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换藩已成,改封滇王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善长促狭:“燕王,不会食言而肥吧?”
他早就知道马皇后派人出来寻朱棣。
朱棣急病乱投医,愿意和他做利益交易。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别以为李善长是什么世外高人,这家伙纯是无利不起早的小人。
刘伯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少偷他零食吃!
“李叔,俺认。”
“但你想让俺办的事,条件提高了!”
朱棣瞟了眼李祺:“不然,大姐夫可遭殃喽。”
“谢李叔款待,俺先行告辞,改日请李叔到府吃猪肉!”
李善长拢须大笑,对朱棣的威胁不放在心上:
“申国公府的事,就麻烦殿下了。”
入京后,连让太子吃瘪的燕王,居然折在他李善长手中。
姜还是老的辣。
朱棣恨恨入宫,早知道他娘会找他,他才不轻易答应李善长呢。
罢了,先放过这老倌儿。
等老子从宫中出来,看咋把你韩国公府搅翻天。
朱棣入宫时,居然和李景隆擦肩而过。
“陛下!”李景隆给他留两个字。
坏了!
老头子要下圣旨!
圣旨一下,换藩之事必成。
哪怕母后斡旋。
怕是也难以改变结局。
“几时了?”
“回燕王殿下,刚到酉时二刻。”张姑姑回禀道。
酉时三刻,六点钟整,宫门落钥。
就是说,老朱换藩圣旨已经书写完成,只待发出。
他必须在十五分钟内。
说服马皇后,制止老朱。
不许圣旨发出去!
朱棣拔腿就跑。
“怎么还跟小时候那般皮啊?”张姑姑已经老了,脚步跟不上朱棣呀。
朱棣在前面跑,一群宫女太监在后面追。
闹得皇宫鸡飞狗跳。
进入坤宁宫,朱棣大喊大叫:“娘,俺想您了!”
“皮猴子,大老远就听见你了!”马皇后笑盈盈迎过来。
一把环住朱棣的肩膀,哈哈大笑:“你咋还跟小孩似的?”
“你小时候就爱往娘怀里撞,把娘撞翻了,你就哈哈大笑。”
“气得你爹要揍你,你看见他就哭。”
“那时候你还不会说话呢。”
马皇后轻轻给儿子擦擦汗:“娘吩咐厨房做了新菜,陪娘喝一杯?”
明初皇宫,非但不奢侈,还节俭的可怕。
帝后的饭桌上,经常出现剩饭剩菜。
一些好的,舍不得赐给宫人吃。
隔天热好,照常端桌子上吃。
马皇后张罗一桌子新菜,说明前几天她把剩菜吃干净了。
这才准备新菜,特意准备给朱棣吃的。
母爱都体现在细节上。
“娘,吃不上了!”
“那老头子太损了,不让俺见您!”
朱棣先扎针老朱:“他要给俺换藩,换去云南。”
“俺不愿意,他就把俺禁足,更不让俺入宫见您。”
“方才俺在韩国公府,和李叔喝酒叙旧。”
“听他说老头子已经拟定圣旨,就要颁布了!”
他不能暴露李景隆。
李善长是最好的背锅侠。
吧嗒!
马皇后搂着朱棣的手垂下:“啥意思?你慢慢跟娘说一遍!”
“什么换藩?什么去云南?”
听到云南,马皇后心里咯噔一下。
那地方她知道,全是原始森林,气温酷热,毒瘴遍地,自古以来便是蛮荒之地。
老四去了,万一生病了咋办?
他又是个不安分的,愿意养猪,万一得了猪瘟,可如何是好?
可她和老朱生活半辈子了。
她最了解朱元璋了,这件事绝非出自他的手。
是标儿!
是标儿容不下亲兄弟,所以朱重八才出以下策,让老四去云南,保老四性命。
可,云南那地方,老四能活吗?
朱棣不敢打扰马皇后思路。
心里不得不佩服,他娘若非女儿身,定鼎天下的未必是老朱。
马皇后最可怕的是,冷静。
越遇见大事,她越冷静,越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她这一特性,被老朱学走了。
“老四,你不想去?”
马皇后看向朱棣,多么希望朱棣点头呀。
你点头,就能避免兄弟相残呀。
纵然心里对朱标万分失望。
但朱标的地位,不能动摇。
只能苦一苦老四了。
“俺不愿去。”
朱棣知道,他的回答,也会让娘亲失望。
“娘,孩儿小时候就怕热。”
“儿时在京师,到了夏天,孩儿无精打采的。”
“云南比这里热的多,孩儿受不了啊!”
