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前3分钟判断是否虚
《黄帝内经·素问》:“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中医认为阳气有温煦功能,阳气不足则寒冷;阴不足,滋润、制约阳的功能减退,致使阴不制阳,而出现燥热等内热表现。饮食上温阳的可以选择生姜、羊肉、鸡肉等;滋阴的可选百合、藕、梨等。
分清气血阴阳四种虚
中医前辈常说,虚者乃不足,治须补之;实者为过剩,治当泻之。故中医诊治各类疾病,无论是运用药、石、针、灸何法,先要分清虚实,然后各施补泻。虚证指人体精气不足而出现的虚弱证候,与实证相对,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所引起,但以后者为主。如饮食失调、七情劳倦、房事过度、久病失治等致正气耗伤,形成虚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中“四诊八纲”的基本法则,若是弱者、虚证,尚须将人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或益气,或补血,或滋阴,或壮阳,方可取效。
女人需热养,男人要冷养
中医认为,男人性热火旺、属阳为乾,需要“冷养”;女人性寒多水、属阴为坤,需要“热养”,所以人体在滋补调养时,务必注意这种“温差”上的区别。例如,男性生殖器官中的睾丸,它不耐高温,需要比正常体温略低的温度环境,否则就会危害精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相反,女性的子宫就十分惧怕低温寒冷的刺激,若不注意小腹、会阴、足踝部位的保暖,就会引发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痛经、不孕不育等病症。所以女性往往需要比男性得到更多的阳气(热量)呵护和滋补。
气虚之人
身倦乏力,多病难愈,少气懒言,声音低沉,胸闷气短,动则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
阴虚之人
怕热易怒,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黄,舌燥少津,五心(手心、脚心、头顶心)烦热,颧红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
血虚之人
面色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延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
阳虚之人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腰膝酸软,小腹冷痛,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不利,大便溏稀,舌质淡薄,苔白,脉沉细。
取四诊之法,辨清女性是否有寒
望
经血颜色黯黑甚至夹有血块,白带色白清稀,面色黯黑或苍白无华,舌色黯淡,舌苔白而且水滑。
闻
白带有腥味。
问
有痛经、黄褐斑、性冷淡、月经延期,甚至闭经、腰膝酸冷、四肢不温等症。
触
小腹和腰部温度较低。
自我小测试:你是“寒女”还是“热女”
以下有红色和蓝色两组测试题,你可以在与你吻合的项目前画“√”,便可知道你是“寒女”还是“热女”。
如果蓝色组打勾较多,那说明你的身体偏寒,需要“温补脾肾,振奋阳气,温化水湿,畅达气血”。如果红色组打勾较多,那说明你的身体偏热,应“滋阴生津,清降虚火,镇静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