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芥子气登场
1917年,德军的进攻
1917年,由于协约国军队改进了毒气防护技术,德军利用气瓶发动云状毒气攻击的次数也相应减少。鉴于英军防护良好,德军没有对他们采取进一步行动;法军的M2防毒面具增强了对光气的防护能力,但应对其他毒气较为吃力,因此德军试图利用氯化苦来对付他们。1917年1月31日下午,在兰斯(Reims)以东,德军在7英里宽的战线上放空了18600个气瓶,造成法军531人死亡、1500人受伤。此后,德军于4月和6月在法国海岸附近施放了氯化苦毒气云,分别造成法军470人和367人死亡。当年4月和7月,德军还在洛林这个相对平静的战区发动了两次毒气云攻击,每一次都造成法军约130人死亡。其中,7月份的攻击也是德军在西线最后一次使用毒气瓶。实际上,8月德军还计划在香槟(Champagne)发动一次毒气云攻击,但为此准备的钢瓶被法军炮火击毁,德军只能放弃这次行动。
当年9月,德军发动了一次特种作战:他们将近8吨的氯甲烷(chorine-chloropicrin)灌入法国贝德恩煤矿(Bethune coal mines),完全淹没了它。贝德恩煤矿只有一口矿井,这口矿井超过半英里深,位于德军战线后方,当时法国矿工仍然坚守在井下,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转。得知这一情况,英军赶紧派出隧道掘进机去营救被困井下的法国煤矿工人,但当掘进机沿作业面前进了1英里的时候,乘员们佩戴的小型盒式防毒面具就已经不堪重负,只能折返。跟随掘进机一同前进的还有一支救援队,虽然他们用布带将防毒面具和脸部密封得严丝合缝,但面对高浓度毒气也只能撤退。最终,还是来自英国皇家陆军军医队(RAMC)的洛根(Logan)中校用1副德制防毒面具和2个英制滤毒罐制成临时护具,冒险潜入井下,才找到了一些矿工的尸体。此后,德军毒气工兵将重心转往东线,继续对俄军发动了几次骚扰性袭击,直到当年11月俄军彻底崩溃为止。
1917年2月,德军对使用毒气弹的条件做出了限定,包括“风速不能超过每小时5.5英里”,以及“必须在一段时间内采用慢速射击的方式用毒气弹逐渐覆盖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限定意味着需要消耗大量的炮弹,根据计算,覆盖1平方英里的目标区域就需要21000枚轻、中、重型毒气弹,相当于41吨绿十字毒气,这比施放气瓶产生的毒气量要少一些,但由于受天气的影响较小,可以更精确地击中目标,杀伤力并不亚于毒气云攻击。事实上,装填毒气的各种炮兵武器大大地征服了战争决策者中对化学战持反对态度的人——毒气弹更易于配合高爆炮弹对敌人发动袭击。直到此时,毒气战终于不那么依赖风向和漏气的钢瓶了,钢瓶常迫使数以百计的老鼠蹿过无人地带,给敌人带去将要发动突袭的警报,现在毒气瓶已经从堑壕里消失了。
1917年年初,在寻找效果更持久的肺毒剂的过程中,德国的隆梅尔(Lommel)博士和施泰因科普夫(Steinkopf)教授重新找出了一种以前被认为毒性不足的纯净物——二氯二乙硫醚,他们将其命名为“Lost”。后来,前线德军称之为“黄十字毒气”,法军称之为“Ypérite”,英国和美国则称这种令人谈之色变的毒气为“芥子气”(mustard),它逐渐成了战争中威力最大的一种毒气。芥子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深棕色的油性液体,很像雪莉酒;它的沸点相对其他毒气较高;对它的气味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如“不愉快的”,像“大蒜”又像“芥末”等等。众所周知,它能引起水疱和结膜炎,但是专家们起初并不认为这些性状具备战术上的意义。
芥子气粉墨登场的舞台仍然在伊普尔(Ypres)。1917年7月12日晚上10点,一个温和的夏夜,德军在伊普尔东部地区向协约国军的阵地发射了5万枚芥子气炮弹,当他们从俘虏口中得知这次炮击造成了成千上万人伤亡的时候,大吃了一惊。实际上,德军当时一直等到储备大量芥子气的工作完成了并在大规模的炮轰准备就绪后才开始发动攻击——德国人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来大规模生产这种毒气。
从7月12日起,10天内德军向协约国军阵地倾泻了100多万发炮弹,大约共含有2500吨的芥子气;德国人一共打了3周黄十字炮弹,造成的伤亡数字几乎是前一年所有毒气攻击造成的伤亡数字的总和。到了第1周周末,英军卫生队收容的中毒人员是2934人;到了第2周周末,又增加了6476人;到了第3周周末,又增加了4886人。芥子气的特性使它成了一种可怕的武器:炮击过去很久后,芥子气沾染过的区域仍然很危险。液态芥子气在炮弹坑、战壕角落形成的毒液坑会令疏忽大意的人中毒。它还能污染水源。冬天,它像水一样结冰潜藏在泥土中,例如1917年冬季施放的芥子气在次年春季大地解冻时又使人中毒。用这种办法可以把整个战壕“封锁起来”。通过这类染毒地段的唯一办法就是铺一条用漂白粉消毒的路。在这种条件下求生,不仅要佩戴防毒面具,还要打绑腿,戴手套和眼镜;不仅要坚持作战,还要不断为装备消毒。毒气成了一种持久性武器。其军事效力绝非一张伤亡名单能说明的。即使毒气没有使人死亡,美国化学战部队首任指挥官费赖斯将军写道:“体质的下降,以及被迫在整个作战期间戴上防毒面具造成的行动效率的降低,至少达到25%,这相当于一支100万人的部队有1/4的人丧失作战能力。”
