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技术支撑元宇宙的核心底座
元宇宙的概念早在1992年的科幻文创中就存在,但真正令元宇宙燃爆大众视野的则是2021年11月Roblox公司的上市。Roblox宣称自己是元宇宙公司,因旗下与公司同名的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平台Roblox中,大多数作品都是用户自行建立与改造的,即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铸造了Roblox的虚拟世界,由此作为用户的玩家又是Roblox虚拟世界的主体。截至2019年,就已有超过500万的青少年开发者使用Roblox开发3D、VR等数字内容,月活跃玩家超1亿。Roblox庞大的用户基础不仅产生众多的VR游戏,也使得Roblox有可能成为虚拟现实社交平台的先锋引领,同时,Roblox还拥有Robux虚拟货币,Robux通过充值和创建游戏获得,如果有玩家想购买游戏创建者的物品(item)或通行证(gamepass),需使用Robux支付,但是其中需要扣除部分税金。基于以上这些使Roblox成为了现阶段元宇宙的代表。
尽管Roblox不免出于商业与资本炒作的动机而宣称自己是元宇宙公司,但从其目前在线创作游戏平台来看,其也确实在局部地实践着虚实空间交互、UGC生态搭建、虚拟货币流通、数字身份流转等具备元宇宙沉浸式效果的体验,哪怕这对于气势磅礴的元宇宙全景而言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从中依然可以洞悉到:想象力只是元宇宙憧憬的底色,信息技术才是元宇宙成就的底座。从本源上看,信息技术从属于技术范畴且为技术的具体样态,天然承载着技术本质的二维属性,也正因为如此,信息技术就为元宇宙的“真实化”存在与展现奠定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基石。
1.技术本质的二维化
在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可以发明创造技术与工具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在此,代表人性生存方式的技术创造和发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所有生物的根本不同,因为技术的产生是在人的意志支配下进行,并用于创造属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
就本质而言,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技术的本质在于“揭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4)。在马克思看来,现实活动中的技术都是自然技术、社会技术、思维技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整体,由此,技术是人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等的活动方式与关系媒介,它使自然之中蕴含的无限能量成为人类可资利用的对象。可见,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人正是通过正确认识、总结、利用自然规律而达到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发明与应用技术,才充分体现了人自身的潜在创造力和现实行动力,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改造对象的有效性实践活动中,以解决人的生存、改善人的生活、体现人的价值等问题。所以说,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的生存欲望和所要改造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产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和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不仅有力地促进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带动了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全面进步。
就范畴而言,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管理技术与社会技术,通常包括组织、程序、体制、制度等依托人类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抽象工具,这表征着人与社会的联系。狭义的技术是对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应用,常包括基于自然科学原理的各种仪器、机械、装置或与此相匹配的运行软件、程序等,这表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在元宇宙的话题语境下所指的技术则是从狭义的层面来讲,特指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不断迭代更新的互联网科技与数字化应用等汇集而成的信息技术,其显著表征着人类已经进入对自然资源与物理环境实现超强意识、自主目的地利用、加工进而形成极富智识性认知的成果,也可以较为宏观地称为“后工业时代的技术”。这些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质的后工业时代的信息技术使原本匍匐在自然界脚下的人,由被动地利用并依赖自然资源而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成为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被动依赖,而是主动探索与挖掘甚至是索取与超越的重要桥梁。
概括地讲,技术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载体与展现,而人类本质力量的源泉则来自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的想象力思维和创造性劳动,于是基于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与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技术应有之义的二维向度。
那么,信息技术作为后工业时代的技术表征,其在本源关系上当然具有技术二维化所蕴含的向度:
一是客观维度上,信息技术是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产生与发展的,不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呈现为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客观性力量,而且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发展,从而对社会变迁的方向产生重大影响,释放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多方面改进与变革的巨大潜力。
