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人类健康指挥中心
作为肠道“居民”,微生物群深度参与了消化功能。它们组团来分解食物,让你能够吸收人体需要的营养。你的每一顿饭都是由这些微生物解决,它们忙着分解食物、吸收营养。但多数情况下,这些单细胞其实比我们人类更擅长消化食物,虽然这一点有些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养成了对它们的依赖。
你咬下的每一口粮食,你每天吃下去的1.4千克食物,都会一路下行直至与肠道微生物见面。微生物不是被动的旁观者,我们吃下去的东西也是它们的食物。没错,即使是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也需要能量去驱动,但不是所有微生物都吃同一种食物。你做出的每一次饮食选择都会助长某个特定微生物群体,而其他的微生物则可能会消亡。如果你总是挑食,不吃某种食物,那么依赖于这种食物的微生物就会挨饿,直至灭绝。肠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在饮食改变后的24小时内,会左右50代微生物产生进化过程。不需要几周,也不需要几天,只要一口,就能改变肠道菌群。但因为你能决定这一口吃下去的是什么,所以是你自己在控制着肠道菌群的组成。
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微生物混合物,就像指纹一样。这些微生物忙着处理你吃下去的食物,于是一切就跟初始状态不一样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会最终导向食物的生物化学转化。在多数情况下,健康的细菌(不如叫它们益生菌吧)对宿主有益,它们通过重塑我们的食物,从而将食物代谢成某种能够减少炎症、促进健康和平衡的物质来奖励我们。我们将这种由微生物创造的、能促进健康的混合物称之为“后生元”。与之相反,不健康的食物会喂养不健康的微生物,它们会生产出让人体易发生炎症的混合物,以此来惩罚我们。在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我们会谈到这些有害的微生物,比如TMAO(氧化三甲胺)。
你吃到嘴里的任何一种东西都会被肠道内的微生物加工处理,包括药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个人身上起到救命效果的药,到了另一个人身上却可能变成致命的毒。比如,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实际上就很依赖肠道微生物去激活它。一篇2013年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肠道越健康,用这种药击退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消化、加工食物不是唯一一件人类需要仰仗微生物的事儿,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范围远远超出了肠道本身。如果让我斗胆对人类的整体健康下一个总的定义,我觉得总共有五类必需元素:免疫力、新陈代谢、激素平衡、认知功能和基因表达,这些组成了人生存所需的基石。而最让人惊叹的是,肠道菌群与这五大元素都息息相关。我们后续会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这件事,但首先,我们得理解肠道微生物群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人体健康指挥中心”这一角色。人体各个部位的运转,包括心脏和大脑,都与肠道微生物工作模式有着相似性,它们以团队形式一起劳作,且通常是“术业有专攻的”。
把肠道想象成一间工厂,里面的“工人”身兼多种不同角色,每一位“工人”都为了宏伟的目标贡献着它的专长。当然,专长也是会重叠的。如果工程师莎莉不在,让工程师马克来顶替这个位置,也许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方式是存在差异的,但他们具备相似的技能组合去完成指定任务。如果你缺的是工程师,却让一个传送带操作员来顶上,会有什么结果?或者说如果没有工程师、传送带操作员、木工、焊接工、机械师等一系列专职人员,每个岗位都是销售人员,那会发生什么呢?到那时,工厂无法正常运转,信号全乱,事情会一团糟。同样的,当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不足时,免疫力、新陈代谢、激素平衡、认知功能和基因表达这五大主要指标也会出问题。所有这些都是互相联结的,但其中的C位是你的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