録全集》第9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185—186頁。
9 李弘胄《梨川相公使行日記》,《燕行録全集》第10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40—41頁。
10 黄中允《西征日録》,《燕行録全集》第16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3738頁。
11 鄭士信《梅窓先生朝天録》,《燕行録全集》第9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261—262頁。另見第20册,453—455頁。
12 張居正《敕建慈壽寺碑文》,《新刻張太岳先生集》卷一二,《明别集叢刊》第3輯第27册,影印清刻本,合肥:黄山書社,2016年,153頁。另參于慎行《敕建慈壽寺碑文(代)》,《穀城山館全集》卷一三,《明别集叢刊》第4輯第4册,影印明萬曆三十五年周時泰刻本,合肥:黄山書社,2016年,380頁。
13 覺淳等《大明續諸經未入藏者添進藏函序》,《中華大藏經》第90册,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81頁。
14 鄒寶庫《遼陽碑誌選編》,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1年,182頁。
15 趙樸初名譽主編《永樂北藏》第1册,北京:綫裝書局,2000年,9頁。
16 如萬曆十九年(1591)護國慈慧寺敕諭碑,北京圖書館金石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8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13頁。
17 梁思成《正定調查紀略》,《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4卷第2期,1933年,20—24頁。
18 向遠木《四川平武明報恩寺勘查報告》,《文物》1991年4期,1—19頁。
19 劉敦楨《北京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第3卷第3期,1932年,21—22頁。
20 成以性《燕行日記》,順治二年(1645),《燕行録全集》第18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141頁。
21 申厚命《燕行日記》,康熙三十二年(1693),《燕行録全集》第28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112—113頁。
22 金昌業《燕行日記》,康熙五十一年(1712),《燕行録全集》第31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333頁。另見第32册,397頁。俞拓基《燕行録》,康熙六十年(1721),《燕行録全集》第38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76頁。
23 李押《燕行記事》,乾隆四十二年(1777),《燕行録全集》第52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353頁。李基憲《燕行日記》,嘉慶六年(1801),《燕行録全集》第65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53頁。朴來謙《瀋槎日記》,道光九年(1829),《燕行録全集》第69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54頁。申錫愚《入燕記》,咸豐十年(1860),《燕行録全集》第77册,漢城: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年,1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