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土地沉默:吉弗威·伯德、加藤久仁生的地球哀歌
一、生态道德伦理的约束价值:《举手之劳害地球》
吉弗威·伯德的短片动画作品《举手之劳害地球》不同于传统的宣传自然之美、批判人类破坏行为的作品,而是彻底抛弃对生态的伦理道德观,正如本片英文名《Let's Pollute》的本义“让我们一起污染”般,完全将价值评判以及利益标准放在人类一方,呼唤大家为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任意破坏地球环境,充满反讽意味的黑色幽默如同一针强心剂扎在了观者心上。
(一)反语的讽刺与鞭笞
1.反讽叙事与黑色幽默
本片采用了独特的反讽手法对人类行为进行批判,不同于一贯的说教式或正面传达自然之美的生态动画,《举手之劳害地球》从头至尾贯穿的主题是“鼓励人类继续进行生态破坏”,通过工业的飞速发展将人类面对生态时的恶劣行径放大数倍,只需要微小的行为就可以造成巨大的影响。略带黑暗的绘本风格、粗犷的线条和高对比度的配色使得画面与影片所表达的主题十分契合。片头黑底白字提出有人曾开了个玩笑:“污染环境是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象征”,并指出这是一段“不可回收”的短片。影片后半段将主角设计为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儿子,形成人类社会的小小缩影,代表了可能不知道自己每天也在参与污染环境的普通人,这时旁白说道:“所以你们需要好好改善一下了。”并提出了四条加速环境污染的铁律:1.买两倍所需物品;2.任何东西都不要使用两次;3.每天都要浪费昨天的两倍;4.永远不要思考两次。本片将荒谬的人类行为与欢快歌曲相结合,达到一种嘲讽的效果,将病态的人类消费观和征服欲表现得淋漓尽致。
2.逆反心理到道德约束
从生态动画诞生至今,很多动画作者都致力于从正面传达自然的魅力和人类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巨大破坏,呼吁人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殊不知人类普遍都存在着逆反心理,会对反复出现的说教式信息从潜意识中产生抗拒。好的生态动画作品都不能是观者无法触及的高岭之花,其致力于生态意识传播的职责决定动画创作者在表达自身想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观看者的接受度。既然生态动画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我们就必须对社会人的观影心理进行研究揣摩。人类在衣食住行都无所担忧的情况下就有了娱乐消遣的需求,不同的娱乐方式如动画、电视剧、电影等都成为了他们的选项。生态动画要在各种形式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实现传播生态观的目标,就必须很好地把握动画的本质特点。例如动画比之其他更加彻底的假定性,动画能实现人类对于假定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中力不能及的事物的一切幻想。因此导演在《举手之劳害地球》中通过将现实里道德、法律不允许的行为进行极大限度地实现并夸大,通过观影带来的直观感受转化为内心的满足感,即满足人类从古至今征服自然的欲望、随意挥霍资源的畅快感等,与此同时,影片假意倡导的有悖常理的观念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反而增加了观者自主思考的可能性。
(二)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1.不可回收:绿色主义的对立面
绿色通常被认为与健康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有着自然、草木、生命力、和平等多种积极的喻义,将绿色引入生态主义概念中则成为人类环保目标的隐喻,象征着扩大绿化面积、抵制污染,强调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与“绿色”相关的物品定义以及行为定义,例如绿色食品、绿色住宅、绿色出行、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等。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的概念,包括实现绿色的目标——确保食品安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这一切都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但这并非表示人类已经可以让所有自然资源都为自身服务,并在大自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实正好相反,正是因为人类的所处地位与其他动物植物别无二致,同样是依靠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给养才得以生存,人类才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停止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破坏和掠夺。影片导演十分清楚地明白人类的狂妄自大和无尽欲望,他将部分人心底的声音化成实际的语言和画面表现了出来:工业化后人类造成的污染是农耕时代不可企及的,人们在污染的道路上不会止步不前;当制造业和生产业以外的人类无法直接参与污染进程时,可以选择消费任何想要的物品,无论是否需要,并且完全遵循“两倍原则”,坏了便抛弃,更有甚者将所有物品都当作一次性的,用完便抛弃。现实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也确实是存在的,它是由于经济、市场、心态、哲学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有扎实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传统西方哲学认为人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了解自然和征服自然,进而成为世界的主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类过度消费成为理所应当的行为。影片以“一起进行污染”为主旨,消费主义、浪费主义代替绿色消费成为宣传的重点,当身边的青山绿水、干净空气都随着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一起消失的时候,一家三口作为全人类的缩影,乘坐着象征发达工业的汽车一起走向了死亡。
