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土宗伦理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佛教伦理与现实关切

现代工业文明使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现代化大生产的成果之一,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得以空前增长。然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人类物质欲求最大化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人类生存环境在持续恶化,大气雾霾、极端天气、水土流失等生态危机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如价值失范、信仰缺失、传统德性丧失等。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正确指出这一点:“传统生活以德性为中心,而现代生活则以功利为中心,德性处于现代生活的边缘。”[5]20世纪上半叶,接踵而至的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饱受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战争之苦。20世纪50~90年代,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冷战”阶段,区域对抗、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等社会危机不断。21世纪以来,极端主义、区域战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道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道德冷漠、拜金主义、诚信缺失等现象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社会的进步。如何在实现社会物质文明增长的同时,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如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提升人类的精神、净化个体的心灵;如何克服人与环境的异化,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如何重塑不同文明形态、宗教与种族之间共存关系等,也已成为全人类亟须解决的难题。为此,越来越多的学人尝试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应对这些难题,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学理化关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全球宗教领袖,召开了全球伦理国际会议,并提出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该宣言提倡深入研究宗教与伦理文化的关系,强调既要发挥宗教的伦理功能,又要带动宗教的正向发展,同时还要扩展伦理学的研究领域。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全面论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与意义,明确提出了中国佛教深厚的现实背景及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佛教的担当与文化自觉,倡导佛教等各大世界性宗教以对话的方式,逐步形成共识,协力减少和消除“文明之间的冲突”。佛教超越生命形式的平等大爱,普度众生的广大情怀,以及超脱自在的精神境界,无不彰显其独特的伦理价值以及解决文明困境的可能性思路。

佛教教义圆融精深,既有精致的宗教理论,又包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它以生、老、病、死等生命存在形态为本体问题,以烦恼痛苦为对治对象,注重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具有浓郁的伦理特色。佛教是佛陀关于宇宙实相与自身修行解脱的言传身教,目的是通过“教”和“证”的方式让凡夫众生通过诵读、学习与修行实践而达到佛的至善境界。实际上,佛教是一种道德性的信仰,其教义、教理、教规和弘传方式都体现出了一种独特而鲜明的伦理特色。在长期的弘传与发展过程中,佛教经过僧伽和信众不断的诠释、改造和创新,已形成了一套纷繁缜密的宗教伦理道德体系。佛教伦理从所关注的生命个体出发,主要涉及人与佛、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善与恶、人生修行、心灵净化以及至善成佛等命题。如那烂陀长老就提出,佛教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宗教,他不是对超验的上帝的忠诚,也不表现为一套信仰和礼拜的仪式系统,佛教更不要求信徒盲目地信仰,而是要“建立于知识基础上的信心”。[6]一诚长老指出,佛教根本教义体现为二:一是因缘观,二是道德观[7]。所谓因缘观,即“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8];所谓道德观,即“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名佛教”。[9]因缘观为体,道德观为用,此二点为佛教信仰的立足点,前者说明佛教非神教信仰,后者说明佛教是道德信仰。温金玉也认为:“佛教思想骨干不外两个部分,即道德和哲学。佛学主要论证人生皆苦,人们如何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与认识,寻求人生乃至宇宙的‘真实’,达到超出生死轮回的最高境界‘涅槃’。它从人生分析入手求得宗教解脱,本质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10]佛教伦理作为佛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是佛教教义的基石,同时也是佛教实现拯救人生、解脱人生的基本信念和方法。

佛教一般被区分为小乘和大乘两派。尽管这两派在教义和修行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都蕴藏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内容。小乘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偏重于修行者个体的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以“五戒十善”和“八正道”为修行者的基本道德规范,以通过修行而断灭一切烦恼为最高道德理想。大乘佛教除了追求修行者个体解脱之外,还提倡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在道德实践方面强调“六度”“四摄”,以“慈悲”“平等”为道德原则,以因果报应论为道德约束,在修行方面强调人人平等,以戒律为道德规范,以成佛实现“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为最高道德理想。

作为中国佛教大乘宗派之一的净土宗,其伦理思想与整个佛教伦理一脉相承,以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实践三部分组成理论架构形式,涉及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等具体内容。按照道德调节范围的大小,净土宗伦理思想可分为个体德行观、家庭伦理观、社会伦理观等方面。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净土为信仰对象,以“菩提心”“出离心”“空性”为本,以“戒、定、慧”三学为纲,以往生西方净土并最终成佛为修行的终极目的,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摄”,强调智慧与慈悲并举。实际上就是提倡生则服务社会,净化社会风气,建设人间净土;死则赴弥陀净土,得证无生法忍。其教导人们完善个体道德修养,开发清净自性,将修行者的世间责任与出世间的解脱修证相互结合起来,力求实现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共同提升。

净土宗的修行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净土宗以“信、愿、行”为日常修行的指导纲宗,这三者又被称作“净土三资粮”,意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必备的前提条件,认为西方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愿力所化现,那里没有一切恶行恶业,只有至善至美和永恒之乐。“信、愿、行”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信”为相信、信仰,“信”以启“愿”,“愿”以导“行”。从伦理学角度看,“信”是对阿弥陀佛这一道德至善榜样的“认同”与坚定的信念,更多地属于道德信念范畴;“愿”是由对道德理想,即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成就最高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而激发的情感、意志,更多地属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范畴;“行”是道德修养的实践过程,更多地属于道德修养范畴。作为涉众面最广的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理应成为我们研究中国佛教伦理予以关注的切入点。净土宗修行理论引导下的道德修养和伦理价值思想,也是我们研究整个佛教伦理道德体系的参考坐标之一。

净土宗自创立以来,因其独具特色的修行理念和简单易行的修学方式,将高深难懂的佛教义理从庙堂搬到巷陌中来,吸引了数量众多的佛教信众,对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净土宗这种亲民的伦理道德学说,在整个佛教伦理道德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因此,加强对中国净土宗“信、愿、行”的修行伦理研究,对佛教伦理道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净土宗伦理研究是中国佛教伦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净土宗伦理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净土宗伦理的研究,有助于扩大国际学界的交流和对话,对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宗教背景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