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洪洞历史上第一位县长僚安

公元前1073年,西周早期的周康王姬钊封自己的堂弟姬杼于今山西洪洞东南部,因当地汾河两岸多杨树,人民以杨树为图腾,因而姬杼被封为杨侯。姬杼随以杨为姓,故称杨杼,他的国家史称杨侯国。不过在公元前841—前828年之间,杨侯国就消亡了。

到了公元前809年,西周晚期的周宣王姬静又封自己的幼子尚父到今洪洞坊堆——永凝堡,当时没有封侯。到周幽王时,尚父才被封为杨侯。尚父建立的杨国持续了100年,在春秋时被新兴的晋国君主晋武公灭掉,晋武公把杨国赐予其少子伯侨。不久,晋武公死去,晋献公继位,晋献公对外扩张土地,对内打击宗室贵族,伯侨的杨国被剥夺了,他的孙子突被封到了羊舌[11],从此,他们就姓了羊舌。

晋顷公时的公元前515年,羊舌氏的封地被分为杨氏县、铜鞮县、平阳县三个县,晋国大夫韩宣子派僚安为杨氏县大夫。杨氏县是国家第一次在洪洞设置的县,使洪洞第一次有了县的称呼,因此可以说,僚安就是洪洞历史上的第一位县长。

僚安来到杨氏县,看到汾河两岸大片土地被汾河水吞没,好端端的汾河水没给当地带来好处,反而带来了灾害,于是他开始想治理的办法。一年,僚安到了浙江余杭,看见碧波荡漾的西湖里荷花盛开,他想,这里有水,能种莲根,杨氏县也有水,为啥不种莲根呢?于是,他就带回莲籽,杨氏县开始种上了莲根。大概是杨氏县地灵的原因,这里出产的莲菜,不但质白细嫩,藕节粗壮,肉厚香脆,而且比别处的莲根多一个眼儿,所以有人说,吃了这里的莲根,能多长个心眼儿。

莲根经过炒、烧、炸等方法,可制作多种美味菜肴,是为宴席名菜。还可制成藕粉、蜜饯等滋补珍品,具有清肺、固肾、利气、补脾、止血、催乳等功效,是一种良好的营养保健蔬菜。

杨氏县的莲根名气大了,消息传到了晋顷公的耳朵里,他要品尝这种多一个眼儿的莲根。僚安让人把莲根洗净,送到都城新田[12]。莲根经过长途运送,皮儿被风吹得发黄发蔫,晋顷公一见,心中不快。一问来人,才知道莲根是经过洗了泥的,就说:你们洗泥,手挨了莲根,我嫌脏,不吃,下次送时不用洗泥,让御膳房洗泥,我才不认为脏。

第二次送去的莲根没有洗泥,虽经长途运送,但由于淤泥裹着,皮儿不黄不蔫,吃时才洗,味道不变,晋顷公高兴了,遂把杨氏县的莲根定为贡品。

到了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杨氏县不存在了。秦统一六国后,叫成杨县。隋朝时,杨县改为洪洞县,种莲根的规模更大了,每年莲花开时,整个县城周围花香沁人,人们称洪洞城是座“莲花城”,又说:洪洞的莲根是进贡的,不洗泥,为什么呢?因为洗泥时,老百姓的手挨了皮儿,皇上嫌脏。由此,就出现了一大怪事——洪洞县的莲根带泥卖。实际上是带泥的莲根好贮存、耐风干,水分不流失,可以保持洁白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