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族群构成越来越复杂化,文化多样性问题由此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促进不同群体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交流,跨文化主义及其教育实践成为西方很多国家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增强国家凝聚力的良方。我国长期以来也面临着各种文化多样性问题,因此,深入探寻跨文化主义的理论逻辑与教育回应,既是把握时代教育的理论自觉,同时又能回应我国文化多样性教育改革的实践诉求。
基于以上背景,本书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法,具体探讨“从多元文化主义到跨文化主义转向为何发生”“此转向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和“教育如何回应此转向”等三个问题。
导论指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文化多样性挑战,以及西方应对这一挑战的两种取向:一是将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如跨国企业的管理以及多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一是将文化多样性作为权利,如各国采取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及其教育实践。作为资源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政治的结果,追求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利用;而作为权利的文化多样性追求的是族群间的权利平等,主要在政治和教育领域展开。
第一章阐述了多元文化主义到跨文化主义变革的过程及争议。从西方对待文化多样性两种取向入手,分析从多元文化主义到跨文化主义的动因,明确多元文化主义和跨文化主义争论的根由。根据导论中提出的应对文化多样性的两种取向,作为权利的文化多样性主要由多元文化主义阐发,跨文化主义则在此基础上,更强调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近年来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原因在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族群对立和社会分裂,大部分国家开始倡导跨文化主义,跨文化教育由此兴起。但在理论上多元文化主义和跨文化主义存在激烈争议,这一争议延宕至今。双方争议的根由在于对“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这两个文化多样性核心概念的认识分歧。因此接下来的两章内容将考察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的理论逻辑。
第二章从文化与群体、文化与个体以及文化与他者这三个层面系统考察文化差异的理论逻辑,并逐步探析此三个层面文化差异的理论逻辑如何影响多元文化主义与跨文化主义以及相应的教育理念。在文化与群体层面,文化与群体的关系主要由文化结构论阐发,在此视角下文化通常被看作是被群体成员所共享的群体表征,因而文化差异即为群体之间的差异,多元文化主义即在这一文化差异的立场上提出其理论主张的,但这一理论主张潜藏着文化本质主义的陷阱。在此基础上,本书揭示了多元文化教育会形成“我族中心主义”观念、造就文化区隔。文化行动论认为理解个体的文化行为需要基于情境进行文化意义的阐释,基于此文化差异是个体间的意义协商,因此跨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差异的协商性、情境性,跨文化教育强调社会团结和文化多样性能力。如何认识异文化以及阐释异文化,涉及文化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西方文化人类学所经历的从文化进化论到文化相对论的演变,以及20世纪后半叶以来出现的自我文化批判,是多元文化主义与跨文化主义及其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概括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更认同文化相对论,而跨文化主义则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提倡文化再造。
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中,身份认同是个体与族群文化关系的连接点,因此第三章从文化对于个体身份认同的意义、社会身份的心理学阐释以及多元文化社会中个体社会身份三个角度出发,考察身份认同理论的学术逻辑。首先从阐释文化对于个体的意义出发,强调了族群偏见和歧视对于少数族群身份认同的影响,如形成自我消极认同,自尊受到严重挫伤等。多元文化主义即以此为依据反对偏见和歧视,提倡在教育中应该建设互相尊重、平等交往的氛围,在课程与教学中注重学习者的自我统整。其次,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对族群身份的认可与尊重,而族群身份是个体社会身份之一。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社会认同和自我归类都具有多重性和情境性的特点,而强调族群身份本质性的多元文化主义存在本质主义理论误区,是其实践造成族群对立的理论根源,因此教育过程应该强调跨文化互动,避免因身份固化而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最后,现代晚期社会中因为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个体身份认同的维持成为问题,形成跨文化认同是社会现实的要求。
基于对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的阐释,第四章指出从多元文化主义到跨文化主义是一个从追求群体权利平等到培育个体交互能力的转向,即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促进跨文化意义协商进而达成共识,由此跨文化教育即以培养个体的跨文化能力为目标。跨文化能力的建构是从跨文化交际领域发起,在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跨文化主义的政策背景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本部分系统梳理跨文化能力的理论研究,从交际-适应取向、外语教育取向和整合取向三种进路,呈现和分析不同的跨文化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欧盟对学校教育中跨文化能力的建构为分析对象,理清学校教育场域中跨文化能力的基本要素和构成,并且分析跨文化能力对于文化整合的作用,即能够促进基于文化差异的平等,同时能够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的公民,从而实现国家凝聚力的提升,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
第五章讨论跨文化主义的教育实践,从教育目标建构、课程与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做了系统考察。首先考察核心素养框架中对跨文化能力内容的规定,明确跨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育。本部分以欧盟核心素养中的跨文化能力建构为例,分析跨文化能力如何体现在核心素养框架中,进而分析跨文化能力如何成为学习者的必备能力,同时怎样体现跨文化主义所持的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立场。其次,在课程目标方面,在指出跨文化能力的课程包含学科渗透和综合课程两种途径后,析取学科跨文化能力的相关内容以作分析,探索跨文化能力培育的课程路径。本部分主要以澳大利亚和爱尔兰作为综合课程目标分析的案例,在学科课程方面以澳大利亚各学科中的跨文化能力建构为案例,同时分析这些课程目标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观念。最后,在教学方面,根据相关案例分析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手段和评价策略,从而系统把握跨文化教育的本质特征,指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以活动教学和合作学习为主,跨文化能力的评价则以表现型评价为主,并指出其如何反映跨文化主义的理论逻辑。
结论指出,西方文化多样性政策的跨文化主义转向,破除了文化差异和族群认同的本质主义束缚,弥补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缺憾;跨文化主义及其教育回应反映了多学科理论的进展;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意蕴是以动态的、非本质主义的文化差异观与身份认同观为基础,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为基本目标,是对“学会共处”思想的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