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溯源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人类防伪溯源重要意义

尽管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向着更广博精深的方向前进,但是与文明共进的劣根也依然以伪装者的身份同在。如同造假,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中以其独特性“繁衍生息”,并与人类文明“携手并进”。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造假同样与文明的发展如影随形,“顽强地”以“潜伏者”身份,屡屡登上历史的舞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文字还未出现时,社会生活中已经有意识地形成了商品交换,同时也有了假冒伪劣的存在,而人类也在有意无意中开始了防伪打假。

如果我们穿越到中国的原始社会,在原始部落时期的交易现场,我们应该可以有幸看到这样的场景:A部落族群会在自己的商品上做标记,并与B部落进行物品交换。可能还会有比较弱小的C部落,躲在更远一些的地方,绞尽脑汁要把手中与A部落一样的物品拿到集市上与B部落进行交换,但是苦于没有A部落的标识。这种标识就像A部落的信物一样,它代表了物品的拥有者,也代表了物品品质。这或许是产生在原始部落族群中的信任的萌芽。

当原始社会的交易方式在时间的流逝中以更加形象的方式活跃于21世纪的市场经济时,信任依然是规范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

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造假不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专利”,世界各国都存在造假行为。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以其自身的时代性一直与假冒伪劣进行着道德和法治的博弈。

一、什么是假冒伪劣品

假冒伪劣产品的猖獗不仅仅是表层的市场经济问题,应该有更加深层次的信用问题。之所以历朝历代都会出现造假现象,根本就是诚信缺失,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沦丧。那么到底什么是假冒伪劣产品?

怎么理解假冒伪劣产品?顾名思义,从字的本身我们也能窥知一二。假和伪,是指产品没有采用规定的原材料或者标准的工艺来生产。比如我们常说的假药、假化妆品、黑心食物等。再比如假币、假文凭这样不符合法定规则制造的一些事物。劣,主要从产品质量上理解,指产品质量不达标或是质量存在缺陷。冒,指冒充,意为以次充好的“正品”。

二、那些触目惊心的造假事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尖锐的笔触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对利润的欲望——“有50%的利润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就敢冒受绞刑的危险。”

作家理查德·考夫曼在《国难财》一书中这样写道:“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一些资本家都在战争期间发了大财。”然而,满足资本家金钱欲望的代价是无数人的生命。有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结论。由J.P.摩根出钱购买了一批军用物资(主要是军火买卖)。美国军队使用了这批物资,但是仅仅在测试时就把士兵的手指炸飞了,因为这些是过时的、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因为当时美国对这类物资的需求特别大,所以为一些梦想赚大钱的资本家提供了造假投机的环境。因为该类受管制的产品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市场出现了最严重的价格欺诈、倾销行为以及劣质品。

中国有句老话叫:“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不相干的事物。但是“挂牛头卖马肉”的事件却真实发生在了欧洲一些发达的国家,答案毋庸置疑——因为资本的诱惑。

基于资本的搅动,曾经在欧洲出现过一个影响比较大的“马肉风波”造假事件,因在德国事态最为严重,也被称为“德国马肉事件”。

2013年在欧洲发生了“挂牛头卖马肉”事件,事件曝光后,欧洲各国开始自行排查,后来多个国家都卷入其中。从德国到英国,从荷兰到罗马尼亚,“马肉事件”如风一般席卷了这些国家的市场。

2月份,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称,已经在新近屠宰的部分马肉中发现了止痛药苯基丁氮酮(又译“保泰松”)成分,更加不幸的是,部分马肉很可能已流入了市场,进入到食物链中了。此后,持续调查发现,除了汉堡食品幸免外,在英国其他牛肉类食品几乎都被怀疑掺入了马肉。基于马肉的深度侵入各类食品中,当时英国最大的连锁超市Tesco宣布,决定下架两款意大利含牛肉馅的冷冻食品(博洛纳牛肉酱面条和拉萨尼亚肉饼)。

3月份,欧盟各国以政府为主导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抽检活动,主要是对各自国家存在的加工牛肉实施DNA抽检。历时1个月,各成员国将自己的抽检结果汇总分析。抽检目的主要是看加工肉类是否含有苯基丁氮酮成分。苯基丁氮酮有助止痛和退热的药效,经常用于马类,但是对人体有致命的危害。

