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上卿食邑
“我觉得能成。”毛赢说。
姒安的逻辑,毛赢没有发现明显冲矛盾,只差一次实践真证明。
“草木灰和人畜的粪便可以补充地力,是认真的?”李克问道。
“一颗小麦种子长成一株粮食,需要吸收地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小麦种子带走田地的一部分物质,那些物质组成了小麦和小麦秆,所以一粒种子才会变大变多?”
“可以这么说。”毛赢说。
“既然那些物质是地力的一部分,我们把麦秆烧成灰,返回田地里,是不是把地力返回田地了?”
毛赢和李克,被姒安的推论秀了一脸。
“既然麦秆的灰可以提高地力,柴火的灰同样可以,人畜的粪便由粮食消化而来,本身也是地里的物质,返回可以当作地力,完全合理。”
“小师弟,”李克问道,“说实话,你是不是可以根据任何事物的一部分,推测出全部?”
“这就是简单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你们自己套进去试试看,你们也行。”
毛赢和李克有一种,身怀绝世武功秘籍,却不知道该怎么用的挫败感。
尤其是有人已经练成,说那就是武功秘籍,自己却看不懂。
这种感觉,越是自认为聪明绝顶,打击越大。
“我只是猜测,不一定对,需要验证,但思考问题,大致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事情,都由合适的道理串联在一起,只是过于普通常见,被忽略了。”
“李克,你说你问那多干什么?”
“嘴贱,”李克抽了自己一巴掌,“以后绝对不问了。”
“小师弟,若是土地收成下降严重,能不能,不轮休,依靠种植豆菽恢复地力?”
“豆菽不是万能的,配合草木灰才行,具体要放多少,还要毛赢师兄去尝试,放多了也会起反效果,万事皆有度,不过我知道人畜粪便堆在一起会发热,如果直接施加,发热会烧死幼苗,需要堆在一起,等发热结束,才能用来当肥料。”
李克一直在默念,不要多嘴瞎问。
“小师弟让每一户的房屋添加一个茅厕,是用来堆肥的?”毛赢问道。
“主要是为了卫生,减少瘟疫和疾病的传播,但也有这个效果,毛赢师兄只要宣传可以肥地,自己种一小片菜地,一半不施肥,一半施肥,让国民看到效果,就可以轻易解决卫生问题,教化也能省下很多力气,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没有化肥的时代,确定能够肥地的东西,农户只会抢占,舍不得丝毫浪费。
“我记住了。”毛赢说。
“怎么使用,自己找几个老农研究一下,我记得要兑水,否则会肥过头,反而要了幼苗的命。总之,施肥要小心,没有把握,先试一试再说。”
毛赢点头,这些道理,他都懂。
“土地标准,定五十亩?”李克问道。
毛赢说:“分开种地,相当于一年可以收获一季粟米、一季小麦、一季豆菽,小麦和粟米产量差不多,豆菽只有大约一半,但因为可以肥地,可以接受,只需要一年风调雨顺,镇邑的国民一年可以收获两年的口粮。”
“既然收获这么多,我收一半的税,不过分吧?”姒安问道。
“听起来过分,但看到收税以后的剩余,他们会满意的。”
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是这个世界最好的人,只要能吃饱,活下去,什么都不是问题。
“别听起来过分,我打算取消徭役,把徭役算到田税里,以后镇邑需要修建沟渠,疏通河道,由镇邑大夫组织人手,提供一日两餐,再送一小袋粮食作为干活的报酬,把多收的粮食返还到国民手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徭役很重要,也很没必要。
强制服役,有时甚至让国民自己带粮食干活,不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干活进度得过且过,耽搁时间,还容易激起负面情绪。
用丰收和取消徭役的喜悦,抵消多收一成税的怨气,只算粟米和小麦,就能多收上千斤粮食。
用这些粮食聘请国民干活,根本用不完,还能留下一些办其他事情,最后的效果一样,但国民的积极性完全不同。
钱粮流动起来,带动各项工程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才是真正的财富。
粮食的保存时间,只有几年。
多了变质浪费,少了没有抵御天灾人祸的保障。
交替轮作一旦顺利实施,按照现有粮食产量预算,要不了几年,杞国的粮食就会进入饱和状态。
除了保障性存粮不能动,姒安甚至想用粮食交换人口。
人口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土地充足的前提下,用粮食交换人口,绝对不会吃亏。
“若是沟渠河道都不需要修了,粮食就不返还了?”毛赢问道。
“可以做其他事情,”姒安说,“比如修路、架桥、修建新的镇邑,事情很多,镇邑大夫的脑子也要动起来。”
李克说:“如果实验成功,我建议先大力修建镇邑,用多余的粮食吸引野人和其他国家没有田地的国民,只有人口充足,杞国才会有足够的军队,保护我们的理想。”
姒安点头,“我正是这么想的,我提出收税一半,就是为了让国家有更多粮食能收纳更多的流民,前期军队建设,少而精,够用就行。”
“粮食国家和国民各一半,也符合小师弟常说的公平。”毛赢说。
姒安点头,“现在都清楚一年一户的税粮,可以算一算你们的俸禄了,觉得多少户纳的税,能满足你们的需求?”
既然要给,索性让他们自己提,反正上卿也就这两三个,万户目前顶不住,但几百上千,问题不大。
每一户的粮食预计产量,他们都大概有数,可以靠计算就能得到结果。
“豆菽不用计算,该是你们的,不会不算数,你们只需要告诉我,你们需要多少粟米和小麦?”
“假设我们需要一百户,一百户国民上交的税粮归我们,国家不要那一百户的税粮了?”李克问道。
姒安点头说:“我还不至于用国民的粮食,养自己的上卿。”
“那我的二十户家臣,岂不是无事可做了?”李克问道。
姒安提出的食邑法,虽然没有自己的土地,但也省了种地人的一系列付出。
旱涝保收,却没有土地带来的安全感,好坏参半。
“二十户家臣,青壮可以用来当专业的护卫、家丁,女子做一些做饭、织布等日常杂事,除了一些会认为是折辱家臣的事情,需要仆役代替,其他人尽量用自家人,这样,你们会更关爱自家府邸所有人,减少人口的非自然死亡,他们也比买来的奴隶、仆役靠谱,不是吗?”
“这个做法,好像也可以。”李克思索说。
毛赢没有家臣,没有说话。
“毛赢师兄,国子先生也会送你几户的,不够我再补给你。”
“多谢小师弟。”毛赢笑道。
“不如小师弟也给我补上十户仆役,二十户家臣只当护卫,你补给我的十户当仆役,李家不需要豢养奴隶,我不喜欢奴隶。”
“补齐五十户,给你们五百户的食邑,五百户的收入养你们一家,和五十户家臣仆役,再加上日常赏赐,可够?不够可以再加。”
“够了够了。”毛赢连忙说。
他不是贪婪的人,五百户的粮食,加上日常赏赐,足够他过上一般贵族的生活,再多就过犹不及了。
战国四君子粮食太多,白白养几千门客,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保自己一命。
毛赢自认为不需要自保,也就没有屯粮的兴趣。
“你们是上卿,食邑和家臣最多的人,如果你们的不够高,下面的人可能没多少,要从大局考虑。”
“足够了,”李克说,“大夫,以及最底层的士,食邑下限拔高,中间均匀增加区分爵位等级即可,嫌弃俸禄低的人,可以去其他国家自荐求官,升官发财,我不阻拦,甚至欢送,在杞国,只要有我在,这个国家绝对不可能,成为士大夫阶级富贵发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