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进军B2C,天猫诞生
2007年,淘宝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早在2005年淘宝内部认为已经击败了eBay易趣时,马云把高管们召集到一起说:“我们现在打败了eBay易趣,有一天谁会打败我们,谁会打败淘宝?”大家热烈讨论,最后有了共同的答案——将来有一天会有一家B2C打败淘宝。B2C对商品质量、服务、物流等方面的控制,使得购物体验高于很多C2C[23]。
有一个新的产品要做,首先要有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把产品想清楚构思好以后,UED团队、开发团队进去,开发团队、UED团队把系统搭得差不多了,运营团队、招商团队再进去。当时整个天猫团队只有三个产品经理。他们从2007年11月开始启动,到2008年4月10日天猫上线。
其实从2005年开始,淘宝就不停尝试B2C,不过大多是小打小闹,2007年才正式决定专门成立一支团队,在淘宝体系外面开发一套平台。最早的天猫可谓是完全重新搭建了一套体系,包括商品、交易、评价等,除了会员ID是互通的,其他所有系统都完全独立。当时,淘宝已经创建了四年,四年意味着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业务经验,收获了很多业务教训,但是有些问题却一直没法在整个淘宝平台上去解决,为什么?因为在高速发展的平台上“大动筋骨”,谁都没这个胆量和信心,所以很多问题其实淘宝团队早就看到了,但是一直没有解决,而天猫的出现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90%的产品经理其实都是在“守江山”,在已有的产品上做优化,如果能摊上做一个天猫这样的挑战,虽说失败的概率很大,但无论成败,都为个人之幸。
图3-4是阿坚在2007年11月画的天猫的商品体系图,至少直到2012年,天猫用的还是这个体系。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2008年,整个淘宝有两个平台:一个是淘宝,另一个是天猫。淘宝还在老系统上挣扎;天猫则一身轻松,从零开始。
在讲天猫的这个商品体系之前,我们先说说天猫与淘宝的异同。从模式上,一个是C2C平台,一个是B2C平台(与独立B2C不同)。
对买家来说,天猫和淘宝的区别没那么明显,这也是困扰了天猫很久的问题,直到今天,都还会有买家咨询天猫某旗舰店卖的是不是真货。大家竟然不知道,旗舰店就是品牌商直接在天猫开的直营店。怪就怪淘宝太成功了,大家习惯了“淘”,而需要“淘”的东西,优势在于数量丰富,但劣势也是数量丰富,因为品质良莠不齐。而天猫,要的是确定性,看中了一个商品,不用问真假,不用问有没有货,不用问后天能不能送到……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一个是商场,一个是巨大的夜市。
对卖家和淘宝来说,天猫和淘宝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天猫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收取销售佣金,按照类目不同,从货款的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几不定;而淘宝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各种广告。
图3-4 2007年天猫商品体系图
顺便看一下早在2008年天猫(当时还叫淘宝商城)的样子,见图3-5。
图3-5 2008年淘宝商城网页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一款产品、一个公司,甚至一种业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要想长青,只能自己打败自己。
基于同样的思考,后来我们又做了C2B平台聚划算,因为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各种商业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大家都看好消费驱动生产是一个趋势,B2C只是零售,是传统模式,而C2B才是对产业链、经济模式的再造。
经过几年的经营,到了2012年前后,无论是C2C平台(淘宝网)、C2B平台(聚划算),还是B2B平台(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团都有相应的平台,且占了市场大半的份额,唯独B2C平台(天猫)只占了一半左右。这又是一个风险,将来可能有其他B2C平台胜过阿里巴巴集团。所以,在内部形成竞争,阿里巴巴集团于2010年成立了一淘,一淘网立足于整个市场上所有的购物网站,创立之初的定位是一个比较购物的搜索引擎。回到天猫,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