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操作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问题3 对刚收进来的低功能孤独症孩子,如何使他们打开自闭?

有一个孩子属于低功能孤独症,2岁多来的,头型出现“菠萝状的凹坑”,凹坑也比较深(估计是由从小不当的教养所导致)。从家长发来的视频可以看到,家长在家里训练他吹东西,但是吹东西不是这个孩子目前的强项。因为家长执意要“提高”孩子吹的能力,又不知道适当的训练方法,所以往往训练过度了,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不断地使孩子形成挫败感。孩子心里很委屈,感受的是:“你让我吹,我不行,你还让我吹,我永远也吹不好……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最后孩子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让家长“没罐子可摔”,更别说“破罐子破摔”了。

正因为如此,对待刚收进来的孤独症孩子,不论是“高功能”还是“低功能”,我们对家长做工作的一个共性就是“做减法”。而对低功能的一个特殊、针对性的做法就是,把“无聊的陪伴”变成“耐心的发现式陪伴”。要求家长努力做到变“无聊”为“有聊”,在每一步共同的活动中甘当绿叶,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愉悦感,使孩子的“无聊的动作”变成“有趣味的活动和动作”,使孩子感到“我这样一个非常小的举动,竟然得到大人那么大的肯定啊”——这种甘当绿叶去陪伴和发现的举动,我们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往往做得比较到位。首先,要让孩子感受温暖。老师的陪伴让孩子感到老师在与自己“同频”——“我觉得有兴趣的,老师也觉得有兴趣,令我高兴的事情,老师也感到高兴”,这样就刺激孩子相对容易产生多巴胺——内驱力,使孩子自己启动追求更大的愉悦感和再次寻求“同频互动”的欲望。这种愉悦感是出自孩子的内驱力,老师要和孩子同步,孩子就会觉得当前做的活动“有趣味”。对于低功能孩子,能不能产生愉悦感是一道“坎儿”,当把外在的刺激变成孩子的内在需求时,孩子就产生了变化的驱动力。我们说的刺激量小,不是指外在的刺激量小,而是孩子自身关闭、限制了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我们做的就是把被动的外来刺激变成孩子的主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