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我有等价天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盐商心里苦

面对崇祯皇帝的税警总团,一众盐商的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打死他们吧,那是宗子,杀了相当于造反。

不打死他们吧,大运河和盐业的利润就要被崇祯皇帝夺走了!

这些急疯了的盐商赶忙给崇祯皇帝递话:盐税也不是不能涨一涨,比方说,可以从每年一百多万两增长到每年四五百万两。

崇祯皇帝都懒得搭理他们,每年四五百万两?

打发叫花子呢?

这点钱够干死满清吗?

不够啊!

洪承畴和沈延扬他们准备给崇祯皇帝交纳每年四千万石粮食和一千万两白银的税款,比这些该死的奸商大方多了。

因为他们瓜分的,是别人的利益。

崽卖爷田,当然不心疼了!

毕竟他们跟着崇祯皇帝才能每年赚几千万两,不跟着崇祯皇帝,他们一文钱都赚不到,当然要和盐商们斗到底了!

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你死我活的根本斗争!

是要流血牺牲,死上几十万人的!

因为徽帮盐总他们背后是东林、复社,而且东林、复社的士大夫手中也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所以他们的实力不弱的!

后世传说商人和东林如何如何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会用大把银子养着东林党当他们的保护伞。

比如郑芝龙虽然也给钱谦益上贡,但是老郑并不太依赖东林党。

老郑的富贵是用水军打出来的!

在如今东亚的海面上,除了西洋人外,还没有谁敢说能和老郑掰一下手腕。

可是那帮淮扬盐商是没有实力的,而且他们的买卖其实也没啥难度。

还不如江南那些丝绸商人和景德镇的瓷器商人呢!

人家毕竟能让西洋人、日本人把一船船白银送上来。

而且丝绸和瓷器也不垄断,也不是必需品,竞争还是蛮激烈的。

而食盐就不一样了,食盐是垄断经营的必需品!

而且加工成本很低,盐商也不是灶户,他们自己不加工食盐,其实就是一群包税商人。

而当包税商人不能向发包的朝廷缴纳足够数量的税收的时候,崇祯皇帝还要他们干什么?

没有把他们这些奸商统统拉去处死已经是大发慈悲了!

而如今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是徐达的子孙,不是两公府的嫡系,而是魏国府的旁支,所以当不了国公,但还是捞到了一个指挥使的差事,而且还是比较有油水的扬州卫指挥使。

扬州是盐业重镇,两淮盐运司就设在扬州,八大盐总也常住扬州。

所以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也少不了要插手盐业,他一方面是魏国府在扬州的代理人——代表魏国府向扬州八大盐总收保护费,而且还参与四个老西盐总的生意,魏国府可拿着这四家的暗股!

除了徐永基之外,南都有头有脸的勋贵,几乎都会在仪真守备所管辖的扬州卫、淮安卫、高邮卫等淮扬诸卫中插一脚,以便他们插手两淮盐业。

这些个卫所都有缉查私盐的权力,控制了这几个卫所,就等于扼住了扬州盐商们的咽喉!

除了仪真守备系统外,还有一个南京操江水师也有缉查私盐的权力,这个水师同样是南京勋贵插手盐务的工具。

明朝的皇帝大概也知道盐业上的猫腻太多,所以就想用多方监管的办法反腐。

于是南京勋贵可以通过仪真守备之下的卫所和操江水师插手,文官们可以通过两淮盐运司、巡盐御史、巡江御史、扬州知府等等插手盐务。

而来自内廷的南京守备太监、淮安镇守太监,同样可以插手扬州盐务。

于是所有插手盐务的勋贵、官员、太监,就都要分上一份了。

分钱的人太多,庇护私盐的人也太多,所以能交给朝廷的盐税也就少得可怜了。

而勋贵、文官、太监这三方,在扬州的勾心斗角,也就主要围绕盐利展开。

在明面上掌握淮扬盐业的八大盐总,也就渐渐变成了这三方力量的白手套。

现在崇祯皇帝根本看不上这群废物,于是就把他们统统给废了。

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所以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这段时间都快急疯了!

之前也不是没有不开眼的人动手,只是跟着税警总团南下的,还又黄得功率领的一万天子近卫军。

那些动手之人,九族已经被灭了。

扬州卫指挥使徐永基怎么会不知道黄得功这是在向自己示威?

为了盐业把魏国公全族给杀了不至于,但是干死他全家肯定是没问题的!

都打死宗子了,说他们不想造反,有人会相信吗?

与其相信这个,不如相信毒死皇帝的董卓是汉室忠臣!

......

扬州北郊,江园。

在扬州徽帮盐商四大总商之首的王万春的书房之内,几人如木鸡一般呆坐。

今年五十多岁,有儒商才子之称王万春王大才子,今儿连丽春院那个吟诗作赋,琴棋书画都一等一的清倌人韦春花都不想去会了,只是召集了门客在书房里面,拿着一份令旨抄件,翻来覆去的仔细看着,也不知看了多久,就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屋子里面静悄悄的,只能听见王大才子唉声叹气的声音。

到了最后,王万春更是长叹一声,将令旨抄件轻轻摆放在跟前的书桌上,苦笑道:“这哪里是要废止盐法、裁撤盐政......分明是想要老夫这样的盐业总商的命啊......盐业大利,牵扯太广,方方面面都要分肥,老夫这样的总商只是看着风光,其实没有多少家底的......”

“......一旦盐法废除,盐政裁撤,老夫就不能替方方面面的人赚钱了!到时候他们还能放过老夫,让老夫安享晚年吗?老夫的那点家底,还不是转眼就给吃干抹净了?说不定连性命都要搭进去啊!”

听着王大才子绝望的话语,在场的门客都是心里一酸,有几个眼泪都下来了。

他们这些人并不是商人,而是受了王万春资助的寒门书生,多数都有秀才功名。

他们如今是在王氏门下为客,一方面读书备考;一方面替王氏奔走官场士林,谋求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