2.物质循环:生于自然重归自然
正如无数次被提及到的观点一样,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直接的、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用语言表述出来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认识理解了这种联系。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在生态学范畴下讨论物质循环实际上就是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而人体是由自然界中基本的化学元素所组成,因此人类通过呼吸、摄取、代谢等也参与到了自然的物质循环中。生存所需要的空气、食物和水等经过人体内循环后将多余物质排出体外,再次回归到自然界中。人类过度消费产生的超出生态自愈能力的污染物质不会凭空消失,而是被大气循环带往了世界各地,一部分被植物、动物吸收,一部分滞留于空气和水中,再通过呼吸和进食被人类重新纳入体内。而当人消亡时,尸骨也会最终被分解,重归自然。这一物质守恒定律决定了人类生活无论产生了多少污染物,最终都会成为人类自身的负担。《举手之劳害地球》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工厂排放出的废气造成鸟儿的死亡,而因有毒废气死亡的鸟儿正好掉落在工厂附近正在烧烤的人面前成为他的食物,而就算远离工厂的其他人也同样可以通过食用污染食物享受到污染的“分红”并因此一命呜呼。大自然是公平的,人类不可能抱着侥幸心理就可以逃过污染的报复。
3.一体性:自然破坏与人类灭绝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核污染、食物污染等已经通过疾病暴发、生存环境恶化、引发大面积动植物死亡等形式向人类昭示了自己的威力,例如:1952年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伦敦上空连续四五天的烟雾弥漫,仅4天时间就导致了4000多人的死亡;19世纪4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的污染物结构遭到紫外线破坏,形成剧毒的光化学烟雾,造成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直线上升,甚至使得远离城市的松林也因此枯死;仅是大气污染造成的大范围灾害在20世纪就造成了无数人类死亡。除此之外还有水污染,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就是由于水体受到工业排放的汞污染而引起的;不得不提的还有核污染,1986年前苏联臭名昭著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事故发生三天后居民才开始撤离,可想而知受到的放射性污染极其严重,时至今日因此而丧生的不下数万人。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各国发生的大型灾害事件,经过政府和人民几十年的努力才得到了一定缓解和改善。但如此严重的污染事件并未截止于20世纪,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与20世纪中期其他国家同样的污染问题。在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频繁的极端天气出现,人类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无论自然以何种形态对人类作出报复,对全人类来说都会造成极大打击,造成人类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在我们奋力破坏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在为人类不远的将来挖掘坟墓。短片其中一个镜头讲述的是一家三口在度假过程中也不忘污染职责,他们骑着车在起伏的垃圾堆上愉快前行,从悬崖上与排放的废水一同坠入黑色大海;在石油海上乘坐快艇时,爸爸将没抽完的香烟扔进海里,大火席卷了一家人将之化为灰烬。黑色污水和黑色海水加上灰色天空暗示了严重污染的黑暗结局,在这个结局中人类与自然将同归于尽。
(三)自然保护的因果定律
1.人与自然的立场对调
人体可以看作是生态系统的缩影,如自然界的水循环推动其他物质循环一样,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将氧气、营养物质等送入各个内脏器官,维持身体机能。早期生态系统中的人类就如同人体中的有益细菌,帮助人体进行部分物质分解并有益于身体健康,工业化后的人类则成为了人体中的病原体,不断侵蚀人体器官、损害身体健康。而为了改善细菌感染的身体状况,人会通过吞服药物来杀死细菌,同理,大自然要净化在生态系统中如同细菌般的人类,于是发生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传染病蔓延等灾难来遏制人类数量增长。《举手之劳害地球》中的主角一家三口就如同是生态环境中的癌症细胞,不断侵害生态健康,污染后期的生态系统就如同晚期的癌症病人面临着死亡,一旦生态系统崩溃,其中的细胞——人类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如此转换视角有助于认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价值以及实际地位,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可以说对井然有序的自然发展是极大的阻碍。
