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杀牛悬尾
杀牛充饥
来年的初夏时节,淮南大旱,钟离县遭受大灾,草枯地荒,使得本来青黄不接的时日再添新愁。灾害面前,孤庄村百姓肩挑手抬,运水耕种,与干旱抗争,希望能够维持今年的收成,保住家人的性命。
这时,重八等放牛娃的工作也加大了:草地干枯,牛儿无法吃饱,他们只好赶着牛群远离村庄,走很远的路程放牧,牛儿才能吃饱。这就苦了几个放牛娃,他们每天吃不饱饭,却要赶着牛群走很远的路,其辛苦可想而知。
这天,他们赶着牛群走了一程又一程,来到离村子很远的一座小山下才停住脚步。山上树木稀疏,草叶枯黄,显得十分荒凉。好在此处远离村庄,很少有人前来放牧,不算丰茂的草木暂时还能满足牛群的需求,一头头牛慌忙低头吃草。
重八几人看着牛儿吃草,跑到树旁或者草丛里寻找可以吃的东西,诸如小野果、小蚱蜢等等。可惜寻觅了半天,收获甚微。几个孩子跑累了,仰头躺在草地上休息,他们摸着瘪瘪的肚皮,谁也不肯开口说话。
日头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刺眼,几个孩子浑身疲乏无力,一个个懒洋洋的,似乎再也不想站起来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空中突然飘来云朵。很快,黄色的云朵聚集成团,变成昏黑一片。紧接着狂风骤起,呼啸着卷起阵阵尘埃,雷声轰鸣,闪电霹雳,似乎有千军万马吼叫着俯冲向大地,转瞬间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砸下来。孩子们措手不及,惊慌地跳起来,飞快地跑到山崖下一个山洞中避雨。
牛群“哞哞”地叫着,跟随孩子们狂奔,也来到山洞前。大雨不停地下着,狂风不住地肆虐,天色昏暗,躲在洞内的孩子们衣衫单薄,又冷又饿,一个个缩成一团,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眼巴巴地等着雨停风歇。可是老天爷似乎有意跟孩子们作对,整整半年滴水未下,今天似乎要下个够。最后,孩子们坚持不住了,一个个吞着口水喊饿。汤和身上带了把斧头,他本想路上遇到小野兽可以砍杀充饥,哪会想到自己被困在洞里出不去,真是有力使不上。徐达从汤和背上扯下斧头,说:“前几天我们还用它杀了只野狸,味道真不错。”他这一说,其他孩子都记起那只野狸的美味,一个个肚子里咕咕作响,饿得更厉害了。
天色完全黑下来,已经到了夜里。重八见洞里有不少柴草,就用火石打着火,点起柴草烤火。火光映照着一群终日难以吃饱饭的孩子的枯黄面容,让人备觉凄惶心酸。一个最小的孩子手里攥着一根木柴,放在火上烤了烤,张嘴就去啃,木柴一下扎破嘴唇,他疼得哇哇叫。其他孩子见状,皱着眉头,有气无力地说:“老天爷要把我们饿死在这里了。”
重八站起来,迈步走到洞前,一群牛正湿答答地站在那里,看起来垂头丧气、精神不振。一头小牛犊歪歪斜斜地挤在牛群中,似乎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看着这头小牛犊,重八心里突然闪起一道亮光,他兴奋地回到洞内,大声对孩子们说:“有办法了,有办法不挨饿了。”
听到这话,孩子们来了精神,一个个瞪起眼睛,握起拳头,脸上闪动着希望的光彩,七嘴八舌问:“什么办法?”“哪里有吃的?”“吃什么?”
重八指着洞口的牛群,斩钉截铁地说:“杀了那头小牛犊,足够我们几人吃顿饱饭。”
徐达立即捧出斧头交给重八,重八摆摆手说:“你们等着,我把小牛犊牵过来,然后我们动手杀牛。”说完,他拿根绳子走到小牛犊面前,轻轻套住它的脖子,很快就把它牵到洞内。小牛犊出生才几个月,经过风吹雨淋已经非常虚弱,被重八牵进洞内就趴在火堆旁不起来了。汤和拿过徐达手里的斧头,瞅准牛头砍下去,这一下砍得正准,小牛犊哼也没哼就毙命了。
顺利杀了小牛犊,孩子们高兴地拍手叫好。接着,汤和用斧头将小牛剁成几块。重八指挥着大家剥皮割肉,架起篝火,用木棍叉着牛肉烤着吃。不一会儿,洞内肉香四溢,孩子们口水都流下来了。第一块牛肉烤熟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狼吞虎咽,眨眼就把肉吞到肚子里。很快,第二块熟了,第三块、第四块……不多时,一头小牛犊就只剩下一张残缺的牛皮,一堆骨头,还有砸扁的牛头和一根牛尾巴。
再看一群孩子,一个个满嘴流油,小肚子鼓鼓的,精神焕发,兴高采烈,再也没有人愁眉苦脸、喊饥叫饿了。他们有的躺在火堆旁,有的跑到洞前看雨,有的你推我拉斗着玩。徐达坐在重八身旁,擦擦油光的嘴唇,刚想说什么,突然睁大眼睛呆住了,重八看他一眼,不解地问:“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徐达呆呆地看着重八,好一会儿才哭咧咧地说:“我们把刘德家的牛吃了,回去怎么交差?”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洞内所有的孩子,大家聚拢在重八身边,直愣愣瞅着他,喜悦、满足的气氛一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惊慌失措。
牛头山和牛尾山