二是主观维度上,代表后工业社会发展症候的信息技术集群既是人类科学的实践产物又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外形上是由人发明、创造和使用的技术形态,内质里则是由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等宏观因素与特定社会群体的价值、利益、观念等微观因素共同决定的,其发展和应用必然是在人所组成与主导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且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总而言之,具有同源本质的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二维向度,不仅反映了信息技术是在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性知识,而且也是基于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入化认识成果,并将其应用到适应尤其是深刻化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一种现代化工具,但尽管如此,信息技术所代表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依然是有限度的,人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行为也应该是有界限的。所以,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虽然已经迈进以“算力+数据+算法”为新型构架的互联网科技轨道,但人的知识边界与行为边界却始终存在,那么,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一方面会触动运行机制转换、引致各项制度变革、激发公共治理精准等科学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新逻辑,而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新逻辑又不可能、更不应该是完全超乎现实甚至滑向虚幻、虚无的情境与路线。信息技术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始终应着眼于为服务更好的现实而有限度地超越现实,这也恰恰是其具有技术本源所应坚守的主观、客观双重向度上的二维化本质使然。
2.信息技术奠定元宇宙的双重基石
当前学术界与实操界对于元宇宙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达成共识的是,元宇宙是以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发展的极致形态,并通过集群化应用,诸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AR与VR等叠加聚合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所构筑的对物理社会既具创生性超越又能镜像化映射的虚实交融的新世界。的确,虚实相融与共生是元宇宙的基本属性,也是互联网科技当下及未来不断追求极致与达到巅峰的表现,但这恰恰意味着元宇宙的真实化显现是不可能脱离物质世界而囿于臆想。正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底座才可能成就元宇宙“真实感”的倍增,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主、客二维的本质性向度又会带来社会组织构架、行为模式甚至思维逻辑的革新,这些革新又为元宇宙能够真实化发展而非仅是臆想性存在奠定了物质与精神双重层面的基石。
事实上,工业社会的技术更需要因循自然规律,由此则倾向于模仿性特质;后工业社会的技术更多地体现为如何充分地释放人的能动性与道德追求从而激发事物发展的质变飞跃,由此则侧重于创造性特质。因此代表后工业时代技术典型的信息技术,虽然因其自身显著的工具性创造力决定了信息技术只是引发社会制度变革的条件而非决定性力量,但信息技术依然具有能够直接触发社会组织构架转型创新、颠覆既有行为模式与思维逻辑的强大潜力。
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的客观维度,决定了应用信息技术就意味着互联网世界中的算法规则、数据资源、社交互动和思维符号等都会嵌入现实社会中的组织和行动中,从而促使线上化、虚拟化、网络化的新型行动模式成为必要需求。这种新型行动模式又与原有的社会制度、组织体系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进而促发并累积了实现整体社会运转机制变革的力量。由此,基于客观化维度的信息技术对人产生了赋能与操控的双向影响:就赋能影响而言,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跨时空的多点同步交流,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态和生活方式,而且不断激发甚至刺激人对超现实的向往与追求,更为重要的是人对于“自我”的个体化存在意识甚至是“超自我”的虚拟性存在都因信息技术不断满足的力量而得以印证;就操控影响而言,信息技术因其庞大的网络覆盖、海量的数据信息、高效的算法决策、深度的用户感知、精准的个性推送等综合效能,为人及人的社会编织了一张无形却有力的监督之网,在此信息技术客观上塑造了人们行为的“自我收敛”。这即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正为元宇宙的存在与发展奠定了颇具创新化转型与科技性升级的社会组织构架与人文认知水平。
另一方面,源于信息技术的主观维度,决定了信息技术也是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之一,即便信息技术并不是决定制度变革的根本力量。但事实上,社会转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们把关注点从制度层面转移到了行动及其产生的新的条件,以行动为中介,信息技术成为实现当代社会制度变革的有力杠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已经历过由数字信息科技引领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洗礼而“升级换代”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只是提出了实现全面制度变革和组织模式变革的迫切要求,而且身处其中的人类更不能坐等信息技术应用自动地引发制度变革,要根据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方向,积极地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去创新社会制度机制与运作形态,从而为元宇宙能够被真实化感知与现实化展现创造有利的存在空间与发展环境。
总之,信息技术的二维化本质向度,首先是为元宇宙的真实化奠定了作为社会性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前置性条件,其次又让元宇宙不沦于空洞与虚幻,并代表人类社会先导性价值而赋予人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和突破限制的能力。元宇宙的双重基石乃是源于信息技术的二维化向度,由此为打造元宇宙所必需的虚实空间奠基了从零和博弈的竞争状态转向共生共赢的融合互促,为元宇宙的事实化存在与真实性价值提供可以被人感知、体验甚至直接参与其中的社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