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帮助孩子适应小学过渡阶段》: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
案例
优优今年9岁,上三年级,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被老师公认为“问题学生”。为什么优优会被贴上这些标签呢?原来,优优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抢着回答问题、无视课堂纪律、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下课捉弄同学、玩游戏输了就会发脾气……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优优,他每天在学校不是被老师当众批评,就是被同学冷落疏远。
优优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爸爸妈妈跟优优商定的规则在爷爷奶奶那里经常被打破,时间久了,优优便开始我行我素、无视规则。每天放学回家丢下书包就跑出去玩,经常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和小伙伴闹得不欢而散。回家后,看到优优不高兴,爷爷奶奶又总是给优优好吃的来哄他。爸爸妈妈多次批评教育优优,优优没有任何改变,这让父母忧心忡忡,长大后要还是这样麻烦可就大了。
解析
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家长的反应一般有两种,要么像优优的爸爸妈妈这样严厉批评,要么像优优的爷爷奶奶这样包庇纵容。其实,这两种反应都忽视了孩子本身的发展需要。
像优优这样在祖辈的宠溺下成长且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并不少见。不是说祖辈和父辈在教养孩子上的差异一定会带来孩子规则意识的淡薄,而是需要祖辈和父辈一起反思,孩子为什么不遵守规则呢?
首先,家长对规则的认识不一致,对于制定的规则没有达成共识,在执行规则时就会有偏差,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以致不遵守规则。
其次,对于违背规则的应对措施不明确,认为批评教育就可以让规则起到约束孩子行为的作用。
再次,规则的制定忽视了孩子的发展特点,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无意记忆占优势,规则制定后孩子不一定能完全记住,有时口头制定规则也会造成难以遵守的局面。
最后,规则的执行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无限让步,让孩子掌握了控制权;另一种是严格执行,让孩子认为自己对生活没有决定权。
家教指导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社会人,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对孩子来说,也需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一)规则的制定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规则的制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发展特点,不制定孩子做不到的规则。如果规则的要求过高,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带来恶性循环,导致更多的行为问题出现。例如,规则可以是“做作业和看书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眼睛与作业本或书本保持一尺距离,同时要记住:是视线向下,脖子不要向下”,但可以允许孩子每20分钟休息一会儿,如果要求以正确的姿势专注一个小时,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的。此外,为避免孩子记不住,规则制定好后,可以写下来放在醒目的位置,起到提醒的作用。
(二)规则的制定要有具体的内容
不同的抚养者所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的背景不同,对同一个规则的理解也不同。制定的规则要在家庭成员间达成共识,就需要有具体的内容,要对规则进行详细的解释。只有一致的、详细的、具体的规则,家庭成员才能准确理解,孩子才能有效执行。例如:要求孩子“承担家务”不具体,但要求“每周至少扫一次地、洗一次碗、洗一件衣服”就很具体。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执行规则
规则制定好之后,家长首先要遵守规则。孩子最容易也最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家长的行为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家长以身作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规则是“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如果家长本身没有随便乱扔东西的习惯,孩子也会知道把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不会乱丢乱放;如果家长有随手丢东西的习惯,孩子可能也会乱丢乱放,最终家里一片狼藉。
(四)要让孩子知道执行规则的原因
在规则执行的过程中,要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解释规则,激发孩子去思考家长要求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孩子明白规则制定的缘由之后,才能认同规则,进而更好地遵守规则。比如,要求孩子“吃饭不挑食,既要吃肉,也要吃蔬菜和水果”。如果孩子问“为什么我不能只吃肉”,可以引导孩子:“如果只吃肉的话,就主要为身体补充了蛋白质,但我们身体的发育不仅仅需要蛋白质,还需要蔬菜和水果里的膳食纤维帮助我们消化、吸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五)规则的执行要考虑特殊情况
通常情况下,家长制定规则后,往往想要立马看到效果。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还不成熟,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多一些耐心,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孩子去遵守规则,既不能无限让步,也不能过于严苛。家长要灵活执行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尊重孩子的感受,做到温柔而坚定。比如,客人来家里,给孩子带了糖作为礼物,本来家长是要求孩子不吃糖或少吃糖的,这时可以跟孩子说:“这次是叔叔阿姨的一片心意,可以收下少吃一点。”
(六)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可以抽空和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帮助孩子体验和理解规则,并了解在规则被打破时可以怎么做。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玩“城市道路”类的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停放位置,通过示范,帮助孩子明确规则。当孩子熟悉规则之后,家长将交通工具放在错误的位置,同时观察孩子能否发现这一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如果发现了,就进一步询问孩子如果规则被破坏了应该怎么办。重要的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启发孩子认识到遵守家庭规则和学校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尽快适应小学三四年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