朱棣跪在地上,泪水涟涟:“还有,云南山高路远。”
“来回路程就要走一年之久。”
“孩儿在北平,快些七日抵京,慢则半月。”
“娘,孩儿想您的时候咋办啊?”
“还有,北平是孩儿的心血啊。”
朱棣没有隐瞒:
“孩儿在北平有个巨大的养殖场。”
“俺用三年建成的,吸纳近万户,专业人员上千人。”
“如果搬去云南,能活着去几个?”
“淮北为枳淮南为橘,家禽去了云南,能否适应环境呀,这些都是未知数。”
朱棣斩钉截铁:
“孩儿断不去云南的。”
“大不了在京师混日子。”
“老头子磨刀霍霍,手中刚要缺了把刀,俺去当刀,就是不去云南。”
马皇后讶然,老四的养殖场办这么大?
“养马吗?”马皇后切中要害。
“暂时没养,但三年内,就会提上日程。”
朱棣并不隐瞒:“俺已经派出商队,四处采购马种了。”
马皇后看了眼儿子,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
养家禽也就罢了,能养马吗?
难怪标儿心怀芥蒂。
你养猪,若变成生意,获利亿万。
有钱就有兵。
北面荒凉无比,缺人口不缺土地。
用心治理十年,自然人丰粮足。
粮食也来了。
到时候你振臂一呼,有钱有粮有兵,标儿能不怕吗?
更可怕的是,你还要养马!
有钱有粮有马有人,就缺铁了。
造反五件套齐全了。
谁还敢留你在北平?
“老四,去云南吧。”马皇后帮朱棣擦眼泪。
“娘!”
“去云南吧。”
马皇后柔声道:“在云南做什么都行,养猪养马都行。”
“你啥时候想娘,就回来住一年半载的。”
“高炽、高煦年纪小,就留在宫中,为娘亲自给你养。”
“你怕热就少穿一点。”
“为娘做主,多给你建造几座冰库。”
“保证你夏季用冰充足,如何?”
马皇后疼爱朱棣,
但江山传承不能出错。
朱标这招着实伤了她的心,她最多疏远朱标,却不会怪罪朱标。
朱标已经变成了一个合格的皇帝了。
她很欣慰,却也心痛。
对朱棣,只能在生活上多偏爱一些了。
这就是皇族。
她也无奈。
“儿子知道了。”
在马皇后的抚摸下,朱棣却觉得全身冰凉。
母爱依旧炽烈,他却感到刻骨的寒冷。
换藩计划,打乱他的布局。
他以为找到母后,母后就能为他做主,允许他不去云南。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马皇后也是老朱那样的人。
她看得更加透彻,朱棣是爱子,但朱标是长子啊。
更是太子,皇位继承人。
江山传承,远比血脉亲情更重要。
就如朱棣敢争位,老朱会第一个杀了他。
马皇后对他的偏爱,更多的是补偿。
“老四,侧妃纳两个吧,为娘给你做主。”
马皇后也气朱标。
为什么就容不下亲弟弟呢?
“娘,赵家、俞家的闺女肯定不行。”
朱棣先堵上这窟窿,省着再被朱标做文章。
既然换藩已成定局。
那就顺之任之,他可不敢给马皇后摆脸色看。
没娘护着,老朱那关可过不去。
“成,你挑,娘给你定!”马皇后满意朱棣的态度。
明明万分不愿意去。
只因她这做娘的一句话,老四就能强忍着所有不快,答应去继藩。
这让她内心更加愧疚了,给儿子纳两个侧妃怎的了!
还都从淮西勋贵当中挑!
甭管什么大山头小山头,挑!
老娘做主!
朱棣退让到这个份上,他日朱标还对他动手,老娘在九泉之下也爬出来,带走朱标!
“谢谢娘。”朱棣又开心起来。
马皇后幽幽一叹,可怜咱的儿啊,这般听话懂事,为啥要生在皇家?
母子俩开席吃饭,席间马皇后笑声不断。
马皇后喝了点西瓜酒,答应朱棣,酌轻处置申国公府,便早早安枕。
倒是朱棣,辗转反侧。
琢磨这件事,还有没有转机?
昨日席间,李善长态度意味深长。
朱棣反复琢磨,琢磨出一层深意来。
魏晋隋唐时期,谁最支持世家制?
诸王!
