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寄唐生[1]

  贾谊哭时事[2],阮籍哭路歧[3]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4],尚书叱盗时[5]

  大夫死凶寇[6],谏议谪蛮夷[7]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8]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9]

   功高虞人箴[10],痛甚骚人辞[11]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12],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13]

 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14]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15]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16]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寄君三十章[17],与君为哭词。

【解读】

元和五年(810)五月五日,白居易改官京兆户曹参军,次年母陈氏卒于长安,白居易丁忧退居下邽。诗当作于作者在长安时。这首诗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唐生,一个是诗人自己。《石园诗话》曰:“唐衢,即唐生也。想生亦元和间诗人,而诗不显于后世。幸而与香山相知,得附名于集,不然,千载而下,孰知头半白而志不衰之唐生也!”《唐诗快》曰:“此真奇人奇事也。世传唐衢善哭,若无乐天此诗,只将衢看作杨朱、阮籍一流矣。”本诗前半部分在勾画奇人唐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诗的后半部分写自己长歌当哭,是唐生的知己。“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是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宫律高、文字奇对作者而言,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两句是白居易乐府诗的写作宗旨,是作者的创作宣言。正因为有唐生这样的知己,让白居易感到吾道之不孤。


[1] 唐生:唐衢。河南荥阳人。善诗,目睹国事日非,常痛哭流涕,故人云唐衢善哭。唐生,对唐衢的尊称。

[2] 贾谊:洛阳人。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十馀岁为博士。后贬为长沙王太傅,又为梁怀王太傅。三十二岁去世。哭时事:《汉书·贾谊传》:“(贾)谊数上疏,陈时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君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3]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时代著名诗人。哭路歧:《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4] “太尉”句:作者自注:“段太尉以笏击朱泚。”段太尉为段秀实。朱泚阴谋叛唐自立,段秀实以笏击打朱泚,并唾面大骂,遂遇害。事见《旧唐书·段秀实传》。

[5] “尚书”句:作者自注“颜尚书叱李希烈。”颜尚书即颜真卿。南平郡王李希烈起兵反唐,颜真卿见李希烈,面对种种威吓诱逼,坚不为动,大声叱贼,不久被缢死。事见《旧唐书·颜真卿传》。

[6] “大夫”句:作者自注云:“陆大夫为乱兵所害。”陆大夫即陆长源,被不守宪章的兵士杀而食之。事见《旧唐书·陆长源传》。

[7] “谏议”句:作者自注云:“阳谏议左迁道州。”阳谏议指阳城,因与奸臣裴延龄对立而被贬谪。事见《旧唐书·阳城传》。

[8] 郁郁:忧愁貌。

[9] 尽规:尽规劝。

[10]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员。箴:一种文体,以告戒规劝为主。《左传·襄公四年》载:“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白居易曾作有《读虞人箴》。

[11] 骚人辞:屈原的《离骚》等作品。

[12] 生民:民众。

[13] 嗤:讥笑。

[14] 琴澹:指古琴音节曲调比较简单。希:《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

[15] 云雾:比喻奸臣。披:拨开,打开。

[16] 庶几:表愿望的词。天听卑:此指皇帝听取来自社会下层的声音。

[17] 三十章:指白居易的部分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