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弹性、汇率传递与贸易收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国汇率与贸易收支

本节我们将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进行概述,并从经验上查看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一 人民币汇率概述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西方各国相继转向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日趋频繁。为了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往来,人民币转而采用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计价原则来维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相对稳定。从1979年开始,我国由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转向外贸企业的自主运营,本次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激发了人民币高估的矛盾。数据显示,1979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为1美元兑2.41元人民币,而同期官方汇价为1美元兑1.56元人民币。

从1981年开始,中国实施的是外贸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即按照1978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加上10%的出口利润求出来的1美元兑2.80元人民币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结算价格,并且在接下来的四年内基本维持不变;同时,采用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计价原则计算公布人民币外汇牌价,用于非贸易外汇结算。到1984年年底,外汇牌价与外贸内部结算价已基本接近,因此外贸内部结算价在1985年1月1日被废除。考虑到汇率调整速度滞后于国内物价上涨速度,各地相继成立了外汇调节中心,人民币汇率变为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图2—3给出了1980年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从中可以看出,在人民币汇率双轨制期间,人民币不断贬值,从1美元兑1.56元人民币一路跌至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

图2—3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左轴)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右轴)
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

199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废止汇率双轨制,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调整至1994年1月1日的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并实施结售汇制度,还建立了全国统一、规范的外汇交易市场,实行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的兑换。但是在这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一直维持在1美元兑8.20元人民币的水平。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从原来的单一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改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向做市商询价,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得到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基准价格。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从2005年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到2014年1美元兑6.10元人民币。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做市商即日起在美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和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2015年12月11日,人民币汇率指数发布;2016年12月2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一步调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规则,新增11种2016年挂牌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调整后,篮子内美元权重由26%下降到22%。图2—3还给出了实际人民币汇率指数。从中可以看出,美元的变动趋势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中影响较大。比如1980—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对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下滑;1995—2005年,人民币基本盯住美元,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基本维持不变;2005年后,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2017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加入逆周期因子,调整后的中间价=“上日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走势特征已经从“单边震荡贬值”转为“双向波动震荡”。

二 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

传统理论认为,一国汇率贬值将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售价,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的售价,使消费者转换需求,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马歇尔-勒纳条件(ML)条件、(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BRM条件等都是传统描述汇率升贬值与贸易收支余额关系的经典条件,以供需的价格条件为基础来求解汇率升贬值与贸易收支余额关系的判定条件。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贸易量和贸易价格数据的可得性不如贸易额和汇率数据的可得性高,而且直接求解汇率弹性更能直观体现汇率与贸易额之间的关系,因此将汇率升贬值与贸易收支余额关系转换成基于汇率弹性的判定条件更为便捷和直观。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关系。1980—1994年,进口需求大于出口需求,因此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供给,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进出口换汇汇率严重脱节,表现为官方汇率低于进出口换汇汇率,即官方人民币汇率一直被高估。尽管如此,这段时间人民币相对美元仍表现为持续贬值,但是中国加总贸易收支一直呈现逆差状态。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阶段官方汇率变动与中国贸易收支联系不太紧密,更多是由第一节中提到的国内需求引致。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外贸公司逐步实施了公司制改造,出口补贴、外汇留成这些出口刺激措施先后取消,外贸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如图2—4所示,自1997年以来,中国出口额显著大于进口额,贸易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

图2—4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右轴)与中国进出口额(左轴)对比情况(1980—2018)
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

1995—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际上基本稳定,但一直被指责汇率操纵。因为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提升,不断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使得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呈现顺差状态;两个项目顺差的积累,推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攀升,货币升值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这表明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长,可见这个阶段中国加总贸易收支的改善与汇率的变动趋势也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2005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联性有所提升,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收支持续改善,马歇尔-勒纳条件同样不适用。

综上,198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联性并不强,即中国加总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并不适用于马歇尔-勒纳条件。这种现象说明,现有的西方经济理论直接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现象时存在着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