1917年7月,德国人将另一种新型毒气投入战争,即二苯氯胂(diphenylchloroarsine,简称DA),在前线它被称为“蓝十字毒气”(或喷嚏式毒气)。作为一种细粉尘,它可以穿透防毒面具并造成人的鼻窦剧烈疼痛,迫使士兵们摘掉防毒面具,这时与“蓝十字”一同发射的光气炮弹就可以毒死他们。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效果,实际上爆炸难以产生足够多的细粉尘,只有很少的蓝十字炮弹曾对协约国军造成严重威胁。由于缺乏实战测试,德国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战术有多么蹩脚,在1917—1918年间,他们浪费大量资源生产了近1000万发蓝十字炮弹。1917年年底,德军减少了芥子气和蓝十字炮弹的使用次数,部分原因是天气条件不合适,更多则是由于芥子气的毒性过于持久和猛烈,导致德军自己也无法占领染毒的阵地。
图为德国77毫米野战炮使用的蓝十字毒气弹,装有EKZ 16型瞬时触发引信。这种毒气弹是将填满二苯氯胂固体粉末的玻璃罐嵌入TNT炸药中,利用爆炸来散播粉末,但它实际上无法产生足够的微粒来渗透协约国军的防毒面具,因此直到大战末期英军才意识到这种毒气的可怕
1917年,德军还对毒气炮弹进行了改进。首先,专家通过延长炮弹的弹体长度并减小厚度的方式使其容积扩大了一倍。夏末,德军开始在东线战场利用这种新型毒气弹对付俄军。鉴于当时俄国的混乱状况,在东线,德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毒气试验,而不用担心法军和英军获取重要情报。另外,在1917年年末,德军专家还增大了毒气弹中高爆炸药所占比例,这样就可以在爆炸时发出普通炮弹那样的巨响,具有一定的伪装效果,但弊端是减少了毒气的携载量,使产生的毒气云变得更加稀薄。
德军一次典型的毒气攻击
1917年1月31日,在理姆斯东部,德军第3军下属的第35毒气工兵团和第36毒气工兵团2营发动了毒气施放攻击。以下是两支部队的报告:
1.攻击准备
在第3军的命令下,第35毒气工兵团于1916年12月13日、第36毒气工兵团2营于1917年1月9日,分别在理姆斯东部地区施放毒气。根据情报,当面敌军已经对氯化苦做好了防护准备,因此预定的毒气施放时间拖延到1917年1月17日,但一直到1月29日才完成准备,将大约18600个小毒气瓶(180吨—270吨毒气)布置妥当。
2.攻击实施
1月31日下午5点的气象情况:西北—北西北风,风速每秒3米(但时断时续),气温7摄氏度。施放正面约2.5公里。使用毒气类型:氯气及氯化苦的混合物。第一波毒气攻击于下午5点进行,持续时间40分钟。第二波攻击于下午7点进行,持续时间40分钟。施放效果很好,毒气云非常浓密,一直接触地面,并向敌人飘过去。一共打开了约12600个毒气瓶(120吨—190吨毒气),其余毒气瓶由于风向不良,恐怕会误伤友军,遂中止施放。我军阵地的守备队,在毒气攻击开始之前即从施放阵地撤退,只在第二线阵地留有监视哨和一些机枪手。
3.攻击效果
此次毒气攻击,看起来达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敌人的炮火并不猛烈,而敌军发动的反击也较为迟缓。由我军飞机的侦察来看,敌军炮兵已经沉寂或陷于窘迫境地。在毒气施放的正面,我军侦察兵不得不冒险潜入敌军阵地,尽管此时距毒气云覆盖阵地已过去两三个小时,但在敌军阵地工事内,仍然存在毒气。此外,侦察兵还发现敌军的防护极不充分。
根据上述两支部队的战报,德军步兵在毒气的掩护下突进了敌军阵地,并未遇到激烈抵抗。综合俘虏所述及其他情报,可以得知这次毒气攻击的确切效果:毒气云不但覆盖了宽20公里的阵地正面,还飘到了距阵地达15公里的后方——苏帕河附近,并在那里毒死了人,甚至在23公里外都有人中毒,30公里外都需要戴上防毒面具,氯气的臭味则一直传到40公里远;共计有2062名协约国官兵中毒(占阵地总兵力的20.6%),其中531人死亡(25人立即死亡)。
此次毒气攻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主要因为当面的法军部队因天气寒冷,手脚运动不灵活,以至于不能在短时间内戴好防具,后方部队和该地的村民也因此深受其害。另外,当时法军对毒气攻击的防护也不得要领,现将法军的命令和手札摘录如下:
“A. 1917年2月1日,法军第2步兵师师长与部下注意:德军昨日在我军阵地正面30公里远处实施两次毒气施放,第一次在下午4点,第二次在晚上8点,这两次毒气攻击均在侦察我军情况后进行,所以在阵地前沿,没有携带防毒面具的士兵全部死亡。毒气很快就覆盖了我军后方,无防毒面具的士兵伤亡惨重。因此,不论是在阵地前沿防守的士兵,还是阵地后方的官兵,都必须随时携带防毒面具,这点特别重要。
“B. 1917年2月3日,法军第3步兵师第208步兵团报告:两日前遭受德军毒气攻击时,我军有的士兵虽然迅速而正确地戴好了防毒面具,但这些防毒面具质量粗劣,有的根本无法保持密封,造成一些士兵重伤,甚至有在毒气来袭的瞬间脱去防毒面具而甘愿被毒死的情况发生。”
如何掌握发动毒气战的时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西线各处发动毒气攻击,皆以能观测到整个战场区域的系留气球投掷的闪光弹为信号。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因为对毒气施放时机的掌握,除了仰仗指挥官的经验和决心外,考虑客观条件也非常重要。毒气施放的时候,为了阻碍敌机的侦察,达到奇袭的效果,通常选择天色昏暗或黎明的时候。但这种时候,通常也难以观测到敌军的动向,因此使用闪光弹作为信号。虽然在毒气瓶上打了记号,一旦攻击的信号发出,为了整齐划一地同时施放毒气,部队人员都要事先对好自己的钟表,并严格按照施放计划表(例如右侧表格)行动。到了大战末期,英美军用电气装置串联毒气瓶,一按开关即可同时释放,更为先进。协约国方面的俄国和德军一样,也采用连续的多个毒气攻击波。
