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巧用两大工具,让知识管理事半功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可以借助强大的工具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助力有效学习。好的工具相当于大脑的加速器,助你事半功倍。我在这里将介绍两个比较常用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浮墨笔记和思维导图。
工具一:浮墨笔记
浮墨笔记(flomo笔记),是基于《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精心研制而成的一款笔记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持续不断地记录个人思考,做好知识管理,积累更多的知识资产,打造属于自己的第二大脑。
那么我们该怎么巧用浮墨笔记呢?
1.善用标签,打造个人知识图书馆
一般人的知识组织就像一个“仓库”,有些人只管堆放知识,从不整理仓库。结果就是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长了找都找不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对知识仓库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使仓库变成个人知识图书馆,方便我们及时找到所需的知识。分类整理知识,会让我们的大脑更清晰,让知识的温习和调用过程变得更简单。
在浮墨笔记里给知识加“标签”,即添加“#”,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分类整理知识(见图1-3)。
图1-3 通过标签分类整理知识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输入知识笔记和输入知识分类标签2步,具体见图1-4、图1-5。
图1-4 操作步骤1:输入知识笔记
图1-5 操作步骤2:输入知识分类标签
只须简单2步,你就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管理了。每次新吸收了不同类型的知识,你都可以将相关知识笔记分类到这个知识标签下;当想调用该类知识的时候,你只需要选择知识主标签,就可以很快检索到之前的笔记。
在浮墨笔记中,你可以把知识标签想象为一个个知识篮子,每个篮子负责收集特定种类知识。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见难题,需要借助某类知识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快速找到曾经记录的笔记,做到学以致用。
2.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每日回顾复习引发思考
很多小伙伴学了很多知识,也记了很多笔记,但是因为忘了安排一个关键的复习环节,慢慢将知识遗忘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虽然学了很多,还是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的原因。
浮墨笔记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功能,就是“每日回顾”(见图1-6)。若你开启了这一功能,每天一到时间,浮墨笔记便会准时、随机地推送给你一些你之前记录的笔记。它帮助我们做到“温故而知新”,使我们把知识更好地内化到知识体系里。
具体方法:你可以在微信上搜索“flomo浮墨笔记”并关注该公众号,返回客户端并将账号与微信绑定,最后开启“微信回顾”功能,一个账号每天最多可以设置3条提醒(见图1-7)。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设定每天复习的时间。我个人就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了中午12点(见图1-8)和晚上9点(见图1-9)两个时间点用于回顾知识,微信在这两个时间点会自动为我随机推送两条之前记过的笔记。
图1-6 每日回顾
图1-7 开启“微信回顾”功能
图1-8 每天中午12点的微信回顾图
图1-9 每天晚上9点的微信回顾图
除了浮墨笔记推送的这种被动回顾,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对知识进行主动回顾。比如每月根据浮墨中的标签,快速复习自己上个月记录的知识。这种周期性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再次整理、归纳之前的笔记,掌握知识的精髓。
3.微信输入,确保灵感不会稍纵即逝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会突然冒出一些灵感,这些灵感是非常宝贵的,稍纵即逝。如果不能被及时捕捉,将很容易被遗忘。
浮墨笔记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功能,那就是“微信输入”,它可以帮助我们捕捉一些临时的灵感。
该功能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在绑定好账号之后,我们直接在微信公众号界面输入笔记内容就可以。笔记有文字、图片和语音三种形式,笔记内容会被自动同步至浮墨笔记客户端中。注意:我们语音输入的内容,会被自动转化为文字形式并保存,具体操作步骤见图1-10~图1-12。
图1-10 第一步:在微信公众号界面输入灵感
图1-11 第二步:在浮墨笔记中点击“微信输入”
图1-12 第三步:在浮墨笔记中查看通过微信记录的内容
