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案例
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时空定位、为梦想导航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约3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而在太空搭建起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从1994年立项到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从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再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26年间,中国北斗人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奏响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
“永远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从北斗一号系统开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是中国北斗的核心价值。原子钟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技术直接决定着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北斗人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原子钟的误差只允许3乘10的负13次方,也就是约100万年才差1秒。上百名科研人员孜孜以求,仅用两年时间就达到了这一目标。不仅如此,现在用在北斗系统上的原子钟,已提升到每300万年才会出现1秒误差的精度,完全满足了我国的定位精度要求和卫星的使用寿命。抱着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突破,不能受制于人的信念,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首创全星座星间链路支持自主运行,创造出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的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奇迹,展现出矢志自主创新的志气骨气。
中国北斗,导航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从北斗一号服务我国及周边地区,到北斗二号服务亚太地区,再到北斗三号服务全球,中国北斗始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相关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书写着开放融合的生动篇章。
北斗系统按期成功建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全体北斗人万众一心、精诚合作、协作奉献的具体体现。北斗系统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应用验证七大系统组成。为了同一个梦想,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2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超过50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大家众志成城,共同谱写出“举国上下一盘棋、千军万马大会战”的动人篇章。
北斗系统已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北斗系统工程技术卓越、运行服务卓越、工程实施管理卓越,体现了北斗人对“一流的北斗”的不懈追求。有问题就绝不忽视,1纳秒再短也不放过,北斗团队的精益求精、严慎细实,为北斗三号任务的全面成功加了一道“保险杠”。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不断提升的精度,映照着北斗人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
如今,颗颗北斗卫星环绕地球,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砥砺前行、勇攀高峰,不断书写探索浩瀚星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篇章。
(资料来源:求是网,www.qstheory.cn/zhuanqu/2022-05/03/c_1128611753.htm)
案例评析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对北斗的研发工作充分体现了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26年间,北斗人不断拼搏、不断摸索,使得我国北斗事业“从无到有”。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北斗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突破各种各样的技术障碍,终于建成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