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国际“和平”烟幕
在1934年冬季到来之前,德国已经生活在战时经济环境中。于是,希特勒公开宣称,德国已经“重新获得她在防务上的行动自由”。就这样,德国开始重新扩编武装和进行全面军事化行动,从前的德国国防军成了纳粹政府的防卫力量;希特勒为自己保留了三军最高统帅的头衔;从前的国防部长瓦格纳•冯•勃洛姆堡成了军事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路德维希•贝克将军成了总参谋长。将军们高升了,制造轮船、飞机、枪炮子弹的军火商们也发财了。德国正在变成一个庞大的武装兵营。
希特勒为了积蓄力量,一边在德国国内疯狂地扩军备战,一边对外继续施放“和平”烟幕。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在国内公布了一项惊人的法令:实施普遍兵役制。《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被希特勒彻底摧毁了。
▲1935年3月,希特勒征集的新兵。
1935年5月21日晚,希特勒在国会又发表了一篇“和平”演说。这次演说是他自认为最动听的,而且无疑也是最巧妙、最能迷惑人的演说之一。希特勒当时显得心情舒畅,流露出一种不仅自信,而且使听众感到意外的宽容与和解的精神。演说词中没有对凡尔赛和约国家进行谴责和表示不满,倒是有许多保证,说他所要的是对大家都公正的和平谅解,他不要战争;说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用处的,而且是令人极端憎恶的。
希特勒宣称,德国丝毫没有要征服其他国家的念头。德国要和平,是基于它的基本信念;德国要和平,还由于它认识到这样简单而朴素的事实:没有一个战争在本质上能改变欧洲的苦恼,每一次战争的主要后果都是摧毁国家的精华。他大声疾呼:“德国需要和平,希望和平!”
这些和平、理智与和解的甜言蜜语正是欧洲的西方民主国家所爱听的话。
就在欧洲以及美国的西方民主国家被希特勒施放的“和平”烟幕所笼罩的时候,在希特勒向国会发表这篇激动人心的演说之前,德国实际上已完成了一项大胆的冒险行动的策划工作。
6月16日,德国国防会议工作委员会的第10次会议进一步讨论了进军莱茵兰的计划。在会上,刚刚就任国内防务处处长的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上校报告了这个计划的各项细节,并强调对此需要保守最严格的秘密。
1936年3月2日,希特勒的手下爱将、陆军元帅勃洛姆堡遵从希特勒的训示而发出了占领莱茵兰的正式命令。他告诉武装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们说,这必须是一个“突然的行动”。勃洛姆堡预料这是一个“兵不血刃的行动”。如果结果不是那样,就是说法国竟然为此而战的话,那么总司令保留“决定任何军事上反措施的权利”。这些反措施就是:赶紧从莱茵河对岸撤回!
1936年3月7日,星期六,凌晨,德军开进莱茵兰。
“莱茵兰危机”发生后,希特勒坐卧不安。他知道,作为《凡尔赛和约》的补充而签订的《洛迦诺公约》中有明确的规定,莱茵兰属于永久性的非军事区,毁坏这个公约就意味着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孤注一掷。只要英法等国采取军事行动,那他就会立即撤出。他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各种反应,主要是法国和英国的反应。
接下来,法国政府催促总参谋部采取行动。但是,此时,法国参谋总部反而退缩。法国已经由于内讧而陷于瘫痪,法国人民则陷入了失败主义的情绪中。尽管萨罗总理再三努力,仍不能改变军方的态度,法国政府完全放弃了军事反击的考虑。
英国是《洛迦诺公约》的保证国,按规定,一旦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英国有义务调集武装部队来支持法国。可惜当政的英国首相正热衷于推行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他们不但没发一兵一卒到莱茵兰,反而要求内阁“应该力阻法国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不要求希特勒撤出莱茵兰”。这正是希特勒求之不得的,英国的声明一发表,希特勒真是大喜过望。
▲刚刚当选德国总理的希特勒,正在拜会兴登堡总统。
至于《洛迦诺公约》的另一个保证国意大利,由于在入侵阿比西尼亚的事件上已经同德国达成默契,当然不会去履行条约的义务了。
▲1923年11月9日,希特勒(左二)伙同前帝国将军鲁登道夫(左一)发动了啤酒馆暴动。
希特勒的赌注就这样赢得了“大满贯”。
除了遭到严厉的谴责外,德国未受到任何其他制裁。本来波兰政府认为法国绝不可能容忍德国在莱茵兰的行动,并于1936年3月9日建议使它与法国的军事联盟开始生效;而当波兰人发现法国不准备采取行动时,便有点尴尬地为自己的姿态辩解。
莱茵兰冒险的成功给希特勒带来了想象不到的胜利。在国内,希特勒的声望和权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达到了过去德国统治者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1937年5月底,尼维尔•张伯伦接替斯坦莱•鲍尔温担任英国首相。令德国人高兴的是,这位新首相比前任更为积极地过问外交事务,而且入主唐宁街十号后,立即开始推行绥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