4.善用知识链接,打造自己的知识网络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努力工作的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试想,当你已经在一个单位努力工作了很久,但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选择离开时,能带走的有什么?或许就是那些属于你自己的知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也是知识,未来我们将因这些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而获得更大的回报。
在计算机时代之前,人们想象的大脑储存知识的方式是构建一座记忆宫殿,大脑会将所有知识分类,排列得井井有条,码得像堡垒一样整齐。实际上,我们大脑的神经元是网状的。
大脑不是图书馆,而我们在做知识管理时,也并非简单地将知识分门别类整理好即可,我们要让知识形成一个网络,以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浮墨笔记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功能,就是“知识链接”。随着我们要管理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之间的链接也将越来越多。这种整合会引发很多新的思考,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的链接有两类,建立链接的方法也很简单。
第一类:链接已有的两条知识
对于已有的两条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复制“MEMO”链接的方式,让知识产生关联,操作步骤见图1-13~图1-15。
图1-13 第一步:找到一条笔记,点击“复制链接”
图1-14 第二步:找到相关联的笔记,粘贴链接
图1-15 第三步:两条笔记已被链接到一起
格格读书营的侯小晶同学,针对自己个人成长中缺少复盘环节的问题,在不同时间段的三条笔记之间做了链接(见图1-16)。她在了解复盘的重要性之后,便把复盘相关知识与实践复盘的计划相关联,而这也帮助了她坚持日复盘和周复盘,慢慢地过渡到月复盘,她最终养成了复盘的好习惯。
图1-16 三条笔记间的链接示意图
第二类:想在一条笔记的基础上加入新知识,该怎么做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条知识笔记,此时又有了新的想法,你想在二者之间建立链接,那么该怎么操作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原笔记中添加批注,操作步骤见图1-17~图1-20。
图1-17 第一步:在原笔记中添加批注
图1-18 第二步:新的输入框内将自动生成链接
图1-19 第三步:输入新知识
图1-20 大功告成,已有笔记被加入新的链接
格格读书营的侯小晶同学一直在用浮墨笔记辅助进行知识管理。她在开启个人知识管理大门后5个月的时间内,已经记了300多条笔记。不仅如此,她还养成了随手记笔记的习惯,随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记录所思所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整理,她发现自己在写书评、做读书分享时,已经可以更轻松地调取知识,她好像有了第二大脑。在需要的时候,她还可以随时调取想要的知识,不再像之前那样什么也想不起来。同时,在坚持做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她慢慢养成了复盘的习惯,在复盘中迭代自己。在浮墨笔记的帮助下,她看着自己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突破舒适区,她整个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工具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已经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了思维导图,最开始其被应用于脑力训练领域,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事实上,凡是涉及思维发散、内容整理、思路呈现的场景,我们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激发创造、梳理思路、完善逻辑,提高效率,从而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严谨、更全面。
1.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管理的好处
使知识可视化。“一图胜千言”,借助画图的方式,我们可以使知识可视化。小到背几个英语单词、记忆考点,大到建立个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都能提供有力的帮助。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画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在知识间建立联系,使知识变成有逻辑、有结构的图形,让知识更立体、更便于理解。
体现知识全貌。有时虽然我们读了很多书,但很难看到某类知识的全貌,利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让自己看到某一领域的全貌,明确自己当前的定位,明白接下来该学什么。
2.几款常见的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
(1)Xmind
优点是功能丰富,可以插入公式、笔记、标签等,缺点是非会员导出来的图片有水印。
(2)幕布
