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译本序

翻译完《无名的裘德》的最后一章“重返克里斯特敏斯特”,心中全无以往脱稿时的轻松感,反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几天后,把思绪稍加梳理,原因便明了了。当时心中的压抑感,显而易见是裘德先生的最后结局使然。裘德先生垂危之际,卧于病榻之上,目中有光而无神,喃喃自语却无人理会,绝望之中得不到一丝安抚,孤寂地离开了人世。裘德是一位寻常的人,有着自己的理念和追求。他不是背负巨大而沉重十字架的圣徒,理应享有幸福而不应经历太多的磨难。然而,生活把他抛到底层,幸福屡屡与他失之交臂,不幸却时时陪伴着他,挥之不去。基督教历来有“炼狱”一说,认为世间人人都应坦然步入炼狱,炼尽罪愆,灵魂就可升天。如果真有炼狱的话,死亡对裘德来说应该算作解脱,他可以就此摈弃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到天国里去同上帝围坐在一起吃馅饼了。[1]掩卷遐思,心中突然为裘德设定了另一种人生结局,乞求上帝准予裘德脱离尘世间的苦难,灵魂升天。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19世纪末著名作家哈代的力作。小说主要描述的是一位名叫裘德的青年求学的经历及其短暂的人生际遇。同时也描绘了19世纪末英国乡村的风情和民俗,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世俗风情画卷。

主人公裘德是个孤儿,自幼跟姑婆生活,天性善良,胆小懦弱。他不愿在乡间平庸度过一生,一心想有个好前程,做一个神学博士,于是发奋读书,苦心钻研荷马史诗、欧几里德几何学,成为乡里远近有名的“秀才”。阿拉贝拉是个颇有心计的乡村女子,认定裘德是个诚实并且值得信赖的人,频频施展手段把裘德拢到怀里。单纯的裘德经不住诱惑,终于同阿拉贝拉做成好事,俩人即告结婚。婚后,裘德发现阿拉贝拉十分虚伪,心中生厌。而且婚后的生活内容也不同于以前,他无法静下心来念书。阿拉贝拉根本不希望他再跟那些劳神的书打交道,一心要他多挣钱,给自己买一些漂亮的衣服。夫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俩人终于分手各行其路。阿拉贝拉随父母去了澳洲,而裘德则来到学府之都克里斯特敏斯特,执意要圆他的求学梦。他乍到克城,举目无亲,只好做工挣钱聊以栖身,准备安顿下来后再作打算。生活的艰难使他几欲放弃求学的念头。若不是巧遇表妹苏,他可能早就离开了克城。

表妹苏的出现,给裘德带来了喜悦。特别是苏的姣好的容貌、不俗的谈吐、典雅的气质,更叫他陶然若醉,同时也鼓起了他求学的勇气。他分别给几所学院写了自荐信,请求到大学里进修,可是发出的信大都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只有一所学院写了回信,却出言不逊,竟劝裘德不要见异思迁,而应该继续当他的石匠。裘德读罢此信,好似大病一场,躲进一家小酒馆喝了个酩酊大醉。

裘德求学无望,爱情上也极不如意。尽管他对苏一往情深,可苏还是嫁给了他小学时候的老师费洛特孙。英国有句名谚:“忙里结婚闲中悔。”看来,裘德和苏的婚姻都属此类。果不其然,苏很快就品尝到了她同费洛特孙这场婚姻的苦果。先是年龄上的悬殊,再者在感情上苏觉得自己心里仍暗恋着裘德。于是,苏和裘德好事多磨,终于生活到了一起。他们同居后,生儿育女,生活本来可以过得十分美满,但世俗的偏见和教会的干预破坏了他们宁静的旋律。苏求职无望,裘德也四处找不到活儿干,二人只好变卖家当,勉强维持生计。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一双儿女又离开了人世。从此,苏的精神便彻底崩溃了。她认定这是上帝对她的惩罚,于是向教会低头,回到了费洛特孙的身边。裘德经历了这一系列磨难后,身心受到了莫大的打击。他绝望了,终日以酒浇愁,最后身染恶疾,不满三十岁便离别了这个世界。