图为索姆河战役期间,德军升起的系留观测气球
在一定风向下施放阵地毒气瓶计划表
1917年,英军的进攻
1917年,英国皇家特别工兵旅在毒气施放技术(仍然以使用气瓶为主)和研发新型毒气方面都有进步。除了继续在气瓶中填充标准的“白星”毒气(氯气和光气的混合物)以外,还将氯化苦与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混合,制成“绿星”毒气;或以氯化苦与氯气混合,制成“黄星”毒气,目的都是穿透德军的防毒面具。在拉巴西(La Bassee)—洛斯—于吕什地区,特别工兵旅C连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毒气云攻击,利用各种毒气反复扫荡这片区域的德军阵地。
1917年9月1日,特别工兵旅在于吕什使用1334个装满“白星”、“红星”(纯氯气)和“黄星”的气瓶对德军堑壕发动了进攻。1个月后,英军再次用毒气袭击了同一处德军堑壕。同时,英军还利用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和斯托克斯迫击炮发射了大量光气和氯化苦炮弹,覆盖了周边区域的德军工事。此外,英军不断用毒气骚扰、消耗、杀伤远离主战场的德军部队,使他们找不到一处可供安静休整的地方。10月26日,英军在法军防区迪克斯梅德(Dixmuide)利用1000个气瓶发动了一次毒气攻击,这完全出乎当面德军的意料。然而,高浓度氯化苦能渗透德军的防毒面具,同时也能渗透英军自己的防毒面具。11月5日至6日,当特别工兵旅C连施放氯化苦时,风向突然发生改变,这种毒气旋即造成C连1人死亡、11人严重受伤。从1916年6月16日至1917年4月4日,特别工兵旅共计施放了42600个气瓶,相当于1145吨毒气;1917年4月至11月,该旅只施放了12000个气瓶,相当于328吨毒气。
阿拉斯战役中,位于维米岭的英军炮兵阵地,远处依稀可见笼罩在一片毒气烟云之下的德军阵地
在增添新型毒气的同时,英军专家还对斯托克斯迫击炮进行了改进。原先,这种迫击炮的发射流程为先将毒气弹从炮口装填到炮管中,再用一根电雷管激发其底火,现在改用一根弹簧杆来激发(这也是现代迫击炮普遍采用的激发方式)。随着弹药供应逐渐充足,特别工兵旅在整个1917年共发射了10万发斯托克斯迫击炮弹。为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英军经常将光气和氯化苦炮弹搭配使用。英军还研发了两种新式毒气弹:一种是白磷弹,既可以作为烟幕弹,也可以作为燃烧弹使用,非常有效;另一种是铝热剂炮弹,内部装填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爆炸时能产生3000摄氏度的高温,可将敌军赶出掩体,并引燃树木和工事,杀伤敌军人员。在阿拉斯(Arras)战役和梅西讷(Messines)战役中,为掩护己方步兵安全通过双方阵地前的无人区,英军发射了大量铝热剂炮弹和烟幕弹。
阿拉斯战役,英军的毒气攻击波,可见烟云非常浓密
此外,在上述两场战役中,英军还在进攻前的火力准备中发射了大量其他毒气弹。其中,在梅西讷战役爆发之前2周,英军向利斯河(River Lys)畔的德军阵地发射了1000枚氯化苦弹以及992枚SK催泪瓦斯弹——氯化苦弹可以杀伤敌军人员,SK催泪瓦斯弹则能迫使其长时间佩戴防毒面具,从而无法及时修复炮火对阵地造成的破坏。几小时后,英军继续以100枚铝热剂炮弹轰击德军阵地,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攻击过程中,英军将斯托克斯迫击炮和李文斯毒气抛射炮结合起来使用。出于对妨碍己方部队突入的担心,进攻前,英军在前线的某些区域没有使用毒气弹,但不久后,为了应对德军反击,英军还是用295枚SK催泪瓦斯弹和190枚氯化苦炮弹封锁了这些区域。实战中,英军发现SK催泪瓦斯弹不适合射程较近的斯托克斯迫击炮,因为它的毒性太持久了。于是,在1917年5月之后,英军就不在迫击炮上使用SK催泪瓦斯弹了,实际上当时这种炮弹的库存也已经告罄。从1917年年中开始,装填混合毒气的迫击炮弹逐渐占据主流地位。1917年12月1日,在进攻圣卢西亚(Monchy)的行动中,英军运用了一套毒气组合战术:首先利用铝热剂炮弹将德军赶出战壕,紧接着使用光气弹杀伤他们,然后用氯化苦炮弹迫使其摘掉防毒面具,最后再用更多的光气弹清扫战场。这次进攻一共动用了44门迫击炮,总计发射了2300枚毒气炮弹——仅仅耗时15分钟。
1917年,李文斯毒气抛射炮成了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器,它能出其不意地在短时间内制造高浓度毒气,从而使德军的防毒面具失效。1916年10月,英军最高统帅部订购了15000门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和5万枚炮弹。直到停战,英军共计装备了14万门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和40万发炮弹。通常,英军都选择在夜间利用抛射炮发射毒气弹,这样既可以干扰敌军睡眠,又能杀伤其阵地前沿的士兵。这种战术迫使德军于1917年至1918年间收缩了他们的防线,并更多地采取纵深防御的策略。尽管如此,李文斯毒气抛射炮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它的精度不佳,覆盖一个点目标有很大难度,因此通常采取几百门抛射炮同时向一片区域发射的战术;其次,李文斯毒气抛射炮是通过电力引燃发射药包来推进毒气弹的,发射时会产生巨大的爆炸响声、闪光和白色烟云,缺乏隐蔽性;第三,成功地进行一次抛射炮攻击所需的准备工作量太大——安装、装填和掩蔽这些武器都是危险的工作。尽管如此,英国人还是不断扩大其使用规模,经常是一次就动用数百门抛射炮。此时,英军还研制出新的高爆炸药和纵火剂,还有如骨油和醋酸戊脂之类的“臭气”,这种臭气的难闻气味可以迫使敌人戴上防毒面具。
