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学与实践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理论篇

要点归纳

要点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即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归纳起来无非也是两大类,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真题精讲

(单选)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

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前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对自然规律正确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服务于人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即随心所欲,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意志的作用,将意志看成万物的基础,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一)哲学的物质范畴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中抽象出的共同特性。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要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还需要进一步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存在方式,以及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根本属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运动和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真题精讲

(单选)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A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其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其二,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不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由此可知,选项B、C表述均错误。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故选项D错误。根据题干中的“舟行洲不行”和“鸽飞阁不飞”可以知道,“舟的行”是参照了“不行的洲”,“鸽的飞”是参照了“不飞的阁”,既然是“参照”,就是一种衡量手段,也就是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对于观察者(静态)而言,“舟行”正是因为“洲不行”,“鸽飞”正是因为“阁不飞”,故选项A符合题意。

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三)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发生了二重分化,即从自然界中分化出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中分化出主观世界。

一方面,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同主要在于,在自然界中一切都是自发产生的,而在人类社会中一切都打着人的意识的印记,是人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叉重叠和相互作用的。

另一方面,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思想意识而存在的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可以说,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分化的关键,也是它们相统一的关键。

要点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起源: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形成和发展阶段:

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真题精讲

(多选)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删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1971年版在解释了“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年版、1998年版也一样,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题干中所说的“词语”,是人类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字典中词语的含义是人类意识在书面上的体现,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题干中字典词条释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发生变化,说明人类的意识具有历史性,会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改变。而意识的社会性,表现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也表现在意识必须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固定下来、表达出去,以在人们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所以选项A、C、D均正确。选项B,意识“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是错误的表述,能够决定意识的是物质,而词语的含义显然不属于物质范畴,因此不能决定意识,故排除。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知识链接

巫马子问道

巫马子对墨子说:“你主张兼爱天下,并没有利于人;我主张不爱天下,也不曾害于人。我们两人的功效都没有看见,你为什么自以为是,而老是责难我呢?”

墨子回答:“譬如街上的房子失火了,一个邻居准备取水用来扑灭火灾,另一个邻居准备操起火把去助长火势,但是都还没有做到,你说这两个人谁好呢?”

巫马子回答:“当然是准备救火的邻居好,而那个想火上添油的人不好。”

墨子微笑着说:“对啦,虽然他们两个人的功效都没见到,但谁是谁非已得到判定,这就是我以己为是,而以你为非的道理了。”

(资料来源:新知网,https://www.lishixinzhi.com/qz/1385427.html)

真题精讲

(单选)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答案】C

【解析】鬼、神在客观世界中原本就是不存在的,人的头脑中之所以会有鬼、神的观念,是因为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歪曲的反映。本题题干中“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是一种直观反映论的观点,即认为头脑中的观念只能对外部世界进行简单机械的直观反映,而不能进行加工改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故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选项B是正确的观点,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人类意识的自然演化过程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与心理—人类的意识。选项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气质。坚持自信自立,突出强调和体现的就是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贯通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走自立自强之路。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要求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精神是基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而表现出的一种积极、能动、进取的精神状态。

真题精讲

(单选)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A

【解析】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故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选项B、D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故排除。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让机器具有完成某种复杂目标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能够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离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从而延伸意识器官功能的新阶段。

第一,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第二,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第三,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第四,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化约为数字信号的内容,但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被化约的。

真题精讲

(多选)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

A.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答案】BD

【解析】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故选项B正确。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就说明了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故选项D正确。物质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故选项A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信息归根到底也是物质的表现形态,它并不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故选项C错误。

要点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摒弃一切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思想观念,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点四: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联系中的事物存在。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条件性: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在条件面前并非消极无为,经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推动事物的发展;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知识链接

耐人寻味的“蝴蝶效应”

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了几次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可能随时间增强而不是减弱,甚至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对应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由此不胫而走。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略有改动)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物质世界的运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其中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改变,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原因:第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新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过程:内容上表现为事物在运动形式、状态、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形式上表现为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范围: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

真题精讲

(多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答案】BCD

【解析】该诗句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之所以能战胜旧事物,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故正确选项为B、C、D。辩证法关于新、旧事物的区分并不是以时间先后为标准的,产生的时间晚未必就是新事物,故选项A错误。