优点是将大纲与思维导图相结合,易上手;缺点是模板和图标少,不方便用户美化。
(3)百度脑图
优点是用户可于线上直接创建、编辑导图,不用下载安装客户端;缺点是更适合于电脑端使用。
(4)MindMaster
优点是绘图模板和素材较多;缺点是软件上的部分模板需要用户付费才能使用。
以上软件,用户通过电脑浏览器搜索即可完成安装。各软件的功能也大同小异。下文将以Xmind软件为例,为大家介绍一下新手应如何利用软件快速做出思维导图。
1.创建思维导图
打开Xmind软件,下方将出现弹窗,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点击“创建”(见图1-21)。
图1-21 创建思维导图
2.添加主题与子主题
用户选定想要添加主题或子主题的地方,点击上方工具栏的“主题”或“子主题”选项即可完成添加。主题即与当前主题并列,子主题是当前主题的延伸。图1-22中的思维导图的主题是“《榨书》”,子主题是“阅读力、逻辑力、表达力”等。
图1-22 添加主题与子主题
3.添加视觉元素
以添加图标为例,用户选中想要突出的主题,单击工具栏的“图标”,选择想要插入的图标,插入“图标”,图标则会在选中位置的前方呈现,该功能可以让关键词更加突出。如图1-23所示,图示操作为在“阅读力”前添加图标“1”。
图1-23 添加图标
4.整理和删除
用户选中主题,按下键盘上的“Backspace”或“Delete”键,便可以对选中的主题进行删减。
5.导出和分享
Xmind支持多种格式的导出和分享。用户点击“文件”,再点击“导出”,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导出的格式并保存,可以保存为PNG格式、PDF格式等(见图1-24)。
图1-24 导出示意图
如果你不方便使用软件或更喜欢用手写写画画,你也可以手绘思维导图。手绘导图很简单,准备好白纸和签字笔就可以了,参考步骤如下。
1.绘制中心图
“中心图”顾名思义,即一张导图的中心部分,你可以在一张横放的纸中央的1/9处绘制中心图(见图1-25)。不会画画的读者也不用沮丧,可以使用一些简笔画元素(点、线条、形状)来突出中心和重点。
图1-25中心图
2.布局及绘制
你可以思考思维导图要介绍哪几大类的信息,权衡这几部分内容所占的比重,做好协调布局工作。图1-26所示为在步骤1的基础上加入了线条的延伸布局图。
图1-26 加入线条的延伸布局图
3.写内容、标重点
写内容:在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上,都分配一个对应的关键词(见图1-27)。
标重点:在易忘、抽象、重点内容所在的位置,使用“小图标”进行提醒和强调。
图1-27写内容
新手若想快速掌握思维导图,需要掌握以下3个关键点。
提取关键词。关键词可以让我们从被动吸收知识变为主动思考。提取关键词的小技巧有3个:将内容精简到不能再精简,多使用名词,做到便于理解。比如,刚刚我的这句话就可以被简化为“关键词、技巧、精简”3项。
逻辑清晰。一张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见图1-28),可以帮助我们开展更全面的思考,对内容进行高度提炼、概括与总结。逻辑分类的小技巧有3点:尽可能地列出所有要点;找出要点间的逻辑、分类关系;总结重点。
图1-28 一张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
视觉美观。使用好的视觉呈现方式能让思维导图加分,焕发活力。使思维导图在视觉上变得美观的小技巧:用不同色彩对不同类别的内容进行区分,于关键部分处插入“图像或图标”强调内容,善于利用线条的粗细变化。在图1-29的思维导图中,“目的”一项内容前都加设了小图标,重点鲜明。
无论是使用电子导图还是手绘导图,你只要掌握了以上3个核心要素,便能做到思路清晰、事半功倍。
格格读书营的托比(Tobey)同学从2019年开始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从2020年开始做竖版导图,并因热爱思维导图开设了思维导图入门培训课。2021年,她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快速提高工作技能,完成从大学毕业生到职场新人的角色转换。2022年,她开始将思维导图融入快速阅读,开启了“一书一图”的实践。思维导图工具使她的思维和逻辑产生很大变化。她学会了结构化思考,这对她的工作、生活、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借着思维导图的输出,她还认识了一些大咖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打开了另一扇门。思维导图在她的生命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持续为她的工作、学习、成长赋能,她的生活也因使用思维导图而产生了变化。
图1-29 一张美观的思维导图
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思维导图不仅是个工具,还是帮助个人建立知识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行动时刻
请试着使用以上两大工具,并写下你的使用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两点。
第一,如果你之前不常使用类似工具,觉得用起来有一点难,不用泄气。我只是介绍了两种常用工具,在个人知识管理的路上,还有许多好用的工具等着我们发现。相信你可以在前行的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称手兵器。
第二,工具的使用需要经过刻意练习。很少人能一学便会、一用便行。如果你想解锁这两项工具,那么,请给自己一些耐心和成长的时间,相信你在练习后定能熟练使用它们。
希望以上两个工具,能帮助你在知识管理的路上披荆斩棘、收获有效学习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