没错,皇帝不可能管理整个天下,又不愿放权给世家,那么叔伯兄弟就成为最可靠的政治盟友。
反过来,诸王和世家看似在抢一块权力。
实际上,没了世家,诸王也就成了猪。
宋朝以后,诸王权柄暴跌。
可见一斑。
再看现在。
李善长想建立世家,最大的敌人就是皇帝。
那时朱标登基。
诸王最大的敌人,就是皇帝。
朱标想打世家,就得靠诸王的力量;
而朱标想遏制诸王力量,就得用世家。
三方看似制衡。
实则诸王和世家利益一致。
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朱棣不得不佩服李善长的谋略。
没给他朱棣一点好处,就把他朱棣拉到李善长阵营中去了。
当初朱棣万分抗拒,走到朱标对立面上去。
可如今,朱棣理所当然地和李善长站在一起。
是朱标硬推过去的。
“这老东西,把人算骨头里去了!”
“从太孙案时,他估计就算到这一步了吧!”
“俺早就在他的计划中,是大哥的对手,是世家的垫脚石!”
朱棣恼怒。
从他入京开始,就当棋子。
越摆脱,就陷得越深。
他这个位置太尴尬,不上不下。
“大哥这么逼俺,为啥呢?”
朱棣真想不通。
以朱标的智商,一定知道李善长在做什么。
他为什么还要逼俺,把案推到李善长阵营去呢?
他是太子位坐得太稳了?
想挑战点刺激的?
朱棣搞不懂朱标的算计。
既然换藩已成定局,只能被动接受。
当务之急,是如何保全北平的实力?
既然现在回不去了,就得把北平的东西,该封存的封存,该毁掉的毁掉。
想了一夜,他没丝毫困意。
第二天,老朱下圣旨,派朱棣去云南镇守,改朱棣燕王为滇王,年底继藩。
圣旨一出,朝野沸腾。
不少文官劝谏皇帝,漠北才是心腹大患,燕王不能擅动。
朱棣听完还挺感动。
可李善长反驳他们,说云南以南,乃稻米丰盛之地,大明志在必得,派一强藩镇守,以做用兵之基,有何不可?
吗的,老李这狗东西。
老朱给他埋了,他跑上坟头蹦几下,踩实诚了,生怕他从棺材里爬出来似的。
他还得捏着鼻子跟老李周旋。
这老头子,把他算到骨头里去了。
那俺就折磨你儿子!
朱棣憋着一腔怒火出宫,路上碰见老八。
这家伙阴沉着脸,跟谁欠他钱似的,看见朱棣也不行礼,擦肩而过。
朱棣气得想抽他。
老八从小就不跟他们亲。
跟他亲哥哥老七也不亲。
可能被他们的老娘达定妃教歪了。
这个时辰,李善长刚下朝。
正在都察院打盹呢。
朱棣忽然出现,趴在他耳边大叫一声。
把老头吓得滚落到地上。
见是朱棣恶作剧,气得牙痒痒:“你懂不懂点尊老爱幼?”
“老子多大岁数了,你这么吓唬咱!”
“咱这就进宫,找你爹评评理去!”
李善长气得须发贲张,白胡子一抖一抖的,看着就好玩。
朱棣忍俊不禁:“李叔,您打一辈子仗,没落下马过吧?”
“俺帮你开包了,从凳子上滚下来,可乐死俺了!”
你他吗正经吗?
老子六十多岁了,你给老子开包,啥玩意啊!
都察院官员想笑,不敢笑。
李善长处置公务严谨,眼里不揉沙子,却苦了这群前朝官吏了。
一个个心里叫苦连天,敢怒不敢言。
吃到李善长的瓜,能不开心吗?
“李叔别动怒,气大伤身!”
“俺以后天天中午都来寻你,天天跟你玩。”
朱棣更坏,拄着李善长双肩,不让他起来。
导致不少同僚,伸脖子过来瞧,就看他李善长的笑话。
“燕王……哦,滇王开心就好。”
李善长也是狠人,索性不起来了,靠着椅子坐着:
“愿意看就都来看吧。”
“咱一个糟老头子,摔个腚墩儿,有啥磕碜的?”
“你们到了咱这个年纪,说不定拉尿都在床上,还不如咱呢!”
李善长大声嚷嚷,丝毫不觉得丢脸。
朱棣没办法,要把李善长扶起来。
“别,千万别!”
李善长也是个混不吝,躺在地上:“咱俩就这样聊,咱觉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