2.破坏与保护的因果转换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因果定律,即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的原因和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起初,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维持生存是向自然索取的原因,而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丰富资源是人类索取的结果,反之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自然的慷慨给予才给人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但当人类具有一定应对自然的能力之后,为了能更高效地改造世界而不断研发新的生产工具,对自然的开发目标就从维持生存转化为了占有自然和掠夺资源。原本,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只是需求自然资源中的很小一部分,但随着生产工具愈来愈先进、科技不断进步、人类数量不断增加,精神需求超越基本物质需求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在保证生存条件的基础上要求自然为人类提供更高标准的娱乐和享受,这便成为人类理所当然破坏自然的原因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原因和结果是一种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通过资源开采、破坏自然得来的科技发展不仅是人类发展欲望的必然结果,也可以成为另一问题的原因。而已经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可以在目前的生态状况中成为更为有效的环境改善手段,从环境破坏的结果转化为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因。
二、海洋生态破坏与人性的体现:《回忆积木小屋》
如果说《举手之劳害地球》是一首狂躁的充满逆反心理的摇滚歌曲,那么《回忆积木小屋》就是一首平和而悲伤的怀旧歌曲。加藤久仁生导演的这部影片并没有被贴上环保动画的标签,但其通过一位老人为了拾回心爱的烟斗而引发的一系列昔日回忆,从个人情感的角度给观众带来有关生存的思考。在这里,本书将结合环境破坏来对这部影片进行阐释。
(一)个体的情感书写
1.倒叙:回忆积木小屋
影片采用了倒叙手法,首先将老人的生活现状呈现在片头,然后通过某种契机展开回忆。片头的老人独自生活在大海之中显得十分脆弱的小屋里,海水拍打着小屋,如同弹奏着动听的乐曲,在小屋中间钓鱼、一个人的烛光晚餐也衬托出老人似乎有几分悠闲自得。随后海水上涨,老人心爱的烟斗不小心落入水中。烟斗成为回忆的切入点,老人漫长的一生逐渐在观者眼前展现出来:弥留之际的老伴,夫妻俩安详的晚年生活,女儿结婚离开小屋,女儿带男友回家拜见父母,女儿出生长大,以及老夫妻初识相恋到共筑爱巢……每一层小屋都有着每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幸福回忆,这些回忆曾如同房屋被海水淹没般被时光掩埋,又如同洋葱般一层层剥开,散发出令人泪下的味道。这种倒叙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加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2.声画:眷恋与伤痛
《回忆积木小屋》的人物形象设计、场景画面风格和色彩搭配为故事叙述奠定了温情又寂寞的情感基调。全片没有一句对白,所有的情感冲突都是通过声画来演绎的,即从形象与声音两个比语言更直观的方式来撩动观者的神经。老人生活在被海水声环绕的小屋中,偶尔凝视旧照片出神,偶尔在屋中垂钓,抑或是独自享用晚餐,与其他小屋的主人一样过着孤单却又平淡宁静的生活。老人对家人的想念虽然可以被深埋在心底,但从未被时光抹去,随着回忆展开,过往与现实形成了强烈反差。当拾取烟斗的旅程开始,即回忆开始上演,导演用偏暖的黄色作为过往记忆的主色调,身着潜水服的老人所处现实则以蓝色来表达,镜头在温馨回忆与冰冷现实间来回切换,通过暖色画面与冷色画面的对比,给观众带来更深刻的情感共鸣。每一次转场都是由现实与回忆共通的物品作为连接点,增强了叙事的连贯性,也为画面增添了趣味性。每一层的回忆与现实都用温馨动人的音乐串联起来,直至回忆到达故事的原点,音乐戛然而止,只留下小屋底层伸出手欲与回忆中妻子碰杯又突然意识到只剩自己而缩回手的老人,陪伴他的只有呼气产生的气泡咕噜声,再无其他。由此凸显出了隐藏在老人心中的思念和悲痛,刺激了观者的泪腺。下潜至小屋的每一层所勾起的回忆都是美好而动人的,但所有回忆显现在脑海中以后与现实的孤寂产生了更加鲜明的对比。
(二)灾难后的人类困境
1.被侵蚀的个体生活
与普通人的一生有所不同,《回忆积木小屋》里主人公经历的一生伴随着海洋气候的变化,海平面上涨似乎成为了主人公生命历程的催化剂,他的妻子、女儿、女婿以及他生命过往的点点滴滴,都在上升的海水催促下一层层被淹没侵蚀,积木般的小屋既是实指居所。又象征着埋藏的回忆和经过的岁月,搭建小屋、被海水淹没然后再新建,主人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抛弃从前的居所重新搭盖新居。人类无法从自然环境独立出来,气候变化、生态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对每一个独立个体都是巨大的。试想,现实生活中生态继续恶化所带来的后果都将由每一个地球人来承担,个体的人生轨迹受到环境的极大影响,这与人类从诞生以来所追求的自由之路并不契合。
2.被淹没的地域文明
2001年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失败,国民将逐步撤离,举国迁往新西兰;2008年马尔代夫由于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也开始计划为国民购买土地,或将成为下一个举国搬迁的国家。受到严重威胁的还有水城威尼斯,美国夏威夷群岛、瓦努阿图等众多岛屿。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所处地域密不可分,一片土地被淹没时随之消失的就是在这儿生根发芽延续千年的独特文明。除此之外,当地的生态系统、动植物多样性也将遭受灭顶之灾。
