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晚期文化遗存的特征
遗址中第二层属本期遗存。同期遗迹有房址、水井、灰坑等。其中较重要的是房址和水井的发现。
房址共发现12座,主要有两种形式,以F12、F16为代表。
F12为“单间三进式”,面宽3.30米,进深9.10米。门道设于天井侧面,通向巷道。整个布局为:前面为天井,后为厅堂,再后为房。天井用石块铺砌一个散水的地面,四周高出。天井两端埋放排水管道,通出巷道沟渠。厅与房有间隔,估计是用木板作隔墙。房屋外墙用土夯筑,墙基用砖、瓦叠砌。屋内地面用纯净黄土铺垫。基址内有较多的倒塌瓦砾堆积。
F16为“三间两廊式”。面宽9.60米,进深7.70米。亦从侧面巷道设门道。前面中间为天井,天井两旁为廊房,后面中间为厅,厅两旁为房。外墙基、墙体与F12相同;屋内墙体为土筑。地面用纯净黄土铺垫。基址内有大量倒塌瓦砾堆积。
有一些房址的墙基用贝壳砌筑。
在发掘区东部和西部各发现一座水井。井圈用瓦块竖向密集叠砌各层而成。井口内径0.40—0.50米,深1.56—1.58米。
在房屋与房屋之间有巷道遗迹。其中南北向的巷道为南低北高,部分地段用石块铺筑,分数段拾级而上。巷道两旁有排水沟渠。
灰坑共清理20多个。其中有的应为窖穴一类遗迹。如H170,设置于房子外面,坑壁经加工整齐,底部用石块铺垫,圆形,直径1.82米,深1.36米。在一些房子后面有直径2米以上的斜壁大灰坑,可能是堆放垃圾的。
遗物有铜器、铁器、陶瓷器等。其中铜器有镜、锁、铜钱,铜钱中主要是明代钱,个别为宋钱和清初铜钱,最晚的年号为“康熙通宝”。铁器有刀、剪、锸、匕首等。陶器有罐、缸、钵、瓶、人塑像等,均施酱色或酱黑色釉。瓷器有香炉、碗、盏、碟、杯等,其中有青釉瓷器和青花瓷器。其他还有墨砚和珠饰等。
上述遗物,多数是在房址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