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组织变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本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1 创业求生存阶段的关键举措

1987年华为成立的时候,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几乎被西门子等国际电信巨头的产品所垄断,其中包括日本的NEC(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士通、美国的AT&T(电话电报公司)、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贝尔以及法国的阿尔卡特,这在业内被称为“七国八制”。而华为是一家无资金、无技术、无背景的民营企业,因此,华为的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几乎没有立锥之地。于是,活下去成了华为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任正非深受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影响。当时,华为选择了一条后来被称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先将产品投放至国际电信巨头没有深入的广大农村市场,步步为营,最后占领城市。事实证明,这个战略不仅使华为避免了被国际电信巨头扼杀,更让华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积蓄了打城市战的资本。

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下,经过全体华为人在农村市场几年的努力,华为在国内市场节节取胜,销售收入从1988年的800万元左右,增长到了1996年的26亿元,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阶段性胜利。

华为能够成功地在创业阶段顽强生存下来,也离不开华为人的艰苦奋斗,其具体表现主要有华为的“狼性精神”和“床垫文化”。

华为的“狼性精神”诞生于华为创立初期。在当时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是第一要义。1996年,邮电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交换机产品订货会,华为的潜在客户邮局派了代表参加。华为当时派了一支由业务人员与工程师组成的400人代表团参会,人数是其他通信设备商的10倍有余。凭借这股“人潮”,华为成功从上海贝尔、朗讯等国际电信巨头手中抢走了订单。

对于华为的“床垫文化”的起源,任正非在《天道酬勤》一文中曾详细介绍:“创业初期,我们的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没有假日和周末,也不分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地板上睡一觉,醒来接着干,这就是华为‘床垫文化’的起源。虽然如今床垫已主要是用于午休了,但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记录的是老一代华为人的奋斗和拼搏,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靠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以及独有的奋斗文化,华为在西方电信巨头的夹击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实现了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