中国大部分土地都位于内陆,国土面积宏大,位于海上的土地相对较少,受到海平面上涨的影响相对各个岛国来说更容易被其他更突出的环境问题所掩盖。但据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将沉入海底,内陆地区则将因受到海水内侵而引发农业减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将对国民生存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海平面上升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灾害的影响不仅会对国家造成重大打击,而对于个人而言,可能会如同《回忆积木小屋》中的主角一样,扎根的土地逐渐被淹没,被海水的上涨催促着不断远离与周遭紧密联系着的陆地,形成一座座海洋中的孤塔,人与人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也因此被隔绝;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孕育生根的土地被深埋海底,如今的人类文明也会如同历史上的其他文明一般逐渐被海水侵蚀消失。
3.自食环境破坏恶果
环境破坏并非一人所为,也并非一日所得,是几百年间人类野心膨胀、工业飞速发展日积月累而来。从个人角度出发,《回忆积木小屋》描述了社会中个体的生活在受到环境恶化影响后生出的悲凉。观者仅从该片画面表达和故事叙述中无法看出个体行为与环境破坏的联系,但此间的联系正如何怀宏在《瓦尔登湖》的代序中形容梭罗一样:“他生活得像一棵树……这树又不是孤独的、寂寞的、与世隔绝的。它与世界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它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的。”个体如同大树,环境就是大树生根发芽的土地,因此我们其实可以从中看出现代社会个人和整体、个人行为与环境破坏的重要联系,在人类生活的周遭,水资源的浪费、电力的挥霍、空调的肆意使用、塑料制品的随处抛弃等个人行为实际上都成为了集体对自然做出破坏行为的重要“贡献”。因此假如世界被海洋侵蚀,同片中的孤独老人一样有幸存活下来的人们虽然幸运,但又十分可怜,虽然可怜,但也是个体行为导致的集体行为而衍生出的必然后果,令观者产生对孤苦的同情之时,也迫使观者进行自我审视。
(三)步入新的人类文明
1.窥见未来
近年来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都涉及到了对世界末日的思考,例如根据玛雅预言创作而来的灾难电影《2012》,该片讲述了由于人类掠夺自然资源和长期破坏环境造成的地球生态系统失衡,导致在2012年12月21日发生了危及全人类生存的巨大灾难。在此之前,被部分人类深信不疑的世界末日论带着导演对生态环境的反思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现在了观众眼前,我们可以从电影所表现出的末日景象中窥见生态继续恶化将引发的灾难,且不论逐年升高的气温、逐渐扩大的沙漠面积和每年旱涝灾害的延长,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大范围灾害其实离现实生活也并不遥远。与灾难电影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不同,短片《回忆积木小屋》更加突出对灾难后幸存者个人情感的表述,但无论是《2012》的末日,还是《回忆积木小屋》中海中小屋逐渐被吞噬的情节,都暂时还未真切发生,人类仍然可以沿着原本的发展轨道继续向前行驶。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会任由人类继续肆意开发破坏,人类应该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重构正确的生态观念,迎来人与自然的和谐转变。正如从另一角度解读的玛雅预言所说,人类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将迎来精神与意识方面的转变,生态文明将替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领航灯塔。
2.人类的答复
海平面上升仅仅是众多环境恶化现象的之一,《回忆积木小屋》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末日的一种假想,孤独却充满诗意。但人类因何种灾难而面临灭亡并不能由我们所决定,试想如果人类将来面对的是像庞贝人一样的境况,被喷发的岩浆一夜覆灭,从世界上彻底消失,或者被特大海啸席卷吞没从此绝迹,无论是哪种情形都不如缓慢上涨的海平面还给予人类苟且偷生的机会,留给我们对回忆的念想。今天的人类既然已经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必须在这个无法忽视的大前提下及时对生态对我们的诘问作出相应答复,是任由非理性的欲望控制人类继续污染,忽视自然的反馈,还是由使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理性一面决定转变观念、采取行动争取最后的机会,这是人类能够自己决定的问题。尽管极端天气和恶劣灾害数十年来频次不断增加,但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人类必须克服目光短浅、视野狭隘,只顾眼前利益的毛病,同时要正确认识人类面对自然的行为,例如工业化也并非十恶不赦的恶魔,它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给环境带来破坏,另一方面也给人类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生态改善手段。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前世界的实际情况,明辨工业化对生态环境消极或积极的影响,走一条生态自由的道路。包容万物的生态系统暂且给予了人类喘息的机会,人类采取的应对行为将决定是在多年之后迎来世界末日,还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繁荣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