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之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周原始青瓷壶

|

晨曦初现的薄光

难以想象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作品,置之现代陶艺的展览现场也必定引人注目。

创作的意图与才华难以掩盖。

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口鼓腹的瓶上加了一个把手,细看却大有文章。

口沿没有保持通常的水平,微微斜向把手(这是极为罕见的);口部往下展开鼓起,到腹部忽然成了不周正的圆,仍是面向把手微微突起;更不可思议的是显著而均匀的拉坯痕迹,一圈一圈节奏稳定地漾开,到了腹部,忽然猛力甩动起来,仿佛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把轮车推向了失控的边缘,纹路粗壮、歪斜,如龙卷风。

匠人的神力却将之收服,风暴迅速平息,腹部一收,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圈足一张,稳稳立住。

把手就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上接口沿微微靠下,下面落在“龙卷风”的最高处。没有刻意的修饰使之光滑优雅,却如力士的手臂显露出颜筋柳骨,仿佛正是这手臂的力量把口沿拉歪,把腹部拉起。

△ 图1.7 西周原始青瓷壶 | 安徽省博物馆 藏

壶身摆出安静稳定的姿态,却处处不平不稳,不圆不滑;处处惊险,却总能在最惊险处转危为安。

腹部往上一圈很不寻常,像用某种硬刷一笔笔刷过,如画家不经意的笔触。没有任何机巧却暴露出装饰的意图。算不上纹饰,却无疑平添了器物的美。

壶粗糙的表面暴露了它的质地——陶,但一个细节却动摇了这一观察。壶身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釉,微微闪着光。这是陶与瓷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不过,要把它称做瓷器还为时尚早,简单归于陶器又似乎亏待了它,于是被叫做原始青瓷。

它的确原始,却预示了未来。

在此后两千多年的时光里,陶瓷工艺逐步提升,明清终至极轨。到乾隆时期,几乎穷尽了人类陶瓷手工的极限,此后再无超越。但随着工艺的成熟,陶瓷也渐渐沦为工艺美术。现代陶艺试图力挽狂澜却也无力回天,甚至认为只有摆脱了实用性,才能创作出真正的陶瓷艺术。今天,陶瓷艺术不再囿于对工艺的追求,陶艺家们终于得以在更广阔的维度表达自我。

我们回看这件作品时,会惊讶于两千多年前这位制作者内心的波澜在手中成形。那种我们称之为艺术创作的冲动,在这样一把小小陶(瓷)壶上尽显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