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的错:如何治愈童年创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受害者”还是“幸存者”

除了罪恶感与羞耻感的区别外,另一个争议在于:在描述儿童时期受过虐待的成年人时,是使用“受害者”还是使用“幸存者”一词?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迄今为止我一直在使用“(曾经的)受害者”一词。在后续章节,我仍会使用该词(直到本书末尾会改用“幸存者”)。比起“受害者”,用“幸存者”一词来描述受虐的挣扎经历会更有感染力,因为它隐喻着受虐一方的脆弱无助和身心受创。诚然,“幸存者”一词会给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但多年来,很多来访者告诉我,“幸存者”对他们而言恰恰是一种冒犯,尤其是在受虐待没过多久或从虐待中逐渐开始恢复的时候。

他们告诉我想要自己决定称呼,或许唯有复原到一定程度后,他们才不会排斥“幸存者”一词。遭受过虐待的受害者排斥被人称作“幸存者”,还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受的伤害被轻轻带过,或许是由于“幸存者”一词让旁人觉得如释重负,而“受害者”却时刻提醒着伤害的存在。

我重视这一反馈,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受害者”或者“曾经的受害者”来描述儿时受过虐待以及处在康复中的成人。并不是我不想使用更为正性的“幸存者”一词,也不是我不相信你能成功地逾越那段可怕的经历,而是我不想通过回避使用“受害者”一词来弱化你曾经遭受过的虐待。事实上,作为遭受过虐待的儿童,你曾经是受害者,这点毫无争议。儿时的你无法保护自己,也不能改变环境。成年后,你很可能仍是一名受害者,因为受虐的往事会使你饱受羞耻感的折磨。

我无意以“受害者”一词冒犯任何人。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幸存者,那么请自动替换本书所使用的“受害者”一词,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如果你强烈反对“受害者”一词,那么我想知道原因是什么。你是否想否认受过伤害的过往?如果是,那么你是否仍引咎自责?或者你是否厌恶他人的盛气凌人,而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思考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让你免受痛苦、恐惧和愤怒的困扰,也对消除羞耻感大有助益。

在本书中,你会读到我亲身接触的一些案例(姓名和细节已做修改),从而理解书中所说的原则和做法是如何帮助受害者摆脱羞耻感的。

艾米莉的故事:情感虐待和身体虐待引发的羞耻感

艾米莉感到自尊受创,所以前来向我咨询。她说:“我感觉糟透了,我容忍我的丈夫、同事和朋友轻视我,却无法站出来捍卫自己。现在,甚至连我的孩子也轻视我,这让我难以忍受,明知道不该纵容他们,可我却无能为力。他们已经被宠坏了,没人能够受得了他们。”

当我问艾米莉为什么自我感觉不好时,她却无法言明说清。“我不喜欢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体重也是个问题。我跟我的母亲长得很像,这让我很不满。”

很多像艾米莉一样来咨询的人,都抱有非常低的自我评价,并认为这是他们苛责自己或难以与旁人——尤其是刻薄者和施虐者——据理力争的原因。然而,艾米莉虽饱受自卑之苦,但这既不是导致问题的原因,也不是她的主要问题,而是折磨人的羞耻感让她事事悲观,不敢奋起抗争。

专注于提升自信心往往治标不治本,特别是对一个心灵受过重创的人而言。艾米莉的母亲相当挑剔、刻薄且过于严厉,她要求艾米莉在校时功课全优,回家后还要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只要稍有不满,她就要求艾米莉从头再做。她还经常挑剔艾米莉的长相,冲她大吼,让她站直。艾米莉多吃一点便会招来一顿大骂:“吃吃吃,总有一天你会吃成猪。”

听完她的故事后,再回想她自我感觉不好、自认形象不佳,以及任由他人甚至孩子对自己颐指气使,我便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了。母亲对待她的方式,实在让她羞愧难当。

有趣的是,艾米莉并没有将母亲的所作所为视为虐待。她甚至还为母亲的行为找各种借口:母亲出身贫寒,所以事事要求严厉;对她的学习要求严格,也是母亲望女成凤,能让她以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包括让她重复劳作,也是为了培养她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

在几次咨询之后,艾米莉向我吐露了有一次被母亲拳脚相向的经历,而这是她唯一一次试图在母亲打她时进行反抗。“当时我12岁,周围的孩子都自信而有主见,所以我想试着对母亲说‘不’。当时母亲觉得餐具擦得不够亮,无法照清自己,就要我重新擦,我拒绝了并对她说:‘妈妈,我已经尽力了。这一次就算了,行吗?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

后来的事,一点一滴都深刻在艾米莉的心中。“母亲气得脸通红,从椅子上跳起来向我走来并一巴掌将我扇倒在地。我躺在地上,简直不敢相信。她仍不罢休,冲我的肚子又踢又打,疼得我想吐。她大骂道:‘你还敢顶嘴,不知道感恩的东西。让我教教你怎么说话。’”

