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组织
做好企业财务管理,顺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合理有效地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包括确定财务管理主体,设立财务管理机构,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确定财务管理环节等。
一、财务管理主体
(一)财务管理主体及特点
财务管理主体简称财务主体,是指能自主组织财务活动并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单位。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 财务主体是拥有独立资本金的单位
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金是从事财务活动的基本前提。作为财务主体,可以是经济实体,也可以是非经济实体,但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独立的资本金,而且这些资本金供其长期占用,自主支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正常的财务活动,并能在财务活动中拥有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资本。
2. 财务主体享有自主理财权力
享有自主理财权力是合理组织财务活动的重要保证。自主理财权力包括筹资权、投资权和收益分配权,作为财务主体,只有享有了自主的理财权力,才能在资金的筹集、投资、使用、收回和分配等一系列的行为过程中,切实发挥主人翁精神,真正做到自主理财,独立经营,保证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
3. 财务主体必须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财务主体享有相应的权力,就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它是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体。作为财务主体,它必须规范自身的财务行为,独立地承担起上缴税金、支付货款、偿还债务、支付工资、承担亏损和分配收益等责任,不能承担经济责任,就不能成为财务主体。
(二)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按组织形式不同主要有独资、合伙和公司三种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其财务管理主体也不一样。
当企业采取独资形式时,其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是合二为一的;当企业采取合伙形式时,其所有者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合伙人群体,但其经营则主要由身为合伙人之一的个人组织,其重要经营决策则由合伙人共同进行,因此,合伙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也基本是合二为一的。在独资和合伙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的合二为一,内含于经营权中的财务管理的主体也是不可分的,即独资和合伙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既是所有权主体,又是经营权主体,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在以公司为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里,所有权与经营权是高度分离的。相应地,其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也是分离的,从而使公司财务管理权也相应分离。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被分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两个方面,由此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双重化。企业所有者基于保护其权益不受损失和追求资本增值的需要,一般要参与和作出有关所有者权益或资本权益变动的财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企业经营者基于履行管理职责和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需要,应当对企业日常的财务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形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法人地位得以确立,企业运用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财务管理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更具备了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条件,使得企业的财务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加强。
二、财务管理机构
财务管理机构是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实施财务管理的机构。它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组织保证和重要条件。设置财务管理机构,既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又要与企业经营规模相适应。目前,我国财务管理机构常见的组织形式有:1. 以会计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机构
即采取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将会计与财务合二为一,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种职能。在该机构内部,以会计核算职能为轴心来划分内部职责,如在内部设立存货、固定资产、结算、出纳、成本、报表等部门,有的也单设财务部门。这种管理机构一般适合中、小企业。
2. 与会计机构并行的财务管理机构
即采取财务与会计分开设立的组织形式,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实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的分离。两个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财务管理职能由独立于会计核算职能之外的财务管理机构进行,它专司筹资、投资和分配或者组织资金运动之职。在该机构内部,以财务管理职能或财务活动为轴心来划分内部职责。这种财务管理机构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
3. 公司型财务管理机构
这种机构的特点是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法人,独立对外从事各种财务活动,而且在公司内部除了从事财务活动的业务部门外,还设立作为一般公司所需要的行政部门。这种财务管理机构通常称为财务公司,一般设立于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内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的整体财务管理和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协调,各成员企业各自进行自身的日常财务管理。
三、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财务行为,实施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定。它是由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分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在内的制度构成的一个分层、有序的体系,是财务主体和财务人员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规范。
1. 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财务通则是整个财务制度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从事财务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是进行财务管理、制定具体财务制度的法规依据。
2. 分行业财务制度
分行业财务制度是在企业财务通则的统率下,根据各行业经营业务特点和特定的管理要求制定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财务制度,具体包括工业、运输、商品流通、邮电、金融、旅游与饮食服务、农业、对外经济合作、施工与房地产开发、电影与新闻出版等十个行业,是企业财务通则的进一步具体化。
3.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是由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除应遵守国家统一财务制度外,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还应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如内部控制、资金管理、存货管理、费用管理、利润管理等制度,使企业内部重要的财务活动都有规可循。
四、财务管理环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程序,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五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本环节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测算各种生产经营方案的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通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预算提供服务。
财务预测的内容涉及企业资本或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包括企业资金规模预测、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流动资产需要量预测、成本费用预测、收益及分配预测等。财务预测环节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明确预测目标;② 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③ 建立预测模型;④ 确定预测结果。
(二)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基础,财务决策又是财务预算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决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财务决策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等,筹资决策主要解决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企业所需资金并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问题,包括确定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与时间、资本结构关系等;投资决策主要解决投资对象、投资数量、投资时间、投资方式和结构优化等问题;股利决策主要解决股利合理分配问题,包括确定分配政策、股利支付比率、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财务决策环节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确定决策目标;② 提出备选方案;③ 选择最优方案。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预算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定主要的计划指标并运用价值指标进行综合反映的一种工作过程。财务预算是以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和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编制的,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所确定的经营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控制财务收支活动、分析生产经营成果的依据,是落实企业奋斗目标和保证措施的必要环节。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财务预算的编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② 协调财务能力,组织综合平衡;③ 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
(四)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依据财务计划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以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全面实现的过程。在企业控制中,财务控制是一种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控制,也是财务管理经常性的工作。实行财务控制是贯彻财务制度,落实财务预算任务,保证预算任务实现的关键环节。财务控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任务;② 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③ 分析执行情况,做好考核奖惩。
(五)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报表信息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工作过程。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各项财务预算和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性,不断改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同的利益主体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因而分析的目的也就不尽相同,各自分析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但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赢利能力、积累发展能力等。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是:① 收集资料,掌握信息;② 指标对比,作出评价;③ 分析原因,明确责任;④ 提出措施,改进工作。
上述财务管理过程所经历的五个基本环节,也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时所运用的五种方法,其中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内容和方法运用贯穿于构成财务管理内容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各章节的内容之中,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将在后面通过专章进行讲述和说明,至于财务预算,本教材不做专门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