文学巨擘哈代在《无名的裘德》原序中说,该书只是为成千上万的成年男女写的,主要把一个壮志未酬的悲惨身世,加以沉重的诠释。而这段警示录,恰恰揭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哈代与裘德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很熟悉石匠生活。因此,哈代描述裘德的石匠生涯,完全是对自己青年时期艰难生活的追忆。石匠手持铁锤凿石,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度过漫长岁月,生活十分不易。所以,哈代力图把裘德塑造成一位勤奋的读书人,很有希望受到更多的教育,或许将成为受人尊敬的神学博士或者牧师。然而,哈代内心始终充满了矛盾。他毕竟走过同样的道路,深知成功之艰难。而在当时,石匠要想成为体面的读书人,几近凤毛麟角,更遑论神学博士、牧师。于是,哈代笔下的裘德就成为《拉奥孔》[2]中的力士,被巨蛇死死缠住,徒有气力,无法施展,痛苦万状。这种难以名状的痛苦不仅来自肉体,而且也来自精神。

裘德一生中,最痛苦的莫过于两件事——婚姻的失败和求学无望。而这两件事恰恰是男人一生中最为看重的——爱情和事业。上帝是最为公允的,赐给你美满的爱情,就必将令你事业平庸,两者只能取其一,“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一般说来,爱情的美满应促进事业的成功,或者事业上的大器晚成可以弥补爱情上的缺憾。可裘德与爱情和事业都无缘,这不能不令人心酸。如果裘德是个平庸之徒,胸无大志,或者见异思迁、好高骛远,那么他事业无成恐怕只会难过一时而不会难过一世。事实恰恰相反,裘德是位勤奋读书、学识渊博的青年,学院里许多学生甚至不及他十分之一。曾有一次,他当堂背诵整篇经典,语惊四座。像裘德这样的青年竟然不能进大学深造,荒唐之极却又万般无奈。裘德在万般无奈之中耗尽全部心血,离开了人世,令人唏嘘不已。

哈代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匠心独运,与一般的作家迥然有异。在《无名的裘德》中,每个人物的相貌总是模糊的,几乎说不出他们的面部特征,分不清究竟是圆脸还是窄脸,是慈眉善目还是凶神恶煞。或许,哈代认定人物性格与相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更愿意在描绘人物心理活动、语言和举止上多用笔墨,从而刻画出了性格鲜明的人物特征,令人读罢久久不能忘怀。

哈代的故乡是英国南部的多塞特郡,那儿草木繁茂,鸟语花香,一派田园风光,令人赏心悦目。他22岁之前,一直在故乡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沐浴着美妙的自然风光。故乡的田园景色对哈代日后的文学创作有较多的影响,《无名的裘德》的故事背景里,就流淌着一首恬淡的田园牧歌,悠远而漫长,但余音惨淡且凄凉。小说中人物不多,虽然性格各异,但全无有悖情理的。没有极度郁悒的,没有歇斯底里的,没有精神失常的,也没有非常亢奋的,有的都是普普通通的饮食男女。他们终日劳作,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无名的裘德》虽以悲剧告终,却始终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没有令人心惊肉跳的场景,更没有阴险恶毒的小人。整部小说的情节依照作者设定的构思,在不为人们所察觉之中,一步步地发展成为悲剧。小说的结局虽然有压抑感,但贯穿始终的却是一股恬淡的生活气息,这恐怕同作者诙谐的笔调有关。哈代不但以轻松的语气行文,而且大量引用经典和民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语言特色。《无名的裘德》中寻常的人物性格,显然同哈代的故乡生活有关。作者熟悉故乡的凡人往事,那些生活在他周围的人们无疑与他笔下塑造的人物有着血肉关系。至于哈代的创作动机,我们从他下笔的初衷即可发现端倪。哈代声称,《无名的裘德》只企图把那种紧随人类最强烈的恋爱之后而来的悔恨与愁烦,直率坦白地加以处理。这就意味着作者最为关注的乃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爱情。

方华文

于199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