“她拽起我的胳膊,将我拖到后门,一脚把我踢出家门,冲我扯破嗓子吼道:‘晚上你就睡在后院,好好想想我拼命挣钱让你有屋可睡是多辛苦!’那时正是冬天,我整晚都缩在后院的睡椅上,冻得浑身发抖。”

艾米莉讲述这些不是为了埋怨母亲,也不思考她为什么做不到据理力争,只是为了让我知道她小时候是多么冥顽不灵。她将母亲的施虐归罪于自己。

如果你曾在儿时遭到虐待,你的一生或许将活在羞耻之中,甚至像艾米莉一样,对此全然不知。以下调查问卷会让你确定自己是否正遭受羞耻感的折磨。

问卷:你是否为儿时受虐而遭受羞耻感的折磨

1.你是否因儿时受虐而责怪自己?

2.你是否觉得,如果自己不无理取闹,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以及年龄较大的孩子)就不会虐待你?

3.你是否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难相处、固执、自私的孩子,所以活该受 到虐待?

4.你是否觉得你让父母或其他人很难爱你?

5.你是否觉得你让父母或家人失望了?

6.你是否感觉自己基本上不被人喜爱?

7.你在内心是否经常评判自己所做的每件事?

8.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

9.你是否觉得自己不该开心、不值得被爱或注定失败?

10.你是否难以相信有人会爱你?

11.你是否刻意推开对你好的人?

12.你是否担心别人真正了解你后会不喜欢你或不接受你?你是否感觉自己是一个骗子?

13.你是否觉得喜欢你的人都有问题?

14.在生活中,你是否觉得自己很失败?

15.你是否憎恨自己?

16.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外表或内心很丑陋?

17.你是否讨厌自己的身体?

18.你是否觉得只有言听计从才能被人爱?

19.你是一个试图讨好别人的人吗?

20.当和他人交谈时,你是否字斟句酌、小心翼翼,害怕冒犯或伤害他人?

21.你是否觉得自己唯一能提供的就是性?

22.你是否酗酒、吸毒或沉迷于购物、赌博、偷窃、情色等?

23.你是否觉得自己不愿意承认错误与过失?

24.你是否觉得自己待人处事不好?

25.你是否担心自己的能力?

26.你是否担心自己在言语、情感、肢体或性行为上有虐待他人的倾向?

27.你是否曾在一段或数段关系中遭受言语、情感、身体或性方面的虐待?

28.你是否曾觉得自己遭受虐待是理所应当的?

29.如果感情破裂,你是否总是责怪自己?

30.你是否觉得不值得去尝试,因为自己肯定会失败?

31.你是否会自毁幸福感、社会关系或成就?

32.你是否有自我破坏倾向(自残、鲁莽驾驶、试图自杀等)?

33.你是否觉得自卑或不如别人?

34.你是否经常捏造成就或过往,以求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35.你是否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或情感需求(饮食紊乱、缺乏睡眠、不去看医生等)?

本问卷不对答案进行评分,但如果回答多为“是”,则可以肯定你正遭受羞耻感的折磨。哪怕只有少数问题回答“是”,依然表明你的内心存在羞耻感。

羞耻感为何难以摆脱

想帮助儿童虐待的受害者走出阴影,治疗过程必然涉及处理和消除羞耻感。但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受害者虽然知道这不是自己的过错,但仍会责怪自己。就算不断告诉儿童性虐待受害者不要责怪自己,他们还是会在无意识中觉得是自己的错。对很多受害者来说,责怪自己比面对事实(自己所爱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居然性侵自己)要容易得多。还有一些受害者认为,因为被抚摸、被关注的感觉很好,或者自己经常回到施虐者的家中,所以这一定意味着自己很喜欢那种感觉。因此,在他们看来,自己并不是受害者,而是自愿的参与者。

遭受过身体虐待的受害者通常觉得自己让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失望,因此应该受到惩罚甚至毒打。我的很多来访者都遭受过很严重的身体虐待,当我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描述为“虐待”时,他们却提出异议。我听过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我就是一个魔鬼,母亲只有用细绳抽打我时,才能让我听话”,或者“我每次被打都是罪有应得,父亲只是想教我如何做一个男人”。

羞耻感不仅来源于受虐者的自我归咎,对任何形式的虐待受害者而言,这种暴力本身都会滋生出羞耻。这种伴随着无力感以及屈辱感的羞耻源自对长者爱护自己的深切渴望与现实中被拒绝、抛弃之间的强烈落差。面对被至爱抛弃却无能为力的事实是如此的痛苦可怕,所以许多人选择拒绝面对。

