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捉婿早成亲
天意难违,错过只能错过了。十九岁那年,苏轼娶了比自己小三岁的王弗。
王弗是眉州青神人,和苏轼算是同乡,她的父亲王方是乡贡进士,因此王家也是一个诗书之家。年轻时的苏轼其实并不太想结婚,十八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位隐者,与之谈玄论道,内心燃起了隐遁山林的想法。苏轼的想法一说出来就炸了锅,全家都极力反对,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苏轼最终还是屈服了。后来在给三茅山修道高士刘宜翁的书信中,苏轼说:“轼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看得出对于这件事,苏轼一直耿耿于怀。在给另外一个友人王庠的信中,也曾坦言:“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说的也是同样一个意思。
关于两人结为姻缘,一直流传着一个浪漫的故事。说的是在青神县有一座书院,教书的先生正是王弗的父亲王方,年轻的苏轼在此读书。书院旁边有一个绿潭,一日苏轼在潭边说:“好水岂能无鱼?”拊掌三声,只见岩穴中群鱼翩翩跃起。苏轼很高兴,他对王方说:“美景当有美名。”王方便邀请当地文人给水潭取名,但众人题写的名字都比较俗气。最后,苏轼说出他的题名“唤鱼池”,这令王方拍案叫绝。这时,王弗也叫丫鬟送来题名,恰好也叫“唤鱼池”。于是众人都说:“不谋而合,韵成双璧。”之后,王方便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给苏轼。
如今到四川青神县旅行,还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宣传牌,上书“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这不过是招揽游客的旅游宣传广告,实际上,这个故事应该是后世编撰的。从史料记载上看,两人似乎不存在罗曼蒂克的初恋,苏轼的这一桩婚事完全是父亲苏洵安排的。
两家都是读书人家,算得上门当户对。王弗性格“敏而谨,慧而谦”,作为乡贡进士之女的她,一开始并没有向苏轼夸耀自己通晓诗书,因此苏轼并不知道妻子知书识字。每当他读书的时候,王弗总陪在身旁,后来苏轼背书卡壳了,她反倒给予提醒。好奇的苏轼问她书里的问题,她竟都“皆略知之”,顿时让苏轼刮目相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他这才知道夫人原来是一个沉静而有内涵的女子。
一年后,苏辙也成婚了,娶了同乡的史氏。新郎新娘年纪都不大,苏辙十七岁,史氏才十五岁,苏辙在《寄内诗》中写道:“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
苏洵让儿子如此早婚,大概是担心儿子将来金榜题名后被“捉”去。宋代有种婚姻文化,名曰“榜下捉婿”,就是说发榜之日,各地富绅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场景看上去简直就是抢,坊间称之为“捉婿”,又戏称为“脔婿”,“ 脔”是指肉块,可谓形象至极。
这种“捉婿”非常疯狂,有时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通常所重视的阴阳吉凶、家世背景等此时都抛之脑后,甚至连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曾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到了家里,女方的家长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
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是双赢的结果。“女怕嫁错郎”,登第士子有官可做,大家闺秀自然挤破头想当“官太太”,反正富绅家不缺钱,缺的是政治地位。“十年寒窗苦”,登第士子大多没有钱,金榜题名后,如果能娶富家千金“洞房花烛”,得到地位的同时得到了富贵,是两方面的超值回报。
听上去挺美,只是不清楚会被什么的人家捉去,不确定性太大。苏洵心里根本没底,不如娶个本地姑娘,更为妥当,至少知根知底。况且让儿子早些成家,有了家庭责任感的同时,也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心无旁骛地刻苦读书和考取功名。
只是,立业要比成家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