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道经(六)

老子在这一篇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连绵不断,万世长存,是无穷无尽的。

评析

本篇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基。

老子为道

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在的、长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遣词,这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道”的领悟;二是老子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他所关注着的“道”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他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然而这种本性又在人类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依赖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婴儿对温柔的母体的向往,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太多的城市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使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种植森林、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等,这些都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上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都是在寻回人类业已失去了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含义,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地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