父母通常都觉得羞耻感会让孩子听话,因此将羞辱当成了管教手段,如驯马般摧毁孩子的意志。孩子长大后,会因为父母的残忍而憎恨或害怕他们,或两者兼有之。总之,因虐待产生的羞耻感会将孩子击垮,他们还会将这种羞耻感逐渐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可谓终身受累。憎恶父母的孩子会性格偏执,无法爱他人。他们的内心充满羞耻感,无法再承受更多,只能通过确认“我永远都是对的”来保护自己。这样的人通常控制欲过剩,羞耻感很强,甚至会有虐待行为。

而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也就是那些意志被瓦解的听话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则是优柔寡断、沉默寡言,不敢走出去抓住机会。他们可能会依赖虐待他们的父母或他人,会因为害怕遭受进一步的羞辱而选择顺从,从不质疑权威。与父母或搭档意见相左时,他们没有勇气大声说出来,甚至容忍别人肆意妄为。因此,羞辱孩子不仅摧毁孩子的意志和精神,同时也严重破坏孩子的情感表达。

如果孩子饱受羞辱或有很多令人羞耻的经历,就会变得“受羞耻感约束”(shame-bound)或“基于羞耻感”(shame-based)。他们已经将羞耻感内化,并且成为其性格形成中的决定性因素。受羞耻感约束的人通常经历过严重的体罚、情感虐待、漠视和抛弃,这些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难以容身。这些欺凌性的举动同时还暗示着:这个孩子没用,所以大人可以想怎么对他就怎么对他。很多基于羞耻感的人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辱(在别人面前被惩罚或毒打,被别人说“你有毛病”或“如果你的老师知道了你是怎样的人,她会怎么想”)。

受羞耻感约束的人一般不会只短暂经历一种类型的虐待。相反,他们要么持续承受着由羞耻感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如贯穿整个童年时期的性虐待),要么从年幼时就被父母过分羞辱。例如,长者会通过恶语相向来贬低他们:“你真是累赘”“我真希望你没出生”或者“你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有时,这些话尽管尚未说出口,但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却已经表露无遗。我母亲从没有对我说过“你对我来说是个负担”或“你真让我失望”,但她的行为和态度却说明了一切。这种持续性的羞辱会让孩子变得极其自卑,他们觉得自己很没用,从而厌恶自己。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很坏”,不被接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这一点与其他任何受到过虐待或羞辱的人一样,只不过他们在程度上更甚。

内化的羞耻感

内化的羞耻感被个体认为是内在的自我感受——感觉自我有缺陷,永远都不够好。内化的羞耻感奠定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决定了有关自我的一切感受,成为个体自我认同的主旋律。

内化还意味着自己就能够激发并经历羞耻感,所以无需再经历其他外部事件(比如再次受虐待)。事实上,无需任何人际交往就能引发羞耻感。脑海中浮现的自我评判、失败感以及被排斥和被羞辱的回忆,就足以让羞耻的感受和记忆不断涌现出来。

将羞耻感内化的人会受到羞耻感的约束。他们长时间处于自我评判和自我责怪的状态中,或者对外界的评判异常敏感。他们对自己期望过高,对自己的表现和成就从不满意;难以接受别人的恭维,更不用说爱意和赞赏了。

一些受羞耻感约束的人会变得沮丧、消极,羞耻感已经摧毁了这些人。而有些人则试图用愤怒来抵御内心的羞耻感。尽管一般人在被羞辱和贬低时也会感到愤怒,但受羞耻感约束的人会在认为自己受到评判或攻击时表现得极其敏感、戒备心重、易怒易躁。正因为他们苛责自己,因而认为身边的人对自己也充满了批评;正因为他们看不起自己,因此推测旁人都不屑与自己为伍。对受羞耻感约束的人而言,一句玩笑话或善意的批评都会让他们愤怒不已。被他人羞辱后,他们可能会花几个小时来研究如何进行报复,反过来羞辱对方。

基于羞耻感的人往往会在别人攻击自己之前,假借愤怒威吓对方,其潜台词为:“离我远点儿,你绝不想领教我的手段。”这种做法很有效,会把别人驱离,甚至在一开始就不敢靠近。

那些试图免受羞耻感折磨的人会筑起一堵墙,把别人的批评都挡在外面。他们会在别人试图批评自己之前先数落对方,或者对自己的缺点缄默不语,抑或把批评的矛头转向他人,指责其对自己的批评夸大其词或是恶意诽谤,他们还会把自己的羞耻感投射到对方身上。

与羞耻感朝夕相伴的感觉就如同身上压着一块巨石。与羞耻感抗争并不能让它消失,只会像未处理的伤口一样持续恶化,无法愈合。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源于儿时虐待产生的羞耻感呢?要正视而非逃避。尽管走出否认及直面事实会带来许多痛苦,但它远不及身陷羞耻、自罪自责造成的伤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