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待发射状态)。“其炮身与水平线呈45度夹角埋入地下;按装药量的多少来调节射程;英军一共使用过3种长度的炮管,但其中最常见的尺寸是36英寸;它的炮弹直径则为7.6英寸;我们曾用这种武器令整个加来都淹没在一片光气中……”——福克斯《毒气!》
正在给李文斯毒气抛射炮装填炮弹的英军士兵。照片中这些抛射炮完全由特别工兵旅自己进行搬运和布设,不需要像以往的钢气瓶那样依赖步兵运输部队;他们通常于夜间在支援壕和后备壕之间埋入抛射炮,并进行伪装;与此同时,全体人员从炮弹途经之地撤离
在一次演习中,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发射的一枚炮弹偶然地准确命中了目标,这引起了英军著名统帅艾伦比(Allenby)将军的注意,随后,他立即为麾下部队配备了这种武器。阿拉斯战役中,艾伦比将军率领的第3军首次将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大规模投入实战,其表现可圈可点,得到了英军最高统帅部的认可。而且,此战过后,德军方面也开始重视这种武器。
关于阿拉斯战役中毒气战的具体经过,有英方观察者描述道:“总攻开始之前5天,为破坏德军的防御体系,第3军对德军阵地展开了大规模毒气攻击。总攻当天,即1917年4月4日,清晨6点15分,我军利用分别布设在31个阵地内的2340门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向德军堑壕、机枪阵地和战地指挥所发射了相当于50吨毒气的光气和氯气炮弹。实际上,炮兵还同时发射了毒气弹。在目力所及的整个前沿阵地上,暗红色的火光闪烁,大地微微颤抖,紧接着便发出沉闷的吼声。就这样,2340发邪恶的毒气弹腾空飞越,笨拙翻转,其中一些毫无疑问在飞行中互相碰撞,大约20秒后即大量落在德军阵地上。刹那间,烈性炸药炸开毒气弹,放出大量液态光气。液态光气迅速气化,形成非常浓密的毒气烟云。”当时,李文斯本人从一架飞机上观看了这次发射毒气弹的情况。他发现毒气烟云非常浓密,以致当烟云飘到维米村和巴耶尔村时,他仍然看得到这股浓烟。毒气烟云和大炮轰炸混在一起造成的恐怖景象令德国人分外胆寒。一份缴获的德军文件这样描述英军抛射炮袭击时“猛烈爆炸”的情况:“(英军阵地)像火山喷发似的一片火海,万炮齐发时火光的闪烁持续了整整25秒……其轰隆声像是手榴弹仓库殉爆的爆炸声。”在阿拉斯,德国人的炮手被迫连续数小时戴着防毒面具,很多人打光了弹药,因为毒气毒死了数百头为前线运送军需品的马匹。
实际上,在整个战争中这是仅有的一次协约国利用新型化学武器突然进攻打败了德国人(这通常是德国人的拿手好戏)。尽管后来德国人企图如法炮制,加以报复。李文斯毒气抛射炮的发明是化学战开始向有利于协约国方向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17年4月到11月,为支援己方步兵突击及骚扰敌军后方,英军共发动了25次毒气攻击,使用毒气弹9.7万发。毒气炮弹的呼啸飞行声和轰击声成为喧嚣战场上经常出现的嘈杂。1916年年初,法军和德军就曾使用过毒气炮弹。1917年,英军也开始大规模使用它们。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发生在梅西讷战役开始之前4天。当时,英军利用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发射了1500个燃烧桶,还用斯托克斯迫击炮发射了大量毒气弹。在当年7月,就在第三次伊普尔战役开始之前,以及康布雷(Cambrai)战役中那场著名的历史上首次坦克突击之前,英军都发动了毒气攻击。此外,11月19日至20日夜间,英军向布尔隆森林(Bourlon Wood)发射了4200枚毒气弹。本来英军还准备进行一次囊括毒气瓶、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和斯托克斯迫击炮三种武器的超大规模毒气进攻,但英军在康布雷地区的迅速突破使他们推迟了这一计划。
1917年,康布雷战场上的英军坦克。尽管当时还很笨拙,但这种新锐武器最终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把大规模静态堑壕战和大规模毒气战一起送入了历史
实战证明,英军炮兵发射的毒气弹无法达到使德军防毒面具失效或将其赶出工事所需的毒气浓度,因此他们改变了战术,开始力求增加炮兵的精确度。但实际上,发射毒气弹很难达到较高的精度,只能尽量让它们落在目标的上风处。在整个1917年英军发动的攻势中,毒气成了反击敌军炮兵的首选武器,尤其在夜间观测条件不良时。一次典型的反炮兵作战流程为:首先向敌军炮兵阵地发射70枚致死性毒气弹,接下来每隔1小时发射150枚SK催泪瓦斯弹和致死性毒气弹。为了迫使德军炮手长时间佩戴防毒面具并阻碍他们操作大炮,这个流程通常要持续好几个小时。对英军来说,虽然这种新战术投送的毒气量比1916年采取的旧战术要少,但利用SK催泪瓦斯弹的持久性,也够给德军带来巨大的麻烦了。
