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作建议
在党和政府的指挥部署以及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已取得较为瞩目的成效。尤其是2000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启动以后,全国上下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力度越来越大。教育系统关工委也在社区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肯定当前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系统关工委社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局限。这些局限的存在,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息息相关。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造成的城乡和地区间的差异,也体现在社区教育领域。一方面,不同地区青少年的社区教育需求有差异;另一方面,“五老”队伍的地区分布有差异。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青少年仅仅学好学校安排的课程知识,还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绝大部分青少年(包括他们的家长)也希望能学习课堂外的更多知识和技能。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条件优越,青少年在课外接受培训和辅导的机会非常多,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很多青少年家庭经济能力不足,相关教育资源也比较匮乏。因此,在经济条件稍差的地方,青少年对于免费的课外科技文化、兴趣特长课程需求普遍大于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就“五老”资源而言,当然中西部地区也存在大量积极奉献的“五老”,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五老”同志数量总体较少,能提供满足青少年需求的社区教育服务的“五老”人才也非常匮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不少老同志的参与意愿没有被调动起来,尚未参与青少年关爱教育工作;其二,很多高素质的老同志退休后移居到发达地区或者气候条件更好的地区,造成迁出地“五老”人才流失。
发展不平衡,也就意味着有的地方发展是不充分的。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给社区教育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了中西部地区文化的发展。目前,这些地区的社会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可用的资源较为不足,社区教育服务内容略显单一。其次,由于经济发展尚不充分,这些区域的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发展经济,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学校教育,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推动尚有不足。有些地区是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而有些地区虽然重视这项工作,却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系统关工委在这些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得到的支持就非常有限,与相关部门间的协作不容易达成,经费方面获得的支持也很有限。
社区教育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的文明素养,促进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既给社区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其带来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尚不充分的地区而言,社区教育的全面推进,将带动当地文化、社会、经济全方位健康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需充分认识到在新时代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在此,我们从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角度,就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 各级党委加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进一步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社区教育对于当前我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目前,无论是主渠道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还是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都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2020年初步形成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各级党委充分加强领导,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二 相关部门落实责任
社区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落实,这是在国家一开始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时就已经明确的实施路径。教育部2000年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指导工作”,“建立当地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社区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且定期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汇报“实验工作规划部署、工作经验总结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等”。200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指出,我国着力探索完善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是“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各地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结合本地特征统筹工作,确定分管领导,系统部署、具体落实各部门的责任,真正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有序、考核得当,切实推进社区教育事业。
三 强化人力财力保障
发展社区教育事业,人员和经费保障乃是重中之重。就人员而言,目前社区教育专职人员队伍相对薄弱,多数地区以兼职人员为主。调研结果表明,社区教育相关的教师、研究者,大都是兼职身份。关工委“五老”以及各类志愿者,构成了当前社区教育的主体力量。全国社区教育专职人员比例最高的上海地区,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比例都不高。比如我们调研到的某街道社区学校,只有分管副校长一人是专职教师,而且每两三年就会轮岗到教育系统其他岗位上。因此,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聘用、培训、职称(职务)评聘等方面,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出台规范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生涯方案,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和稳定性水平。在经费方面,当前财政立项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多数地区社区教育经费还比较短缺。《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的意见,在各地的社区教育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但多数地区尚无稳定的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经费不足,能够获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就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落实社区教育专项经费。
四 贯彻落实工作方针
回到教育系统关工委自身,“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24字工作方针,是经过反复论证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切合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角色定位。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坚持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教育系统关工委应继续坚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五老”优势,配合补充主渠道,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为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五 探索制定指导意见
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间长、渠道广、方式多样,积累的经验也多。近年来,教育部关工委创造性地通过建设社区教育联系点的方式,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成效显著,很好地配合了主渠道的工作。为了深化联系点的典型引领意义,更加有效地发挥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的优势、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有必要统筹全国各地的情况,制定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的指导意见。首先明确关工委的配合补充地位,明确各地存在的客观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有效发挥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协调、推动作用,有效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优势特长,围绕社区教育联系点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如领导机制、联动机制、平台建设、工作路径、激励机制等,作出指导性的规定。
六 立足实际开展工作
教育系统关工委立足实际推进社区教育工作,需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立足当地,根据“急教育所急,帮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职能定位开展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地了解区域内青少年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服务,丰富社区教育的工作内容;二是结合地方实际,发掘地区特色,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优势,鼓励一批又一批老同志积极参与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保证工作的延续性;三是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关工委成员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站在全国的大局上,各地区应主动推广社区教育工作经验,密切区域间工作交流;社区教育开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还可以考虑通过“结对”的形式深化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最终推动全国社区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五老”,各级教育系统党政领导要加强激励,为他们参与社区教育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