要点五: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4.方法论意义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还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斗争中应对挑战,在斗争中开拓前进。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产生新的矛盾,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同时又用中国经验和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链接

阿凡提与财主:颜色与星期的问题

阿凡提所在的村有个财主,非常的霸道,为村民所厌恶,阿凡提决定惩治他。于是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布店。财主为了捉弄他,拿了一块白布,问阿凡提是不是什么颜色都可以染,阿凡提说是。于是财主要求阿凡提染一块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绿色等所有颜色的布。阿凡提痛快地接受了,于是财主把布给了他,又问:“什么时候可以拿布?”阿凡提说你到那一天来拿,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三、四、五、六、日的任何一天,到那一天你来拿就是了。

(资料来源:《阿凡提的故事》,云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略有改动)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方法论: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真题精讲

(单选)“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

A.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B.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将“马”说成马的形态,“白马”说成是马的颜色,形态与颜色不等同,因而白马不是马。但“马”的外延比“白马”广,“马”是对所有马的共性的抽象概括,各种具体的马则是“马”的一种,“马”包含了“白马”在内的所有的马。“白马”与“马”体现了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题干中的“白马非马”论,只看到了“白马”的个性,没有看到背后隐藏的“马”的共性,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中并未体现。

要点六: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真题精讲

(单选)《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答案】B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题干中愚人的做法正是没有掌握好事物的度,加一点盐可以使菜的味道变得鲜美,但盐加多了就过了,味道就变得又苦又咸。故选项B最符合题意。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持续的量变若没有超出度,则不会发生质变,故选项A表述不严谨。选项C、D均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事物自我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有规律的过程。

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坚信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进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开拓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又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前进中的曲折,在应对挑战和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

真题精讲

(多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产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  )。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ABD

【解析】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这是过程论的观点,故选项A正确;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这是唯物论的时空观,故选项B正确;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故选项D正确。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并不是线性上升,故选项C错误。

要点七: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

含义: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方法论意义: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二)本质与现象

含义: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关系: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意义: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原因与结果

含义: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关系: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如果“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就会歪曲事实,得出荒谬的结论。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方法论意义:我们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四)必然与偶然

含义: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五)现实与可能

含义: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关系: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方法论意义: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既涉及对现实的评价,也涉及对未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另一方面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善于创造条件,促使好的可能获得实现。

真题精讲

(单选)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C

【解析】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羊吃这种草,所以才割这种草,两者之间明显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所以,“羊吃草”和“割羊草”之间的联系属于因果联系,正确答案为选项C。

选项A,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主观联系”表述错误。选项B,必然联系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联系。事件1和事件2要构成必然联系,那就是“事件1发生了,事件2必须发生,毫无例外地一定会发生”,即必然联系。而题干中“羊吃草”和“割羊草”明显不是这种关系,羊吃过的草,专家可以不割,题干中的两种现象之间显然不存在必然联系。选项D,本质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内部的规律性的联系。“羊吃草”和“割羊草”是两种现象,它们是现象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

要点八: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一)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由此作出的革命性结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他们反对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范畴,而主张从历史发展中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并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和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坚持和发扬这种批判的、革命的精神。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要提倡创新创造,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二)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知识链接

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之后,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变”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赫拉克利特形象地表达了关于变的思想,他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资料来源:《半知一解》,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略有改动)

(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

人的认识活动本身既要符合客观辩证法,又有其固有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方法上的遵循。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要把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归纳与演绎: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分析与综合: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对所认识的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过程。

抽象与具体: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数据的分布,揭示规律性、寻找差异性,以便有效实施过程管理。

信息方法: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

系统方法:以对系统的基本认识为依据,用以指导人们研究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

模型方法:通过建构研究模型,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理想化方法:用与研究对象有差别的、便于处理的简化形式,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要善于把二者结合起来完整地把握。

要点九: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增强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二)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三)系统思维能力

系统思维能力就是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思考的能力,就是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四)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五)底线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

底线思维能力体现了我们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也体现了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自觉运用。

(六)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