1917年1月至2月间,英军前线部队共计需要9万枚光气弹,但国内只能提供其中三分之一。当年2月,黑格元帅要求将毒气弹的比例提升至全部炮弹的12%,但随着战况的发展,前线对毒气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年3月月末,前线部队反映不再需要更多的SK催泪瓦斯弹了,尽管这是唯一一种达到预定产量的毒气弹。当时,黑格希望能够按50%氯化苦、50%光气或其他致死性毒气的比例生产毒气弹。但到了7月,他却要求后方再次生产SK催泪瓦斯,不过这次是装填到60磅炮弹中由6英寸榴弹炮发射,从而作为一种远程反炮兵武器使用。当年晚些时候,英军将毒气弹中的纯氯化苦换成50%的光气和50%的氯化苦(命名为PG)或20%的四氯化锡和80%的氯化苦(命名为NC)。另外,英军还逐渐将SK催泪瓦斯替换成更有效的KSK催泪瓦斯,进而替换为芥子气(在它残酷的效果广为人知以后)。
1917年,英军在进攻前的火力准备中越来越依赖斯托克斯迫击炮。这种迫击炮的设计十分简单,发射4英寸迫击炮弹,每个炮弹内装有2升毒气。训练有素的炮手可以连续发射15发炮弹,当后续发射的炮弹还在空中飞行时,第一颗炮弹就能准确地击中1000码外的目标。但实际上,在1917年年初,斯托克斯迫击炮使用的毒气弹大部分都是1916年生产的旧炮弹——这反映了后方生产难以满足前线需求的窘境。直到当年4月,英军共计在维米(Vimy)发射了4万枚毒气弹;6月,在梅西讷发射了12万枚毒气弹;7月,在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中发射了15.4万枚,直到此时,毒气弹的生产刚能满足需求——平均每周有3.4万发毒气弹被运抵前线。阿拉斯战役中,英军在总攻开始之前的那个夜晚(7点30分),利用4.5英寸榴弹炮和60磅炮发射了大量毒气弹,目标是德军的炮兵阵地,待这些阵地大部分陷入瘫痪之后,英军步兵再跃出己方战壕,发动总攻。战役过后,德军进行了总结,在报告中承认了英军毒气弹给他们带来的重大损失,并着重描述了毒气对补给部队的马匹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补给困难和弹药短缺。但德军同时注意到英军的致死性毒气弹,尤其是光气弹的数量较为稀少,这意味着直接支援步兵进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梅西讷战役中,英军主要利用毒气弹进行袭扰和反炮兵作战,在发起总攻的同时集中发射毒气弹来压制德军的炮兵阵地,这种战术再次取得了成功。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中,英军炮兵阵地遭到德军芥子气的反击,作战受到了不小的干扰,但仍硬着头皮打了3天3夜。德军的重要据点不断遭受4.5英寸榴弹炮发射的毒气弹轰击,火力体系逐渐陷入瘫痪。又一次,趁德军炮火沉寂,英军步兵成功冲过了无人区。此次战役中,炮兵部队和特别工兵旅成了英军进攻的矛头。
1917年,即便是普通的英军步兵也装备了白磷手榴弹、光气手榴弹,甚至KSK手榴弹——尽管这种毒气能令一个区域染毒超过12个小时,从而令人无法靠近。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中,英军还装备了填充四氯化锡的手榴弹,它释放的毒气可以有效穿透德军的防毒面具,杀伤暴露在掩体外的德军士兵。
1917—1918年,德军装备的毒气抛射炮
鉴于英军的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在阿拉斯战役中大放异彩,战役结束后,德军对它进行了仿制。德军毒气抛射炮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运用,是在1917年10月意大利前线的第12次伊松佐河战役/卡波雷托战役中。意大利军队几乎没有应对毒气的经验,防护也很差劲,故伤亡惨重。早在9月,身穿奥匈军队制服的德军毒气部队——第36工兵团的成员就前往卡波雷托对意军阵地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侦查。10月24日凌晨2点,他们利用894门毒气抛射炮向意军阵地发射了大量毒气弹(相当于5—6吨光气),由于后者的阵地布设在山谷中,沉降的毒气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此外,奥匈炮兵还利用毒气弹成功压制了意军位于山腰的炮兵阵地。当奥匈军队(其中有4000多人佩戴着从德国引进的皮制防毒面具)突入意军战壕时,发现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500—600具尸体。德军毒气部队在卡波雷托战役赢得的胜利甚至比在伊普尔首次发动氯气攻击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1917年至1918年间,德军工兵正在布设抛射炮。通常,他们完成布设所需的时间要比英国同行更长,随后还要等待最佳风力条件,这使他们很容易被敌军发现,并遭到炮火攻击
