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别:在“元”与“后”之间
自学者王建疆于2014年在中俄国际论坛上提出“别现代”(bie-modern)概念以来,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对别现代问题讨论的论文已经超过百篇,其中包括以专栏形式讨论的十几组论文,内容涉及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关“别现代”的争论又拓展为“中国哲学(美学)还是哲学(美学)在中国”的“崇无”与“尚有”之问、“朴学”与“主义”之争、舒斯特曼的“哲学三帝国”与阿列西·艾尔雅维茨“哲学四边形”之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声音”与“言语”之辩等多个论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也出版了3本关于别现代研究的著作,美国和欧盟相继成立了研究别现代问题的“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可以说,“别现代”这个由王建疆受德里达“延异”(diffêrance)解构主义思想启发而提出的原创词汇,已经从学术热词演变成了具有高度辨识性的专有学术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