自从马肉事件出现后,除了造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更多的表现则是出现这一事件的国家的消费者对食品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历史证明,人类一旦在某些事物上失去信任,事物的拥有者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这种不信任会逐渐升级形成难以回转的危机,就这次的马肉事件而言,首先是在商人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信任壁垒,然后由个体之间逐步扩大到国家之间的信任危机。

对于马肉事件,英国天空电视台和YouGov联合以约2000人为调查群体,最后收获了一组数据显示,“马肉风波”让不少消费者改变了曾经固有的消费习惯。

无论是食品行业还是其他工业,造假可谓无孔不入。哪怕造价高昂的飞机制造业,也是造假横行。

1995年11月,美利坚航空公司的B757飞机没有像往常那样完成它的飞行使命,在哥伦比亚的山区坠落。与此同时,更让人难以理解的一幕极具讽刺性地上演了:还未待开始搜寻机上159名遇难者的尸体,废弃航材的非法收集者就潜入了出事地点,开始争抢运输这些废弃航材。

后来调查发现,这些非法收集者运用专业的工具,将飞机上的未损坏部件进了“有序搬运”,如飞机的反推装置、驾驶舱控制系统和其他昂贵的未损坏航材等,将它们从破碎的飞机上一个一个地拆下,再用直升机将这些航材运离事故发生的陡峭山崖。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后这架直升机又运送了前去调查事故原因的调查员们。

图1-1-1 调查结果

被搬运走的航材最后又干什么了?据调查显示,一部分航材在加州被清洗、包装并偷运出国;另一部分在迈阿密销售,那里有一个倒卖、回收、偷窃和假冒航材的黑市中心。也就是说,那些从失事飞机上拆下的旧航材、假冒伪劣航材以及其他低于标准的零配件,通过航材黑市渠道可以在世界各个航空公司的机群中找到市场。

据了解,在民航业中,这类航材被统称为“伪劣航材”。有人曾表示,那些将飞行安全置之度外而又毫无道德底线的人说这确实是一个比毒品暴利还高的市场。伪劣航材除了扰乱航材市场,更严重的是会影响飞机的整体操纵,最终会对飞行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威胁。

早在1989年8月,一架Convair580的涡轮驱动喷气机开始了它的飞行任务,从挪威奥斯陆起飞飞往德国汉堡。令人悲愤的是,这架飞机在美国北海上空22000英尺(6700米)的高度发生了事故。一开始飞机的尾部剧烈地摇摆并裂开,随后在空中爆炸。这架载有55名乘客飞机的残骸散落在方圆6千米,机上乘客全部遇难。

挪威方面的调查者在搜集这架已服役36年的飞机残骸时,发现了令人愤怒的结果。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伪劣航材”,其中飞机的螺栓和支架都是伪劣航材。由“伪劣航材”产生的最惨痛的教训,就是在高空无情地收割生命,并且这种行为还在继续。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类的生命微不足道,甚至是不值一提。清朝许奉恩在《兰苕馆外史》中记载了“蒸荞误人,粉身莫赎”的故事。

清朝时候,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曾出现过大旱情,农民苦等到农历六月才等到雨水,但是种子又没有着落了。这时,一个黑心商贩居然将手里的荞麦陈种蒸得硕大饱满,然后卖给了急于种粮求生自救的农民,商贩最终获得暴利。

悲剧可想而知。由于农民种植了经过造假的荞种,最后庄稼颗粒无收,最终导致了成千上万的农民因缺粮被活活饿死。

历史上造假获利的无德行为无不带给世人血的教训:贪念暴利而沟壑难填,将堆积成山的白骨作为贪念逐利的牺牲品。

假冒伪劣产品称其为世界性瘟疫也不为过。全球假冒伪劣产品占全球贸易量的5%-7%,年产值高达5000亿美元。对于那些在防伪溯源方面立法不完善的国家而言,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得更加泛滥。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防伪溯源行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撑。遵循国务院的要求,由质监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共建中国社会信用制度,让防伪溯源建设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走向未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儒家“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重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处世之道、讲信修睦。

诚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的品质标准。防伪溯源的建设意义也就是在引导人们“讲诚信”,让人们把诚信代入人际交往、职业发展和消费经营中,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打下信用保障。只有提高商品质量才是稳固经济强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根基。质量强国的根本就是做到诚信经营。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的营业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