从1917年12月开始,德军利用毒气抛射炮在西线发动了大约60次攻击,其中大部分集中在1918年4月到8月这段时间内。德军对英式毒气抛射炮进行了改进:在炮管内刻上了膛线,使其具备更高的精度和更远的射程,还将浮石(一种火山岩)填进炮弹中,以防止光气过快分散。然而,这些改进有点“舍本求末”的嫌疑,因为这削弱了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原本极佳的可靠性和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与英军大部分时间都是小规模使用毒气抛射炮不同,每次进攻,德军均使用多达1000门毒气抛射炮(相当于德军1个毒气工兵营的装备)同时发射,而且他们在发射后还要把抛射炮挖出来,以备下次重新部署(英军通常将毒气抛射炮固定在某些阵地中)。在德军使用毒气抛射炮发动的攻击中,英军的损失相对较小,但法军则再次伤亡惨重——德军只用了36次攻击就造成法军超过586人死亡,1718人严重受伤。
图为德国180毫米滑膛毒气抛射炮使用的炮弹。德国人将现有的滑膛战壕迫击炮的炮弹作为李文斯抛射炮炮弹的替代品,在卡波雷托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弹体涂上3条白色带说明其内部装填的是光气,每颗炮弹可以容纳16.5磅液态毒气
德军M17式皮制防毒面具
战争进行到1917年,德军普遍装备的M15式橡胶防毒面具的局限性开始显露无遗。英军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发射得非常突然,因此德军在仓促佩戴防毒面具的时候,毒气很容易滞留在面具的皱褶中。而且,佩戴M15防毒面具超过一个小时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焦虑和炎热会导致大量流汗,佩戴者头上的静脉甚至都会肿胀起来,影响防毒面具的密封性。此外,随着协约国的封锁日益加剧,橡胶和棉布织物在德国变得越来越稀缺。在这样的形势下,1917年8月,德军推出了一款皮制防毒面具(Ledermake),采用来自保加利亚的铬鞣绵羊皮制作。具体制作过程为“先将羊皮浸入油中以增强其防水性,再剪切成锥形,然后缝合并刷漆(留出目镜的空间),最后安装目镜”。皮制防毒面具和M15橡胶防毒面具的目镜的倾斜角度不同,这意味着士兵们必须重新学习在佩戴防毒面具时如何使用步枪射击。皮制防毒面具不含用于擦拭目镜的皱褶,因此不容易困住浑浊空气或者毒气。为了防止其蒙上雾气和污物,皮制防毒面具的目镜被重新设计为两层:外层由赛璐珞制作,内层则覆盖着可拆卸的明胶涂层。佩戴者还可以在两层目镜中间插入新的镜片。此外,皮制防毒面具还用覆盖着织物的弹簧绳取代了M15防毒面具的松紧带,但这项改进使得皮制防毒面具难以保持气密性。
1917年6月,为应对英军的李文斯毒气抛射炮和氯化苦炮弹,德国人推出了新的“11-C-11”型过滤器。这种过滤器中增大了活性炭的比例,降低了碳酸钾的含量,较多的活性炭对呼吸的阻碍更小,而德军研发的另一套装置——AW-普吕弗(AW-FeldPrüfer)检测仪可以识别哪些过滤器对呼吸的阻力过大,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就淘汰掉这些不合格产品,以免在战场上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1917年至1918年间,一群来自维尔茨堡第1后备步兵营的巴伐利亚步兵们正在野战工事中待命,显然马上就要对敌人发起反击。他们都装备了“框架防毒面具”,为阻挡氯化苦和蓝十字毒气粉尘,他们还用布罩蒙上了防毒面具的过滤器。注意照片最右侧的士兵对他的胡须进行了修剪,以保持防毒面具的气密性;此外,他还额外装备了一个“德尔格”氧气呼吸器。照片中间的两名士兵身上穿着护甲
现存的M17皮制防毒面具细部照片
1918年,3名佩戴M17皮制防毒面具和“11-C-11”型过滤器的德军防空炮手,注意三人身上都穿着护甲
M17皮制防毒面具目镜的特写,其外层由赛璐珞制作,注意内层覆盖的明胶涂层已经遗失
M17皮制防毒面具绑带的特写,注意其用覆盖织物的弹簧绳取代了M15橡胶防毒面具的松紧带,这项改动是被迫的,会影响防毒面具的气密性
“11-C-11”型过滤器的特写
防毒面具和过滤器连接处特写,注意其尺寸为“A2”
协约国防护装备的进化
认识到M2防毒面具缺乏继续发展的潜力后,法国的一支由勒博(Lebeau)教授率领的团队设计了一款“德式”防毒面具。这款新型防毒面具囊括了当时许多最先进的功能,但花了超过一年的时间才研制并生产出来。实际上,早在1916年4月20日,勒博教授就提交了新型防毒面具的原型设计,并将其命名为MCG(materiel chimique de guerre,即“化学武器战争”)防毒面具。同年8月,军方将9000副MCG防毒面具发放给一线部队进行实战测试。为防止防毒面具的目镜蒙上水雾,勒博教授采用了一种来自天梭(Tissot)仪表的专利技术。最初,MCG防毒面具由橡胶制作,但实战证明这种材料并不能有效防御催泪瓦斯,因此勒博教授将其改为双层,外层仍是橡胶,内层由浸渍过亚麻籽油的织物制作。过滤器方面,勒博教授设计了一种三层滤筒,由进气阀和呼气阀连接在一起。1917年1月,新型防毒面具被军方采用,并被重新命名为“特殊呼吸装置”(appareilrespiratoire special),简称ARS。然而,新型防毒面具的大批量生产直到1917年11月才正式开始,因为在量产之前,还要对原型设计进行完善并解决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1918年5月,为提高ARS防毒面具对蓝十字毒气的防御力,勒博教授对过滤器进行了改进。此外,他还开发了一种浸渍蓖麻油的过滤套(由织物制成),以进一步提高对蓝十字毒气和芥子气的防御力,但这种过滤套直到停战时才配发给部队。战争中,法国共生产了超过500万副ARS防毒面具。法国人一直认为这是大战中最好的防毒面具,但英国人和德国人都不同意这一点。