沉默了一会儿,十岁的重八镇定地说:“这件事情我已想好怎么办了。”说着,他低声对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聪颖胆大的小重八了解刘德的贪婪吝啬,他知道如果告诉刘德几个放牛娃饿得受不了,吃了牛犊,刘德一定会暴跳如雷逼着他们吐出牛肉来。几年前的丢鹅事件曾经让他吃了大亏,这次他想出个新办法:他决定对刘德说下大雨时,电闪雷鸣,山头被炸裂了条缝,小牛犊不小心掉进去出不来了。
朱元璋像
毕竟都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听了重八的主意,点着头说好,认为这样一定可以瞒过大地主刘德。周德兴还补充说:“刘德最怕山神了,有一次我看见他在我们村的山林里磕头。”孩子们信心大增,重八指挥大家埋好牛骨、牛皮,只留下牛头和牛尾巴,然后倒在洞内呼呼大睡。
第二天一早,雨停风歇,重八带着伙伴们跑出山洞,带着牛头和牛尾巴寻找安插的地方。他们发现山洞对面有一座小山头。重八抱着牛头跑过去,找到一处凹陷之地,把牛头放进去,上面盖上一块石头。然后,他转到山头的背面,把牛尾巴使劲插到山缝里,拍拍手对大伙说:“我们就说小牛掉进这座山里了,刘德要是不信,就让他亲自来看看。”看着如此逼真的场景,孩子们放心地高声叫好。徐达还跑过去扯扯牛尾巴,牛尾巴一动也不动,他惊喜地说:“牛尾巴长在山上了。”周德兴神秘地说:“肯定是山神帮助我们。”于是重八带着几个孩子合掌在山前祈祷,祈求山神帮助他们逃过一劫。
随后,他们打扫洞内现场,赶着牛群慢悠悠转回村子。再说村里的大人,昨日一天一夜狂风暴雨,不见放牛娃们的身影,他们早就担心死了,三番两次跑到村口路边打探消息。地主刘德也很担心,他担心自己的一群牛,要是牛群被洪水冲走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大家在焦躁中度过了一个上午,仍然不见放牛娃们的影子。中午,有些人家开始分头外出寻找。就在大家各怀心事,企盼放牛娃们归来时,远远传来重八等几人欢乐高亢的笑闹声。顿时,人们放下心来,知道这群孩子没有遇到危险。
重八他们雨后赶路,走得比较慢,再加上牛群一路吃草饮水,到家已是午后。刘德看到牛群回来了,望着一头头肚腹饱满的牛,眉开眼笑,念着阿弥陀佛说:“感谢老天爷,我的牛没有被冲走,过几天我一定去庙里烧香磕头。”他语无伦次地感激神仙,对这群一天一夜没有回家的孩子却毫无表示。孩子们面面相觑,忐忑不安地等着他追问小牛犊的事。
果然,刘德细心地将牛一头头赶进牛栏时,发现自己的小牛犊不见了,他先是一愣,继而面容骤变,怒视着放牛娃,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小牛犊呢?哪去了?”孩子们被他喜怒无常、恶狠狠的样子吓住了,一个个直往后躲。重八挺身而出,按照事先想好的,说牛犊掉进山缝出不来了。
刘德听了这话,先是责骂他没有看好牛犊,接着似乎明白了什么,嘿嘿地冷笑着说:“掉进山缝里去了,世上有这种事吗?我看你人小鬼大,说,到底怎么回事?牛犊是不是让你们弄丢了?还是被你们吃了?”
听他说出“吃”字,几个胆小的孩子不由得捂着肚子,好像害怕被刘德看穿他们偷吃牛犊的事。刘德是个狡猾的地主,多年与穷人打交道,让他掌握了很多对付穷人的办法。他从孩子们惊慌的眼神中发现问题,逼着他们交代牛犊的下落。重八一口咬定牛犊掉进山缝里,并且说要是他不信,可以亲自去看。这时,前来寻找孩子的家长们陆续赶到,他们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后,心疼孩子,纷纷求刘德暂时放过孩子,让孩子们回家吃饭再说。刘德没办法,只好打发这群放牛娃暂时回家。
刘德丢了牛犊,像丢了魂一样,坐卧不宁,茶饭不思。他想来想去,决定亲自去丢失牛犊的小山查看清楚,于是不顾天黑路滑,带着王顺急匆匆赶往小山。重八他们听说刘德去了小山,商量后抄小路奔小山而去。结果,他们事先赶到小山,重八安排徐达和汤和钻进山缝里,两人拉住牛尾巴,又让两个孩子藏到放牛头的地方,见机行事迷惑对方。
刘德赶到小山时天色刚刚擦黑,他找来找去果然看到一座山缝里夹着条牛尾巴,急忙跑过去往外拉。里边徐达和汤和使劲攥着牛尾巴呢,刘德哪里拉得动。而且,奇怪的是,随着他拉动牛尾,山缝里传出“哞哞”叫声,好像小牛痛苦地喊叫,唬得刘德不轻,站在山前不敢轻易行动。
这时,王顺从山的另一侧找到了牛头,他扑上去就抱,哪会想到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孩子伸腿绊倒了,咕噜噜滚下山坡,摔得龇牙咧嘴直叫唤。刘德和王顺围着小山转来转去,再也不敢下手拉牛头、牛尾。
天色越来越黑,王顺害怕地说:“老爷,这山上不安全,听说有野兽出没,我们回去吧!”躲在山后的重八趁机模仿狼嚎叫了一声,吓得刘德靠在王顺身上,差点摔倒在地。他虽然舍不得牛犊,却又不敢停留,只好离去了。
这件事过后,关于小山吞食牛犊的神话就传开了。后来,人们把那座小山亲切地叫作牛头山,把牛尾巴指向的对面的小山叫作牛尾巴山。直到今天,两座小山还矗立在重八的家乡,似乎在印证着那段传奇的岁月,纪念那些传奇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