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省级政府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支持
当诱致性金融制度变迁由于外部效应和“搭便车”等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金融制度的需求时,必须要依靠国家实施强制性金融制度来弥补金融环境需求的不足。当然,金融制度安排本身是一种公共要素,而公共要素必然具有强制性,法律规则的改变、政府预算的调整等具体行为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抓企业、强实体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为适应湖南经济战略的调整,促进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2020年1月13日,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时任省长许达哲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湖南股权交易所设立专板,培育科创板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企业上市。
2019年11月23日,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对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湖南股权交易所要打造“两大平台”,即湖南省“服务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赋予“五个角色”,即小微企业的孵化摇篮、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社会资本的汇聚平台、地方金融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的优势高地;提出了“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建设目标,做出了“六个一”工程部署,为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锚定了中长期发展“航向”,有力地促进了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
长期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定实施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规划,着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智能制造赋能、食品医药创优、军民融合发展、品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基础再造等“八大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此,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厅局,以及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等中央驻湘监管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支持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其中,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代表省人民政府履行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职责,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在强化市场监管、推动政策出台、指导业务及模式创新、推动平台有序运营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1.1.1 强化监管与扶持联动,推进平台稳健运营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依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巨额货币信贷投放市场,随着货币信用以及金融业资产负债表的持续巨额扩张,中央与地方的债务率水平快速上升。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速导向的驱动下,以各类“明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从而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日益严峻。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省财政厅、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等相关厅局,对扶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认识非常清晰,扶持力度也非常大。
2016年,湖南省政府金融办(现为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主任石建辉(现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以及省财政厅金融处等处室领导,多次到湖南股权交易所调研考察,就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改革发展进行研究指导,并在推动出台奖补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部门,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支持是全方位的。自2010年湖南股权交易所成立以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历任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业务上的指导、政策上的咨询及制度体系上的顶层设计,从不同维度积极推动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
2017年以来,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逐步步入创新发展轨道,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断优化和调整监管思路,寓服务于监管,将扶持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顶层设计、调研考察、政策出台、创新业务指导、活动支持、市场监管、平台补助等方面,不断扶持湖南股权交易所做强、做优、做出特色。例如:为做好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创新试点,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分管领导及资本市场处负责人多次带队前往湖北、江西、浙江等地考察,指导编制试点方案并专程到证监会汇报;先后推动出台了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一揽子”政策;推动设立科技创新专板、乡村振兴专板,筹备文创专板、军民融合专板等特色专板;启动全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并推动将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支持湖南股权交易所参与农业发展“百千万工程”等。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生态不断优化,市场平台有序运营,各项业务指标跻身全国同业前列。
2018年以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世平多次表示,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湖南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做强做优,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部门之一,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协同,在确保市场合规有序运营的同时,积极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参与市场建设,并积极争取证监会对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创新的关注和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2 出台区域性股权市场“一揽子”支持政策
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作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相关制度支持,难以组织有效的市场服务。在稀缺经济与竞争环境下,制度与组织连续的交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点。2020年以来,湖南省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若干措施》(湘财金〔2020〕17号)、《湖南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行动计划(2020—2025)》(湘金监发〔2020〕43号)、《关于规范开展非上市企业股权登记托管和股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支持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交易成本。例如,2020年5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专板建设、企业挂牌及融资、平台补助等六大方面,为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揽子”支持政策,具体包括: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丰富特色专板,拓展行业覆盖面;引导中小微企业到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拓宽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融资渠道;给予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改制重组税费优惠;推动非上市股份制企业和金融机构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加大区域性股权市场平台运行支持力度;等等。
对于在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企业,湖南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相应的补助:科技创新专板30万元/家,标准板不超过15万元/家,成长板不超过10万元/家。其中,对2020年前完成股改并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的涉农企业,按其实际支付中介费用给予补助,每家企业补助不超过30万元。对在湖南股权交易所发行私募可转债的,在债券存续期内,按企业发债利息的30%给予贴息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一个区域性股权市场组织的行为,往往受制于“成本—收益”的约束,相应的制度性补贴,可以提高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省财政厅还专门从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连续多年对湖南股权交易所进行平台补贴,为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注入了宝贵的“政策动能”和“资金动能”。
1.1.3 通过省级重点工程拓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空间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实证分析均已证明,以金融资产规模衡量的金融发展与固定资本形成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并非金融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能够降低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家的行为成本。如果金融创新最终能够降低金融中介的成本,就能够有效地支持投资、创新与经济增长。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聚集金融资源、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经济组织,其市场服务行为能够降低实体经济中企业家的行为成本,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创新发展。因此,近年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厅局积极引导湖南股权交易所参与了多项省级重点工程,包括全省农业“百千万”工程、湖南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湖南省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等,支持湖南股权交易所不断拓展业务,为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湘政发〔2018〕3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推动100家以上涉农企业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简称‘四板’)挂牌”,“3年内每个县市区至少完成1家涉农企业股份制改造,并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省财政给予每家挂牌企业30万元中介费用补助”。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湖南股权交易所累计推动360家涉农企业完成股改挂牌,覆盖全省122个县市区,实现全省县市区的“全覆盖”。对辖区内涉农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组织示范,也为现代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通道,是推进湖南农村经济资本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城乡要素统一市场的重要举措。
2018年10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省7个市州遴选12个县市区启动“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推动试点县市区每年3~5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挂牌。2020年发布的《湖南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行动计划(2020—2025)》(湘金监发〔2020〕43号),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实现全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全覆盖,新增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改挂牌公司800家以上。上述政策极大地拓展了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业务空间。
1.1.4 推动“股交所+”模式,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通过金融创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地方党政部门的重要决策。一般来说,有效的金融市场和充满活力的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帮助筛除不好的投资项目,合理地将资金分配到边际产出较高的企业,同时激励具有创新技术或者创新模式的新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推动落后企业的退出,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行业和地域专板,发挥平台的资源集聚作用,服务于湖南省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实现湖南省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战略部署。
近年来,在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在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共青团湖南省委、长沙高新区及相关部门支持下,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了农业、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商贸服务、建筑行业、青年创新创业六个行业专板,在推动“乡村振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领域发挥了作用。
为抢抓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加速科技与金融高度融合,推动12大重点产业及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转型升级,2019年11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湖南证监局联合印发《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科技创新专板工作方案》(湘金监发〔2019〕52号),支持在湖南股权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专板。
科技创新专板定位于湖南省科技创新企业对接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的“孵化港”与“加速器”,主要面向前沿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战略目标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聚焦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根据“部门协同,聚集资源;重点突破,梯次培育”的原则,科技创新专板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现、培育、融资、转板等功能,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投融资服务、资源整合、转板上市等综合性的金融和科技服务。
自2020年3月正式开板以来,科技创新专板挂牌企业34家,分布于全省10个市州,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普遍具有“科技硬核、高速成长、上市预期”等特点。该批企业有望登陆上交所的科创板、深交所的创业板,湖南省将再添一批“上市军团”。
根据规划,省级政府层面已明确复制推广“股交所+行业专板”模式,未来几年,将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军民融合等行业专板,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考核任务,其支持力度和决心可见一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将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竞争与垄断是动态的,零边际成本意味着社会流动性增加,从而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创新与创业行为。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区域性股权市场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对实体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市场功能也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