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自1979年成立伊始,学科研究重点从“孤岛文学”“左联时期文学”到“上海抗战文学”“新时期上海作家”等,既不断拓展,同时踏实而行,以一系列奠基性的研究著作和扎实的资料整理工作,整体确立了文学研究所在“上海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文学通史》等厚重之作的先后出版,更可谓是本所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等基础学科研究实绩的集中体现。近年来,继承学科特色和优势,我们将扎根于上海文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为对中国城市文学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关注。另一方面在中国城市文学研究的视野中考察上海文学的发展,秉持这一理念的“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也得到上海社科院创新工程的连续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为了总结上海和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经验,反思既有研究的得失,同样需要域外和全球视野下的关注、比较和借鉴。比如,与国际历史研究领域中“上海学”的兴起相比,关于上海文学的研究的缺失就凸显出来。对上海文学的关注,主要还是从国内视角出发,尚未足够主动地去重视海外研究者的声音。然而,研究上海文学和中国城市文学,不仅需要内部研究,也需要来自海外的视野;不仅需要西方理论的视角,也需要东方文化的审视。为此,本团队开始着力于进行海外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文献整理与综合研究,将海外视野和中国视野相结合,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相结合,对海外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作整体性的梳理和研究。
我们首先注意到新世纪以来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的长足进展,选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各国汉学中的相关成果,将其翻译成中文并编选成“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三卷作为首辑。为了选本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我们特别邀请到韩国木浦大学教授林春城先生、马来西亚南方大学资深讲座教授王润华先生、新加坡锡山文艺中心名誉主席南治国先生、日本一桥大学博士生王晴女士诸位学养深厚、对中国和所在地区相关研究进展均了然于胸的学者主持编选,并作序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的贾艳艳、狄霞晨、金方廷三位博士则对选本进行了后期编校,主要是根据中文表达习惯对译文进行了些许微调,核对了注释,并撰写了各卷相关研究的述评作为“跋”,由此与编者序言呼应,也是一种对话。
期待读者诸君的批评和支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