防毒面具罐的特写
图为一名法军步兵毒气净化队成员。注意他装备的浸油工作服、ARS防毒面具及装满漂白粉溶液的喷嘴式喷雾器。他戴的单层长筒手套后来被证明是无效的,1918年,这种手套被唐比特中士的新设计取代
1916年至1917年的冬天,考虑到在自己的战壕迫击炮炮弹中填充了四氯化锡结晶颗粒以增强杀伤力(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德军使用氰化氢毒气的担心),英国军方不得不对小型盒式防毒面具进行改进。伯特伦·兰伯特和H. S.雷珀(H. S. Raper)承担了这项任务,两人在过滤器中增加了新填料——纤维素棉和石灰—高锰酸盐颗粒。1917年4月到6月间,英军将新过滤材料率先配发给驻伊普尔突出部的部队,因为他们受德军新型毒气的威胁最大。为容纳这些新滤材,前线部队不得不自行对现有过滤器进行改装:他们撬开过滤器的末端,将装有新滤材的延长段接在后面,再用橡皮膏缠好。这显然远非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幸运的是,当7月德军开始在战场上使用蓝十字毒气和芥子气时,这种临时的改进措施派上了大用场,挽救了不少英军士兵的生命。
1917年年末,佩戴小型盒式防毒面具的英军军官,注意其安装的是经过改进的新型过滤盒
兰伯特和雷珀还设计了一种新的过滤盒,除了纤维素棉外,过滤盒中还填充了更有效的木炭以及石灰—高锰酸盐颗粒。和以往不同,这次滤材没有分装,而是混在一起。被指定为防御四氯化锡的专用设备后,这种过滤盒得到了“NC过滤器”的称号。1917年7月,军方开始将装有NC过滤器的防毒面具配发给部队,于年底配发完毕。同样在7月,英军还推出了一款小型盒式防毒面具的特殊版本,提供给坦克车组成员使用,这种防毒面具安装了一个独立的送话口和一副加强护目镜——坦克起火时,殉爆的弹药会产生大量飞溅的金属碎片,因而需要对眼部进行额外防护。
1917年7月12日至13日夜间,伊普尔战线的英军第一次出现了芥子气中毒的迹象,但这种毒气除了对眼睛和喉咙有轻微刺激作用外,并没有别的初发效应。当时有几个士兵甚至不愿意戴防毒面具。大多数人很快回去睡觉,但在第二天凌晨,他们由于眼睛“疼痛难忍”而醒来,觉得眼球就像被砂纸剐蹭一样,然后开始不停地呕吐。到天黑时,眼睛疼痛加剧,以至于不得不注射吗啡。第三天太阳升起,阳光下这支军队看上去好像是受了《圣经》上提到的瘟疫折磨似的。一些轻度患者撤出时,个个都像盲人一样,不得不由护理员领上救护车。随后,英军毒气部队的生理学顾问克劳德·道格拉斯(Claude Douglas)医生查看了这些伤员,在他们的臀部、生殖器和腋窝下发现了大量水泡。道格拉斯医生形容道:“他们的脸常常充血、浮肿,尤其是一些重度患者。很多人的脸的下部、下巴,甚至脖子上出现了小水泡。少数患者的大腿、背部和臀部,甚至阴囊处都出现了令人感到刺痛的小水泡,阴囊和阴茎均浮肿。臀部起泡和生殖器浮肿,可能是由于坐在地上,沾染了有毒物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员的病情逐渐加重,芥子气蒸气引起的皮肤上的湿红疹发展为大片的黄色水泡,有的足足有1英尺长。这种毒气很容易穿透衣物,伤害那些最敏感部位的皮肤:肘关节、膝关节、脖子、大腿内侧等处。甚至连第5军化学战顾问的手腕和手臂上也出现了很多水泡。这位顾问曾想收集一些芥子气炮弹的弹片进行分析,他试图带走打进他手臂上的弹片,这些弹片使他的胸部出现水泡——芥子气竟然穿透了好几层衣服,发挥了毒性。英国陆军部专家罗德哈特利爵士说:“由于其沸点高,一部分芥子气分散到地上后,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持续挥发出蒸气。在伊普尔炮击后的第二天还能闻到芥子气的气味。”英军的野战医院里塞满了伤病员。德军袭击两天后,英军出现了第一批死者。芥子气中毒后的死亡过程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未必都是死于毒剂烧伤,有的是死于毒气在喉咙和肺部造成的糜烂。军医拉姆齐报告说:“病房里已经挤满了在最近一次袭击中中毒的伤员,有一个伤员由于连续痛苦地咳嗽而十分虚弱。”很多人由于中毒,支气管的黏膜剥落。“有一次,”另一位军医写道,“一个人的气管黏膜竟然完全剥离成一个圆管。”受害者死时,气管从头到尾完全粘在一起。侥幸活下来的伤员中也有许多人患上了支气管炎,还有一部分人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在不久后死去。到了第6天,导致失明的结膜炎突然消退了,但是伤员们的呼吸依旧十分困难。芥子气的毒性非常大,有一次,很多人站在一个经过解剖的受害者尸体周围查看,这死者虽然是10天前中毒的,但人们仍然能感受到毒剂还在继续起作用。医生们观察了毒气造成的全部伤害情况:“死者的喉咙和声带红肿了,气管里充满了稀薄的泡沫状液体,左肺分泌液中渗入了6盎司的血”;“肺本身的重量超过正常重量的2倍,摸起来硬邦邦的”,“部分肺叶沉入水里”;“心脏的重量是20盎司,而不是正常的10盎司”;“大脑表面的血管内充满了无数小气泡”。事实上,德军的首次芥子气攻击造成英军1.5万人受伤,其中2%至3%的伤者在接下来的2周内死亡。
1918年4月10日,比顿的一座高级绷扎所门口挤满了因芥子气而暂时失明的士兵,他们只能排成一队,一个接一个搭着前人的肩膀,由医护人员引导才能进入绷扎所。4月7日至9日,德军在利斯河畔发起大规模进攻,为切断协约国军的侧翼支援,他们向战场北部和南部都发射了大量芥子气弹。注意后面盯着伤者看的士兵。由于担心损伤士气,英军曾对芥子气伤员进行保密治疗
对伤员进行迅速救治并严格保密阻止了芥子气造成的恐慌在英军中间蔓延,并将对士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英军逐渐发现,可以从类似大蒜或英式芥末酱(English mustard)的气味中判断德军芥子气的来袭方向。不久后,德军改进了炮弹,增强了密封性,英军又用爆炸时发出的与众不同的“噗噗”声来辨别芥子气弹。德军经常在夜间发射芥子气弹,第二天白天,液状毒气就会在日光下蒸发,化作极度危险的芥子气蒸气,而且敌军很难发现。在冬天,芥子气液滴可以在染毒区域潜伏长达几周时间,暂时不发挥自己的威力。通常,芥子气中毒的人在几个小时内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异状,也不会感到疼痛,直到发生结膜炎和皮肤起泡,出汗的部位症状会更加严重。
7月20日至21日晚上,德军用芥子气炮弹攻击了阿尔芒蒂耶尔(Armentieres,法国北部城镇),造成大约6400人伤亡,其中包括675名仍居住在该镇西郊的平民,他们中有86人死亡。这次袭击促使法国当局向仍生活在英国远征军防区内(尤其是人口稠密的矿区)的平民发放M2防毒面具,还建造了大量防毒屋。当时,去除芥子气的标准手段是将漂白粉撒到弹坑和弹片的周围,再用干净的泥土覆盖,因为这样可以躲避德军的侦查,而且漂白粉的气味容易干扰英军对芥子气的进一步探测。此外,漂白粉溶液还被用于清洗枪支、树木等染毒的东西。对衣物来说,最简单的净化方法是将其悬挂在空旷的室外4到5天,再用小苏打清洗。
从7月开始,法军也采取了反制芥子气的措施,包括向每个营配属一名药剂师,专门负责制定防御毒气的具体计划;还在每个步兵营和炮兵连中组建了专门的毒气净化队。然而受芥子气波及的地域通常都非常广阔,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漂白粉来处理,因此毒气净化队只能净化关键地点,然后通过树立“禁止通行”的警示牌等措施来封闭其他染毒区域。
8月初,勒博教授和他的团队开始为毒气净化队寻找一种价格低廉、可以大量生产制造的防渗透服(防芥子气服)。法军的军需部门提供了大量浸过油的工作服以供测试——这种工作服通常由工兵使用,非常宽松。随后,勒博教授在药学院的实验室内对其进行了严格测试。8月17日,这种工作服竟然通过了重重考验,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接下来,这一装备被首先配发给了炮兵部队。与此同时,军方要求进一步生产一种浸渍过熟亚麻籽油并染成蔚蓝色的工作服,以及浸渍过同样油料的长手套和绑带靴。勒博甚至还设计了一款由浸过油的织物制成的干粮袋,以防面包被芥子气污染。
一开始,英国人对法国的防芥子气服不以为然,他们发现,在实战中,不论是浸过油的手套还是靴子(包括常见的长筒橡胶靴或是惠灵顿靴),都无法真正阻止芥子气侵入。英方也曾设计了一款用黑色油布制成的带帽工作服并送到法国战场进行测试。然而,英国远征军的化学战顾问们在与前线部队进行深入交流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降低芥子气带来的伤亡率并不需要装备特殊的衣服,而是要加强训练和纪律。9月,去加拿大军团了解情况的化学战顾问报告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芥子气造成的失明通常是暂时的,他相信有一些士兵为了去医院休息几周,故意把他们的眼睛暴露在芥子气中。然而,普通士兵难以忍受这种化学污染环境中的紧张生活,甚至连最守纪律的士兵也会犯错误,其他人——得了弹震症的、粗心的、无经验的及吓坏了的新兵——更因毒气而伤亡惨重。负责征兵的莫兰勋爵曾写道:“1917年7月以后,毒气部分地取代了高爆炸药的地位,使得应征士兵不适应战争的问题很突出。中了毒的士兵在堑壕中显得疲惫不堪,这对刚应征入伍的士兵造成一种精神上的挫伤。”
照片拍摄于1918年9月8日的马尔巴克,芥子气迫使战区平民纷纷戴起了防毒面具。这个家庭或小组中,除了照片最右的女孩手持M2防毒面具,第二排中间的女人手持ARS防毒面具外,其他几个孩子都拿着新型唐比特式防毒面具
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从1917年7月至战争结束,英国因芥子气伤亡的人至少达到12.5万,占整个战争期间英国因毒气伤亡的人的70%。保守估计,死亡数字是1859人。虽然死亡率仅有1.5%,但一个中毒士兵至少要离开战斗岗位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他们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还经常出现二次感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的医生都发现,患者的皮肤在治愈后常会突然出现新的水泡,或者在那些原来认为没有沾染到毒气的部位也出现感染。军医拉姆齐曾举例说:“有一个人中毒后的第2天阴囊出现烧伤,第8天背上的皮肤开始感染。”1919年,英军在一份关于毒气伤亡的秘密报告中指出:“就杀伤力而言,芥子气是第一流的”;“坦率地说,在某些情况下,毒气在1—2周内保持杀伤力,中了芥子气的毒,需要长期的积极治疗才能解毒,其消耗作用在数量上不亚于2个师的兵力”。在战争的最后18个月中,化学武器造成的伤亡数约占伤亡总数的1/6(占部队总伤亡人数的16.5%),这主要源于芥子气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